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初探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立高效的问题情境是落实主动教学的关键方法,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而,就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积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设立问题情境。教师设立问题的时候,要依照高效、主动的基本原则,从而充分开发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指引学生们进行知识构建,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情境,一直是学生们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们数学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们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怎样为学生们设立高效、主动的数学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设立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就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积极发现、应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们创造趣味性较高的数学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鼓励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积极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会使学生们尝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在汽车站入站口,在墙上会在1.1米、1.4米两个位置标注红线,每个进站的小朋友,都要到此处站好,看看身高是否超过不需要买票的线(1.1米),或是是否超过需要买半票的线(身高1.1米至1.4米的小朋友,需购半票)。结合这一生活数学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数学原理是什么,然后得出结论,是使用的线段长短对比原理,通过这一过程,会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浓厚的数学味。
  再比如说,某人购入两批衣服,每批衣服各得2000元,一批衣服盈利20%,另一批亏了20%。试问,这人总起来讲是赚还是亏,亦或是不赚也不亏?如果是赚或是亏,赚了多少亦或是亏了多少。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小组,一起讨论、计算,然后得出结论。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立,会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商品成本、净利润、售价等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了概念,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学生们学到的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时,内心将会无比的欣喜、兴奋。新教材的优势就是结合现实生活,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生动、更形象,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们感知到生活中的数学,这样也将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随处可见,提升学生们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使用各种数学趣题,设立数学问题情境
  就数学本身而言,可以说是枯燥并且乏味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故事、趣事中会包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把这些小故事、小趣事引进数学教学的课堂,將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们积极探索,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古代的《孙子算经》一书中有一个和二元一次方程相关联的趣题,把这一趣题译成数学题就是:鸡和兔子放在同一个笼子里,一共有35只头,94只脚,问:有几只鸡,几只兔子,这一趣题而今已经被新教材应用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过程中,当教师在课堂上实践使用这一趣题时,可以先是鼓励学生们,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这一过程也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然后再让学生们解题,解题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这一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立,学生们会增加解题效率,还会在享受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体验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实验活动、设立问题情境
  学生们在参与实验活动的时候,可以感知数学的魅力,加深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用心设立问题情境,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自主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记忆知识,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一来,会增加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们的实践经验更丰富,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折纸裁剪用于“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中,取一张纸,对折一次是两张,对折两次是四张,对折三次是八张,以此类推,可以帮助学生们得出对折十次、二十次是多少张,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记忆“2的乘方”,以此为引入点,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折纸”这一方法,简单、形象,同学们可以自己完成,自己感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设立问题,可以提升学生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自己动手,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更直观地刺激大脑,扩展思维,同时,在这一过程,也会使得学生们理解概念更深刻,同时,实践会使学生们感受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
  四、使用多媒体,设立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使用一些现代的教学工具,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可以结合文字,充分融入图片、影像、动画,这些元素的使用,会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们的探索潜能。
  比如说,笔者在教授学生学习“确定平面上的点”时,就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汶川地震的受灾区分布情况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们,如此一来,笔者发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马上提高了。
  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与数学知识有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另外,笔者在教授学生学习“平移与旋转”时,也是充分借助了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将平移、旋转等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课件的动画展示模式可以充分加深学生们关于平移、旋转等概念的记忆,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而教学氛围的营造,也会使得学生们置身于氛围之中,高效、顺利地完成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问题情境多种多样,不管是这一情境是铺垫型、冲突型还是实践型,每种问题情境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同时,这些情境也会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能够取得相对较高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茜.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37-38.
  [2]陈晓东.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6):111-112.
其他文献
一、说教材rn我说课的课题是《茉莉花》,这是西师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江南水乡美的教学内容.《茉莉花》原名为《鲜花调》最早属于扬州的秧歌小调,在江南一带流行、
期刊
在日常的汽车维护中 ,巧妙地使用生活中的一些日用品 ,既能解决实际问题 ,又很经济。1 厨用洗洁净 :无毒无腐蚀 ,可作为代用品清洗汽车上的油污配件、油箱或擦拭车身等 ,效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必然的趋势──汽车柴油化 汽车柴油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小、节能等优点,已成为各国汽车专家的共识,并被事实所证明。从一
文言文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无数学子都渴望通过这条路来改变命运,随着近几年高考的改革,语文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将对高中教学产生哪些影响,成为考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走访了上海4位普通高中校长与1位中职校长,请他们谈如何看待与响应高考改革新方案。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考、鉴赏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首先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表达交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和体育比赛、训练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学习和掌握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改变教练员传统教学观念(模式)实现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The deve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高等院校毕业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中职院校,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中职语文教学有助于
每当仰望满天的朝霞,就像是你警徽闪耀的光华。每当沐浴着春风和雨露,那是你辛劳的汗珠在抛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