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个头儿小,“管辖”很重要齐吉祥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管辖”这个词,你一定知道它是管理、统辖的意思,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里的“辖”字为什么是“车字旁”,“管”字又有什么玄机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了解中国古代车子的构造。据记载,在夏代,一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考古人员在河南偃师发现了夏代的车辙痕迹,根据这一痕迹,我们可以推测,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时候,当时的人就已经学会造车了。由于车最初是用木头做的,木头容易腐烂,很难保存到今天,当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车是商代晚期的,距今也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要想车子跑,车轮不能少。古代的车轮通常由车轴相连,车轴靠近轮子的地方有圆筒形的车毂(gu),车毂上安着一根一根的辐条,辐条的另一端固定在车轮的外圈上。仔细瞧瞧,这是不是很像自行车的轮子呀!
  由于车子在行进时,车毂要不停地围着车轴转,容易磨损和开裂,所以人们除了选用比较坚硬的木头做车毂外,还要用一种金属套来保护它。这种金属套叫作“輨(guan)”形状好像一个笔筒,不过要在底部开个大圆孔,才能穿过车轴套在车毂上,这就如同给木车毂带了个铜帽子,起到了减少磨损和加固的作用。
  讲了半天,你或许要问了,“辖”在哪儿呢?别急。刚才我们讲到车毂戴上铜帽子后,得到了保护,但还不能确保它不从车轴上滑脱。要知道,车毂一旦从轴上滑脱了,就意味着轮子掉了,车也就倒了。为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聪明的工匠就用铜制作了一个小圆筒,套在轴头上,顶住车毂,这既保護了轴头,又使车毂不能左右滑动,这个小圆筒叫“軎(wei)”。那軎会不会脱落呢?工匠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在制作车軎的时候,会在上面留一个上下贯通的孔,在孔中插进一个小零件,而且这个小零件的末端也有一个孔,可以穿皮条将它捆住,这样一来,人们就不用担心车軎的脱落,车轮也就能够安全运转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小零件就是“辖”。最初,辖是用木头做的,后来改为用铜制作,而且工匠们还会在辖的顶端做一些兽头、人像之类的装饰,又实用又美观。
  原来,“辖”就是古代固定车轮的零件!别看它个头儿不大,但它起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一辆车的安全,很大程度上要靠它来保证。
  说完了“辖”,我们再来说说“管”。“管”在古代指开门的钥匙。我国古代有这么一个官职,叫作“司门”,有点儿类似今天的海关。司门一方面要负责每天开启和关闭国门,一方面要检查过往行人携带的东西,看看别有,什么违禁品进人国内。《周礼》中规定司门要“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这里的“管”就是钥匙的意思。
  《左传》里还有一个和“管”有关的故事。当年秦王派大臣杞子带领秦军到郑国去协助防卫,后来,杞子派人报告秦王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就是说杞子掌握着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秦国要是派兵偷袭郑国,他可以作为内应,打开城门。秦王接到杞子的密报,还真的派兵去偷袭郑国了,可是他们最终没有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先卖个关子,有时间我们再好好讲。
  由于“管”和“辖”都是至关重要的小零件,具有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后来人们渐渐就将这两个字合成为一个词——管辖。
  你知道吗,在生活中,有很多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零件,其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聪明的你,还能想到哪些例子呢?
其他文献
在广阔的秦岭山脉中,生活着几位重量级的动物明星,他们是大熊猫、金丝猴、朱鹘和羚牛,合称“秦岭四宝”。听说最近要选一位动物作为国宝天团的形象代言人,“秦岭四宝”之间闹了一点儿小矛盾,他们各抒己见,拼命拉票。身为资深秦岭迷的你,会把手中的选票投给谁呢?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他们各自的阐述,然后再做评判吧!  大熊猫  要說国宝天团的代言人,那绝对非我们大熊猫莫属!你看我们在国外的兄弟姐妹,哪个
期刊
如意这个词呀,很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的心愿,所以一种在爪杖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工艺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如意便成了这种工艺品的名称。它的长短和爪杖相近,但在造型上和爪杖的差别越来越大,所用材质更是越来越珍贵。在清代时,特别是乾隆时期,如意所用材质极尽奢华——黄金、宝石、珠玉、象牙、珐琅、紫檀等都成了制作如意的材料。除了材质,工匠们还要费尽心思在造型上体现更多的美好寓意,如意的首部(也叫头部)大多设计成灵芝形
期刊
你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爷爷,他叫愚公。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山挡路,这让一家人出门很不方便。愚公立志要把大山挖平,于是就带领全家人挖山不止。过了不久,愚公挖山的事情让天帝知道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就派了两位天神搬走了大山。  当然啦,愚公移山只是个神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山的阻隔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而这些麻烦只能靠人们的智慧来解决。  在我国古代,人
期刊
在语文和历史课本里,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有名的人物,什么李白。杜甫啦,什么秦始皇、唐太宗啦。想知道他们从小到大发生的精彩故事吗?想知道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吗?赶快上车,我们的“名人探秘旅行团”就要出发啦!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个人物是智慧的化身吗?在出山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三分天下的方略,并最终辅佐主公建立了蜀汉政权。他足智多谋,善于治国,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
期刊
聪明的小读者,在我国东部地区有个江苏省,你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其实呀,很早之前,并没有“江苏”这个名字,直到清朝,人们才取了江宁(南京的别名)、苏州这两个地名的第一个字,组成了“江苏”这个地名。从那时起,人们只要提到江苏,就会想起苏州这座古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向来以山水秀丽闻名天下,古城内外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园林,于是有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而“小桥流水人
期刊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人们在提起古代君王的丰功伟绩时,总会用“秦皇汉武”这四个字,那么,你知道这里面的“汉武”是谁吗?他又开创了什么样的盛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茂陵,揭开汉武帝刘彻和汉武盛世的神秘面纱吧!  遗址名片  茂陵位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陪葬品最多、修造时间66最长的一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这个皇帝了不起  如果你假期去陕西玩,建
期刊
说起和珅,这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在他被抓之后,从他家里搜出的财产,相当于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正是因为贪得无厌,他在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臣形象。可是和珅真像电视剧里那样,是个只会敛财、尽出洋相的大坏蛋吗?咱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位“和大人”的故事。  心狠手辣、贪污受贿的大坏蛋  对很多人来说,认识和珅,是从看电视剧开始的。有这么两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
期刊
我们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要吃东西,就离不开食物和餐具。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筷子可是餐具们的"老大”每一顿饭人们都离不开它。可是你知道吗,虽然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筷子,但筷子最初却不叫”筷子”。今天呀,就让我们走近这小小的筷子,了解它"改名”背后的精彩故事吧!  从夹菜的小棍到象牙筷子  什么是筷子呢?你肯定非常熟悉。它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拿在手中用来夹取东西的细长形小棍。由于筷子一般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我
期刊
还记得《文明诞生记》里的巴山吗?在巴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小城——奉节。长江从这座小城经过,就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接连的三段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千米。长江三峡两岸山峰高耸、树木茂盛,丰富的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和流传千古的诗篇,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吸引着中外无数游客的到来。  春天正是游览三峡的好季节。你
期刊
听过“秦岭四宝”各自的发言,你想好要把票投给谁了吗?在秦岭山脉中,除了“秦岭四宝”,还生活着多达87种哺乳动物,占中国大陆兽类总数的20%。这里还有鸟类338种,占中国鸟类总数的30%。秦岭是动物们的家,为可爱的国宝们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绿色家园,我们人人有责!  在秦岭深处云雾缥缈的大山上,动物们忙着摘桃、摆酒、布置场地,宴请“国宝天团”候选人“秦岭四宝”为了这场宴会,组织者还请到了老虎乐队、仙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