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显波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美散文。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眷恋。读了此文,读者无不为之动容。正如明人王锡爵所说:“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之所以有如此感人的力量,就在于一个“情”字,因为文中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事事关情,语语动情。但只有情而无艺,还不能成为精美的文章。作者归有光的感情能够淋漓尽致地得到宣泄,与他多样而高超的细节传情艺术分不开。
  所谓细节,是相对于重大情节而言的。细节描写是对表现人物有特殊作用的细小动作、神情,以及物件、景色的具体细致的描写。在这篇文章中,细节描写比比皆是。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屋,正是这间小小的书屋,记录了作者成长中的一些人和事,也见证了归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苍凉悲切和作者凄凉身世的沉重慨叹。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正如李准所言,《项脊轩志》一文写了三代人与项脊轩有关的生活细节,亲人的一举一动、小轩的一草一木都情深似海。
  二
  先是归有光在项脊轩的读书生活。开篇的细节描写中处处渗透着作者“居于此,多可喜”的感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项脊轩旧时的印象,与下文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为之所付出过的劳动、所寄托的情思。项脊轩见证了作者的付出,也就更值得怀念,用刘亮程的话说,项脊轩是归有光“今生今世的证据”。“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鸟儿啄食,并不因人的到来而离去,这是因为“庭阶寂寂,树影斑驳”,更是因为人与小鸟在长期的相处中达成了惬意。屈原以兰桂譬喻美德,后人又以竹子象征志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志趣高远,想到了作者自十五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时起对人生的满怀希望与憧憬就寄寓在这月夜摇曳的斑驳桂影中了。
  三
  作者写可喜本意并不是为了写“可喜”,而是为了下文写“可悲”作铺垫,为更好地写“可悲”。
  作者写“可悲”,总写了四次。
  1.忆大家庭的衰败。从整个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写起。作者用“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三个细节写出了一个大家庭逐渐把一座堂皇富丽的宅第搞成了大杂院。作者作为这个破落家庭的子弟之一员,偏偏又是个读书人(自己的祖母之所以殷切期盼他早日成名原因正在此),其感慨之深、忧虑之远,是可想而知的。这样来写人事关系,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作者并没有站出来发牢骚,只用“始为篱,已为墙”寥寥数语,自己的起伏不平的心潮便已从毫端涌向纸上了。
  2.忆先母的慈爱。作者八岁丧母,至束发读书轩中已过七年。对于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来说,哪怕是母亲一个因爱而呵斥的眼神都是极宝贵的,然而归有光却无法拥有,他只能在老乳母的追忆中睹物思母,聊以填补这片感情的空缺。文章凸显了一个语言细节,即老乳母回忆说:“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无须赘述,只这一句,一个慈母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虽只是对姐姐的爱,但足以想见对自己的爱了,然而人已逝,爱已空,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就只能在对这句话的千百遍地回味中寄托了。
  3.忆祖母的疼爱期盼。祖母对这个过早失去母爱的孙子似乎更加疼爱,常专门去轩中看望孙子。作者抓住最有特征的三个细节来层层描写。第一个细节:祖母至轩,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风趣,又爱怜又夸誉。称“束发”童为“若”,而又“大类女郎”,其爱怜欢喜之情、笑谑嬉戏之态,跃然纸上。第二个细节,祖母阉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老人家的喃喃自语,分明是多年忧虑中透出的殷切希望。第三个细节,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宜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其嘱咐之庄重,语气之谆谆,情意之真诚,爱怜之情催人泪下。读书轩中的归有光每每念及家道中衰、母亲早逝,眼前祖母这殷切的希望对他而言该是如何地沉重而又凄切。他“瞻顾遗迹”,觉得一切如在昨日,于是乎“长号不自禁”。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业已成人的归有光,无论是想见亲人一面抑或是想孝敬祖母与母亲一次,都已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了,可想而知,归有光的“长号”中有着多少的无奈、多少的遗憾。
  4.忆至情的亡妻。虽然《项脊轩志》前一部分写于十八岁,后面的补记于三十一岁,然而从情感上看仍然属于“可悲”的内容。十三年的时间,又变迁了多少的家事和亲情。归有光曾经相濡以漠、相敬如宾的妻子离世便是十三年中最悲切的一件事。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失怙、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仅仅是而立之年的归有光却已承受了两大不幸,何其悲哉。归有光选了三个细节表现对亡妻的深情怀念。一是“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小小书斋,夫妻聚首,何其温馨,何其甜蜜。二是“‘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妻子回娘家常念道“阁子”,是因为常念道阁子的主人,伊人身在娘家,心却在婆家,始终在其相公那儿,夫妻一刻不愿分离。三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子死后,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是归有光情感寄托和倾诉的唯一对象,几多哀愁,几多相思,几多离苦,全可在月夜难眠时尽情倾诉,而此时的树便是妻,睹物思人,情何以堪。这令我们想起苏轼的悼亡诗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们不难从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中想象归有光的泪流满面、情难自已,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枇杷树。这亭亭的枇杷树,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
  总之,“可喜”是作者通过细节的描绘,写出项脊轩宜人的环境带给作者高尚的志趣、恬淡的心境。“可悲”也是作者通过细节的描述,写出项脊轩见证的三世之悲事。悲情跌宕起伏。忆及大家庭,只是在记述中寄寓悲叹;忆及先母,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忆及祖母,长号不禁,感情汹涌而出;忆及亡妻,把悠悠不尽的感情轻轻收住,寄情于物,引发读者共鸣。纵观全文,作者正是通过细节艺术兴起喜悲情感的波澜。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工技能是机电、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由于新知识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成为拥有一技之长并为社会所接纳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 电工技能教学 求趣 求活 求实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及各类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三角对话”在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我国口译教学现状探讨了如何将“三角对话”应用于国内比较常见的口译课程——“商务谈判口译”中。  关键词: “三角对话” “商务谈判口译” 应用 口笔译专业 教学模式    一、“三角对话”的概念  西方学者R.Bruce W.Anderson从社会学分析的角度将口译定义为“Three-party Interaction
摘 要: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分别从历史起源、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及道德观念等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及其文化根源;通过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了解两种语言的许多共性和个性,还可以从委婉语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共同性。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 对比 文化 异同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
摘 要: 在美国早期社会中,白人女性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虽然以自己独有的形式参加了美国的独立运动,但却无缘国家的政治进程。妇女是一个既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又被政治生活束缚的社会群体。美国革命虽然没能给予女性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但却使妇女亲身体验到了自由原则对于美国的意义,同时也从女性消费方面开创了体现女性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的新形式。女性通过抵制洋货,自己作坊生产和扶持国货的举动,间接地为维护美国
摘 要: 在电工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不断地总结,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增强其内涵。  关键词: 《电工基础》 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 工学结合    当前许多职校教师还是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往往用统一的尺度、单一的方法来考核评价学生,存在着
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凝炼传神,意境高远,丰蕴的思想与生动的形象往往融为一体,耐人寻味,学生在阅读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为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人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古文学习已经渐渐受到了重视,小学阶段要求必背古诗70首,每册课本中也涉及了古诗词的学习。  纵观整个小学教材,除了古诗词,还有很多文章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是其语言、内容与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生活内容有较大的距离,加之现代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很难静下心来品读古典诗歌。可是古典诗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怎能让它淹没在浮躁的尘世、横流的物欲中呢?新课标大力倡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把诗歌鉴赏视为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要求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高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
一  两千余年前,老子曾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两百年后,庄子在《天道篇》里讲了轮扁斫轮的故事,为的告诉世人:所谓圣人之言,不过尽是糟粕。在庄周的心中,言辞,永远不可能曲尽事物的含义。  轮扁制作车轮的技术可谓当世无双,然而其子却对此一窍不通。并非轮扁不懂得把自己的技艺传给儿子,只是他的技艺所达到的水平,已是言语所不能解释清楚的。斫轮之技,须得“不徐不疾”方得真谛,乃出上乘,却惟有匠人自身
摘 要: 李渔和布莱希特是来自不同国家、身处不同年代的戏剧理论家。他们的戏剧理论虽然有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是“间离效果”,在李渔的理论论述和实践中早已有所体现。从观众、演员、剧作者三方面来比较两者的戏剧理论,从中可以看到一些中西戏剧理论发展、交融的轨迹。  关键词: 李渔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 剧作者 演员 观念    李渔(公元1611—约1679年),中国明末清初戏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语文教学而言,它从以阅读为主向读写并重过渡,教材也从低年级的口语交际篇发展到专门的习作篇,可见对学生写作的要求逐步提高,写作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了。处在这样的关口,面对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面对尚处于蹒跚学步的孩子,我们的思考聚焦于:三年级孩子习作的学前基础、提升点与最佳途径究竟是什么。  通过了解,我们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写作的困难在于:1.缺乏自信;2.缺乏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