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课审美趣味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堂教学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地。优秀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要探索的一个重要問题。根据教学新理念,摸索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正确理解音乐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灌输、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开放、民主、自由的课堂中学习,使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音乐兴趣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审美趣味 音乐教学 美感
  
  美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引起的外在自然的变化,美感则来自人类社会实践所引起的内在自然的变化。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是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变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审美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审美教育是培养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始终把“审美”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音乐课成为趣味性的课程呢?我结合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认为中学音乐课堂中审美趣味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时“问”,引起审美趣味,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受到意外和新鲜,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呢?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时都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歌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歌,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它!”这位教师将导入设计的非常自然,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使学生视觉、听觉获得美感,情感想象获得审美喜悦,又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然后适时的提问,激起探索兴趣,形成探索动机,最终使学生懂得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并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里。
  二、引导“玩”,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在设计一节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他们在玩乐中主动地去感受一些音乐现象,了解有关音乐知识,培养一定的感悟音乐的能力,充分体现玩的科学性。在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几种游戏,让学生大胆去参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这样,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三、运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打击乐器、课件等来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我主要采用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夠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认知工具。电化教学媒体,能变静为动、变远为近,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实践证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变“苦学”为“乐学”。因为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参与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展示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理解了音乐,既解决了重、难点,体现了探索性原则又培养了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四、用激趣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
  激趣教学是指充分利用情感的调节作用与动力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帮助他们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素质的教学。激趣教学首要的是“激情”,以“激情”促“启智”。激趣教学的主旨也在于此,他的实施突出了情感教学因素,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以学习为乐而不把学习当作苦差使。如我在教学的开始,利用打击乐器三角铁,首先在教室内打击演奏,我从教室走到外边,边走边演奏。然后再从外边走近来,让学生感受听到的声音的变化,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造一些方法,让学生去自由自主表现“渐强、渐弱”,这就体现了创造性原则,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敢想、敢做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活跃。
  总之,朝气蓬勃、雄壮有力、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的音乐,对学生都会产生无穷的音乐魅力。审美趣味是一种音乐美的回归,我们要尽力做到让音乐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身心变得文明、博爱,充满善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 金亚文主编:《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音乐课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耳听、目见、手动、心想,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关键词:作文 兴趣 阅读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导,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有了千人一
期刊
摘 要: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育是落实人文精神,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然而,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一直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下,导致了缺乏人文精神的“文化失语症”和 “语言工具”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要熏陶情操,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  关键词:人
期刊
从事特教事业已有十多个春秋了。和聋孩子摸打滚爬了整整十一年,近几年由于聋孩子越来越少,智障孩子却越来越多,我校招生模式也由以前只招收聋生转变为招收各种残疾学生,而且智障孩子占据了主流,我校智障学生占到了八成。教育对象的巨变,近两年我也改教智障生了。和智障生相处的近两年,我真真切切领教了各种智障学生。他们普遍自我管理能力差,有的常常出现攻击别人、上课下位、说脏话、不遵守课堂秩序等行为;有的缺少自信,
期刊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探索、掌握、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都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童年时这些深刻的体验都将伴随他们终身,甚至影响到一生。  关键词:数学 评价 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惟恐有什么未曾提及,于是不管学生愿意与否,接受与否,一股脑儿拼命传授给学生,但其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于是,经过反思,我联想到一句话:人
期刊
摘 要:不得法的教育,会使学生厌烦,而良好的教育,使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兴趣 关爱 严厉 身教 尊重 培植 激励    俗话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个园丁;学校,就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教师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园丁,为人师表者,都希望能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形象。不得法的教育,会使学生厌烦,而良好的教育,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主体角色,合理的导入无疑是一把金钥匙。导入方法需合理多样,切合课文需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课文学习。如何进行课堂导入呢?我认为根据课文的不同可以适当地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对学生适当激趣、激情、激思,可以使教师四两拨千斤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对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课堂导入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被大家关注最多的学科,而语文的课
期刊
2009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人与社会》栏目播放了这样一段节目:2月18号,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宏自然风景区内,60多头野象由于受到个别旅客的不文明骚扰而野性大发,将一百多名旅客围困在高架桥上进退不得。接警后,县公安局长陶双寿率民警火速赶往现场。在对峙两个多小时仍无法驱散野象后,有着39年同野象打交道的陶局长决定立刻征用附近商店的甘蔗和菠萝,冒险同野象进行近距离的接触,用友好沟
期刊
摘 要:一次成功的班会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對后进生自我效能的培养自然是功不可没。  关键词:课程 教育 魅力    执教以来,我一直被学校委以班主任一职,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班主任与一般科任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教好自己的某一学科担任“教师”这一角色之外,还扮演着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
期刊
在幾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它学科来得更大一些。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魅力。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学习
期刊
摘 要:欣赏优秀学生,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欣赏后进生,就不容易做到了。一位科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而我要说,给“问题生”一个支点,给他们一点适宜的阳光,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善于发现 解决 成长    一谈起“问题生”,教师常常是眉头紧锁,他们常让老师产生开除而后快的想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