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是故乡醇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儿时受到的教育,是羞于在公众场合谈“吃”字的。因为“吃”,多半容易与“好吃懒做”“嘴馋手懒”连在一起。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靖江。父母忙于农事、疲于生计,生活粗糙、日子简单。精致的食物,不只是食材,连加工它的时间都是一种奢侈。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十分匮乏的童年,关于食物的记忆,大都与填饱肚皮相关。
  这几年,美食突然就成了靖江一张香喷喷的名片,连粯子粥都上了五星级酒店的台盘。我开始不明白,粯子粥有什么好吃的?那时天天吃、顿顿吃,吃到整个童年都是粯子味。我离开靖江后一直试图抹去关于它的记忆,差不多有十来年的时间都不愿意碰它。我知道酵烧饼是好吃的,做它所用的是小麦磨成的面粉,比起元麦磨成的粯子粉,可是“精粮”。做酵烧饼需要闲工夫,偶尔为之也很容易失败,而一只失败的酵烧饼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食材,也让做酵烧饼的人有落下笨拙名声之风险,故而我极少有机会吃到它。至于蟹黄汤包,虽然我的老师范锡林写汤包写得了一个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又经央视纪录片“食尖上的中国”在全国普及了它的吃法,如今每到秋冬季节,闻香而至的客人令汤包在靖江大小饭馆一桌难求,但它当年毕竟不是随便能上寻常百姓餐桌的奢侈品。至于马桥出产馄饨,祖师香沙芋成了地理标志产品,季市变成一个代表靖江饮食文化的乡镇,这些都是我离开靖江好多年才听说的。
  不是说,要富过三代才能懂得吃吗?我有一点不大明白,难道季市人与我生活的不是同一个靖江、同一个时代?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研究酵烧饼直至为这一产品固化了味道标准?他们从什么年代开始研究老汁鸡,慢火细炖,酥香入骨,以至迎风飘送至百里千里之外?难道季市人有与生俱来的“吃货”基因?这些都是我想要去考证的疑问。
  对了,放在十几年前,“吃货”这个词绝对具有浓重的贬义。而今,比起“美食家”,季市人似乎更能接受“吃货”这个直白通俗,带点生活喜感和调侃意味的词。这不,看看散布在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老季市菜馆、季市茶馆、季市烧饼铺,就知道季市人早已骄傲地把“吃货”制成标签牢牢地贴在身上。
  世界上真有一种人,舌头特别执着专一。昔日张季鹰还曾因“莼鲈之思”而辞官归乡,“非家乡食物不足以慰衷肠”。无锡与靖江仅一江之隔,车程也就比一袋烟的工夫长一点点。我若东施效颦,多半被人骂矫情。但最近几年,仿佛一夜梦醒之后余味无穷地想起昨晚大快朵颐的每一道佳肴,关于味蕾的童年记忆,就在人生走到中年之后被一一唤醒。
  因此我更加热衷回靖江。回靖之后,我常常大方地以客人自居,到处蹭吃。为此常常无暇在父母家中吃饭,只能打包带回父亲最拿手的糖醋排骨、红焖猪手。
  最常去的是王家。王家虽有司厨保姆,但主妇是厅堂太太与私家大厨两者身份切换自如之神女子。我进去帮厨,常常如学徒工,只有洗菜洗碗的份。她的口头禅是看着点、学着点。眼见她不紧不慢地舞弄一番,不一會儿,扁豆肉丝菜饭、大蒜炒腊肉、红烧长江杂鱼全部上桌,色香味都堪与星级酒店媲美。
  要是去袁家,慢慢腾腾的袁会烧一大锅新钓的鱼。一大盆洗净的始旁皮、参鱼,溜溜地滑进加过姜葱的热油锅,“滋滋滋”地冒着清烟。明明三分钟即可熟的小鱼,他偏要慢慢地炖,一直炖到你口水快滴下来。他上桌后,还要示范:拎着小鱼头,一抖,一根完整的鱼骨头便分身出来。
  若是去徐家,可以傻傻地坐在客厅嗑瓜子看电视等叫吃饭。不多一会儿,徐家的巧妇就变戏法似的整出一大桌最地道的靖江家常菜,每一道都让人垂涎三尺。我总是在与袁家媳妇惨烈的对比中,一边赞赏,一边自惭形秽、自我安慰:其实我们也不是不会做菜啦,起码做出来的都是熟的啊,就是味道没有那么纯正、品相不是那么好看而已嘛。
  至于侯家妈妈为啥记挂我,我一直觉得惭愧且没来由。有次侯家妈妈给我带了足有二十块半生的苋菜烧饼,紫红色的苋菜汁氤在薄薄的面饼上,成了我对靖江烧饼的最深记忆。带回无锡后,每天拿几张出来,双面煎至金脆,切成八块之后,每块里面都有两只大大的虾仁。整整一周,我都沉浸在侯家妈妈的疼爱里自我陶醉。
  还有文颖,她假开会之名,给我带过蟹黄汤包、芦笋馄饨、香沙芋头、双鱼肉脯……凡此赠予我以美食之靖江的旧亲故友,如再一一列举,实有诱人口水之嫌疑。作罢。
  今天是周日。傍晚,我用剩饭做了粯子粥,做了最简单的韭菜懒锅塌,烩了一碗蒜苗香沙竽,暂时忘掉了日渐浑圆的腰,一边吃一边晒图到家庭微信群 :一个标准靖江人的晚饭,必须有粯子粥,标配是香沙芋,最好有韭菜懒锅塌。同时有三样,是为小康!
  我离家已十八年矣。有朝一日我无须在外讨生活,我想我多半还是回到靖江去。除了记忆中醇香的味道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有你们,一起共过厨事的老友。
  顾颖倩:1970年代生于靖江,现居无锡。热爱文字,有作品散见于报刊。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其他文献
  
期刊
青,是生命的颜色;春,是成长的季节。而青春则是人生季节中最旖旎绚烂的光景,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蕴含着金秋的丰硕,昭示着严冬的希望。正如1915年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创刊号的文中所写:“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时期也。”  在历代文人的眼里和笔下,青春是一首字字珠玑的诗,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白日
期刊
王顺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南大学兼职教授,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钟山》等期刊,发表长篇小说《扬州在北》《天狗》。  文学的种子播在我心上那天,大地异常安静。  那是一个冬日的长夜。山村,连一条狗都安然入梦了,唯我,一个12岁的男孩,窝在一卷结块的黑棉絮中,依然睁着双眼,紧盯头顶从破败屋面的瓦缝里钻进的几缕星光,咬牙发誓:我要成为一个作家。  有人说,父亲的葬礼之日,就是儿子成长之时,这话精辟。
期刊
在班里,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是虒亭小学唯一一名借读生,寄宿在镇上的老姑家。爸妈不在身边的生活,是灰色的。  灰色的借读生活中,期末颁奖大会最让人期盼。盼校长和老师的表扬,盼同学们赞赏的目光,盼鲜艳的大奖状,盼珍贵的奖品,盼爸妈满意和自豪的笑容。我的奖品是一个浅蓝色笔记本,封皮上印着一小簇雪白的米兰花。尽管到虒亭小学以来,我常常获得一等奖,但像这样精致的笔记本,还是第一次得到。颁奖大会上,我激动地摩
期刊
1  黄河。不是在我梦里,就是在我眼前。  黄河是我的歌,是我的光。故乡地处黄河下游山东东阿段,黄河水哺育着沿岸儿女,浇灌两岸的生命长青。我的生命里早已经融入了黄河的涛声,今生无法拆解,不离不弃。黄河是我记忆中的背景,永不褪色,家住黄河边,是我终生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站在岸边,凝视着流水,黄河如带,水声滔滔,只见黄河雄浑、伟岸,从西南方向逶迤而来。河水时而高耸,时而平坦,时而激越,时而喧嚣,像是
期刊
读《朱棣文传》,我惊喜地看到,这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科学家,最大的业余爱好居然是下厨做菜。而且,他十分强调从小的动手能力,认为这是将来进实验室的重要准备。他说,那些只会念书的孩子,连煎蛋、煮蛋都不会,怎么可能懂实验?就因为这一点,我一直把朱棣文引为知音。因为我向来认为,当今的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就是劳动教育。当今的中国孩子,最缺少就是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  你的孩子会做饭烧菜吗?民以食为天。我以
期刊
“这个字该念tǎ吧?”祖父微微抬头,眼含笑意,目光从镜片上方斜倾过来。  夏日午后,蝉鸣悠长。大门两旁,两棵高大笔挺的老柏树将日光挡在半空。小黑蜷在树下,将头枕于后腿,漏下的日光滑过它圆圆的鼻头,几根长长的胡须偶尔翕动一下。檐口瓦沟里,混生的野草葱茏青翠,成串的刺槐花自绿叶中垂下来,白亮亮的,馥郁的香气让鼻子有些痒痒。门旁一尊石臼,我和妹妹伏在石臼上,翻连环画册,大声念读,“水獭(lài)潜入河中
期刊
小时候,对于春天最直接的感知,便是油菜花开了。  油菜,雅称“芸薹”,因菜籽榨油,故通称油菜。榨油要用油车,老底子开得起油车的,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富人家。吾乡大麻,至今尚有“油车”的地名,附近一带,油车桥、油车里之类的小地名,几乎隔十里就能见着一个。  芸薹籽榨油,不知始于何时。元朝冯福京《昌国州图志》卷四《物产》一栏下,有油菜,又有芸薹,可见元朝时候的昌国(今浙江定海),芸薹与油菜是两种东西。《本
期刊
我顺手划开手机,漫无目的地翻看着三亚之行的照片。不经意间,目光停在了我从飞机上俯拍三亚的照片上。那是我从沉沉的睡梦中刚刚醒来,打开遮光板的那一瞬间拍下的。一束明亮的光直射过来,我下意识地躲闪着,紧接着又拼命把脸贴在舷窗上,竭尽全力地向外张望,才发现自己已经腾空于一片浩瀚的、无遮无拦的碧海之上了。那一刻,我竟有一种“梦醒不知身何处”的幻觉,分不清哪一片是澄澈湛蓝的天空,哪一片是广阔无垠的大海了;更不
期刊
1  早晨,爸爸把我和哥哥叫醒了,我睁开眼睛看看,屋子里还黑咕隆咚。  昨天晚上妈妈就跟我和哥哥说了:“就着你们星期六、日放假,帮你爸爸把原野上打的草拉回来。”  爸爸在乌兰察布草原上的岱海旅游景区给人看管供游人骑的马,平时不回家,到了打草的季节,爸爸跟景区请了几天假,在草原上用钐镰打了一些草,晒了好多天,应该干了,拉回来垛上,冬天喂羊喂马。  我和哥哥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衣服,惺忪着眼睛来到院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