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应用与推广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不断渗透,不仅实现了多产业间的技术融合,而且实现了跨专业间的技术创新。随着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广泛使用,以及移动终端系统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传统的Web应用都将逐渐实现和提供移动端应用。该文以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应用与推广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攀枝花一张图”进行举例分析,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为移动端“一张图”技术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移动端;一张图;应用;推广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0-0056-03
  1概述
  规划成果规整入库技术相对成熟,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应用只限于数据库和内网系统层面。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对于高效办公、移动办公和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规划入库成果为基础,基于移动端建立接口开放、操作便捷、数据持续更新、海量存储和智能分析的“一张图”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随着相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普及。
  2规划入库成果应用的现状
  目前,基于CAD与GIS的规划入库工作已经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实践。高质量、无差异的规划入库成果,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形式的规化设计成果——厚重的规划文本、繁多的规划图则,凌乱的规划指标。利用规划人库成果,基于规划审批业务工作开发的“规划一张图系统”,已经在城市规划、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为基于移动端开发应用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
  3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开发框架
  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设计与实施需要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基于控件开发方法。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数据生产与入库管理将严格遵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认真实施。保证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便能够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应用处理。
  3.1数据统一化管理技术
  针对城市规划建设涉及多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涉及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涉及海量城市自然信息和社会人文信息,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采用数据统一化管理技术,实现数据资源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接口一致及消除数据异构,全面提高数据管理能力;建立关系型数据库存储非空间数据,数据之间通过规则表和关系表实现相互关联、约束,实现数据的互访。
  3.2多终端的业务协同處理框架结构
  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采纳企业总体架构和面向服务架构的思想。采用国际流行的总线架构,搭建企业级的多终端业务运行支撑框架,以此为纽带,通过企业服务总线集成各应用套件。框架通过标准的Web服务来实现,支持不同套件产品之间的有机集成,应用套件直接从框架中调用所需的公共基础数据和公共基础功能,实现应用套件与框架、应用套件之间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一套统一化的完整的应用体系。多终端的业务协同处理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3.3GIS和CAD的跨平台通存通取
  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前提下,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借助设计和规整工具,打通Arcgis到AutoCAD的通道,实现在CAD下对GIS数据的通存通取。在数据生产时借助更符合数据生产习惯的CAD平台,实现对各类成果的更新;在应用时借助Arcgis的强大空间决策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的需要。
  3.4矢量切片数据应用技术
  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运用矢量切片数据服务应用技术,将配置好的电子地图基于OGC标准进行发布地图服务,借助前端框架优化技术,实现以矢量切片数据为基础的地图服务。矢量切片数据服务不仅使系统维护便利,而且地图体验和分析决策能力上也全面超越栅格的地图服务。矢量切片数据服务的数据流,如图2所示(以基于Arcgis Server为例):
  3.5基于iOS原生(Native)移动开发技术
  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采用Objective-C语言开发移动服务系统的原生App,实现电子地图应用与移动设备自身特性的有效结合。系统不仅与移动设备完美兼容,向下访问和兼容的能力较好,而且可以直接对移动设备的API进行无缝对接,更加稳定,更加高效,更加灵活的组合使用设备的硬件资源。同时系统可以支持在线或离线,消息推送或本地资源访问,拍照、邮件发送、手势标绘等功能的调取,为用户提供优秀的使用体验,优质的用户界面,华丽的交互,节省带宽成本。
  3.6移动端整合轻量级SpatiaLite数据库
  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利用号称全世界最小的SQLite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支持的扩展,按照OGC的Simple Fea-ture Access标准存取空间数据,即运用spatialite数据库增加空间数据支持,并通过比较友好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存储。
  3.7权限机制设计及安全
  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系统从两个方面对系统的安全进行保障,以降低因其开放性而增加的风险因素。一方面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的构建,对桌面端、移动端的服务采用物理隔离方式进行管理,交互的信息通过经公安部门认证的安全网闸进行摆渡,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另一方面系统采用通过移动设备标识码和用户认证相结合的权限认证机制,基于配置文件和服务接口两种方式实现地图配置方案和数据服务的动态实时控制,以此来实现对用户权限、数据内容和设备配置的多方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结构,如图3所示。
  4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技术在应用和推广中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对攀枝花“一张图”的研究,以及攀枝花“一张图”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来看,基于移动端的“一张图”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开放性、软件使用的便捷性、数据的持续性更新等多个方面。   4.1“一张图”的开放性
  攀枝花“一张图”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一方面是不同行业部门可将本部门管理专题数据,经过处理和加工存储到“一张图”系统中,并被系统功能调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分权限使用“一张图”中已经存档的各类数据资源。如此一来,“一张图”的应用范围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城市建设和管理也将更加科学。例如,在攀枝花市城市应急管理中,应急保障部门通过攀枝花“一张图”实时了解和调运用城市应急保障方面的數据成果,同时可参考城市规划、环保、城管和民政物资储备等专题数据,为攀枝花应急处置和人员疏散计划制定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支撑。
  4.2软件使用的便捷性
  攀枝花“一张图”,充分从用户使用角度出发,使用界面与windows系统的窗口控制图标相差无几。同时为便于用户进行数据的调取,还增加了信息图层管理、图集位置调整、常规测绘工具等诸多内容,这为用户更好的使用提供了巨大帮助。
  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踏勘现场时,需要对审批区域建筑密度进行统计。则可以借助移动端攀枝花“一张图”对该区域范围内的建筑密度进行分析汇总,根据设定好的值域区间进行不同的颜色显示,实时得到结果。其界面如图4所示。
  4.3移动端的在线和离线一体空间分析与统计
  以往地图应用,都摆脱不了依靠后台应用服务支撑,提供各项目空间分析、空间检索、数据统计等地图服务。而攀枝花“一张图”充分发挥移动端的优势,研究实现了无缝的在线和离线空间运算,可不受区域限制地浏览地理数据、查询和分析各项规划业务指标。移动端数据资源,如图5所示。
  4.4与天地图的空间信息服务集成
  攀枝花“一张图”充分运用天地图·攀枝花的基础地理数据服务,在深入分析国家天地图平台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研发了“一张图”平台及服务整合能力,最终系统可支持丰富的服务和数据类型,包括满足OGC规范的WMTS、WMS等在线服务,以及离线瓦片包、离线矢量数据等多种空间数据格式和PDF、JPG、PNG等丰富文档数据格式,为移动“一张图”在外网运行提供了数据基础。移动端异构数据,如图6所示。
  4.5数据的持续性更新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规划的调整,项目的建设,管理的侧重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一张图”系统中的基础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各类专题数据都将发生变化。为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科学地决策,则需要对相关变化内容进行持续地更新。
  在攀枝花“一张图”的使用过程中,基础数据由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和更新。同时该部门作为“一张图”的具体实施单位和推广单位,对市内使用“一张图”的部门进行相关培训,引导其对“一张图”中本部门的专题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以此保证“一张图”中各类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
  4.6数据的智能提取和分析
  随着“攀枝花一张图”的广泛应用,各种专题数据的持续加入,使其逐渐具有“移动大数据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以海量存储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部门的管理侧重点,智能提取出不同用户关注的信息,通过分析和统计,向用户不断推送实时的各种类型的分析结果数据,为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智慧依据和支撑。
  5结束语
  在解决了“一张图”生态体系和持续更新的基础上,借助移动设备为载体,建立便携地理信息资料库,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采集、工作动态掌握和辅助决策服务,极大发挥“一张图”成果在城乡规划工作效率,提升规划工作科学性。同时对推动“一张图”在其他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与推广,不断拓展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开放,引导更多城市管理部门参与到“一张图”的体系中,提供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更智慧的城市地理信息,逐步形成具有“多规合一”特性的“一张蓝图”。
其他文献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许多本科实践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交叉不足、实验设备过时等问题。电装实习为电工电子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论文从学科交叉、工艺传承、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等方面,探讨了电装实习的新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学科交叉;电工电子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1-0085-02  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需求离不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效果不尽人意,如何将产教融合各方主体有机深度融合于一体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湘南地区为例,分析了产教融合的相关内涵;挖掘出湘南地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困境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Exce12010是微软Omce较为成熟的版本组件之一,该项目使用它制作了一套进一销一存系统。系统中根据目前通用条码EAN-13:标准版的前缀部分关联主键对应的商品地区,该项目大量使用了查找函数,并比较各类查找函数间参数的使用特点。查询卡更挖掘了多种查询方式,例如:自动生成商品名、自动显示库存、月销售量等内容。最后将系统界面进行保护和隐藏公式,使之完善成一套具有实际效用的小型贸易系统。  关
摘要:在移动学习时代的背景下,手机逐渐成为课堂中有效的教学工具,而BOPPPS教学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有效教学框架。本文以BOPPPS教学模型为框架,以《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目标为中心,构建课程六大模块,并将移动教学方法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教学实践表明BOPPPS教学模型下的移动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BOOOPS;移动课堂教学;信号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信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现有的“非遗”难以进行充分、有效的展现和保护,AR(增强现实)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手段和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AR技术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非遗;文化;AR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人才炙手可热,需求量巨大。然而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实战经验,无法满足企业要求。导致出现“学生就不了业,企业招不到工”的怪象。该文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岗、课、证”三融合进行了解析,阐述了《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
摘要:该文在分析了传统教学大纲已不再适合培养面向企业岗位标准人才需要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自身特点以及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以“岗位标准 任务驱动”的课程标准,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标准-教学资源-实施建议6个方面进行规范化。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驱动;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计算思维”概念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提出以来,已成为国内外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我校的“2 x Y”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多维课程教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通过探索和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室与网络、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课程教学及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充分发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
摘要:维修电工实训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必修课程, 在实训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本文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为例,浅谈符合职业操作规范的电路故障检测的思路与方法。希望对学生或从事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素养;正反转控制;双重互锁;故障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
摘要:打造教学航母、整合教学资源是本轮院校调整改革追求的目标。在目标实现,優势凸显的同时,跨地区、跨省市异地办学成为常态,由此给日常教学管理、教学保障、后勤保障、教学秩序维持带来了较大困难。为此,开发一款手机APP,将信息技术手段用于院校管理,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管理;智能管理;手机APP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