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送给他们……
  关键词:细心引导 爱心感化 耐心帮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民打工浪潮已席卷全国各地,为了早日脱贫致富,我镇许多年轻父母进城打工或到沿海地区赚钱,致使其子女滞留家中成了“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产生了诸多问题,涉及到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习惯养成、行为约束等多个方面,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了实施公平教育,还留守学生平等、温馨、和谐的一片天空,结合多位农村班主任教育经历,总结出几点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 细心引导“留守学生”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使得他们的思想、行为与一般的学生不同,他们的行为、心理存在不同的问题,其中有的好强,有的自卑,有的甚至长期受到家庭、学校的误解、冷遇和歧视,心灵上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创伤,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宣泄,因而经常会做出一些令老师难以理解的事情。所有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学习和进步的绊脚石。班主任面对这些“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问题,应注意改变自己的既有观念,不应只看到他们身上的短处,而是要更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特别对那些心灵曾遭受创伤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温暖,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工作,抚平其心灵上的创伤,真正达到温馨与和谐教育的目的。
  首先要善于处处留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过他们的外部表现洞察其内心。我们学校认真落实省教育厅“课堂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并把任务分块到每一位老师,通过走访学生家长,进入学生家庭,与监护人面对面交流该生在校在家的各种表现,同时了解该生的兴趣爱好,然后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进而约束其行为。
  其次班主任、老师们与这些留守学生谈话时,要忌讳一本正经、表情严肃。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高明、机巧、妥帖和爱听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这种语言不仅能达到“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让人如沐春风,易于接受。“顺耳忠言”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儒雅和风度,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更多地去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感受,与学生主动沟通。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应让他们将心中的感受告诉教师或他人,以得到同情、理解、安慰和支持。教师要引导这些“留守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找出问题和根源的症结所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 爱心感化“留守学生”
  大多数“留守学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正常的家庭爱抚和监管,在学校大多数是调皮落后生。这一群体的共同特点是:不求上进,纪律涣散,不爱学习,成绩较差,有的甚至上网逃学,违法乱纪。那么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做好他们的工作呢?
  首先要坚持正面教育,要用自己真诚的爱呵护他们的心灵,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教育、共同提高。这就要求班主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严慈相济,与他们交心谈心,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特长,找出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多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教师欣赏、信任中产生成功感。
  其次教师还要多关心照顾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创设情境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将枯燥的学习变为有趣的事情,变苦学为乐学。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进行严厉教育和多次督促,让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上也要给予他们爱护和帮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把热爱学生视作自己的天职,以一颗慈爱之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让这些留守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来自教师与班集体的温暖。
  三、 耐心帮助“留守学生”
  大多数“留守学生”由于成绩较差,往往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得不到重视,表现极不自信,对学习存在很强的畏惧心理,不信任或反感科任教师。为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改变消极的态度,教师工作时一定要有耐心,要用深情交换真情,用厚爱温暖心灵,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当教师得到他们的信任后,他们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和最信赖的人,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上的疑惑和生活中的问题,会将班主任的要求变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每一位“留守学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教师只有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并且耐心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及时深入到他们当中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亲切。当这些“留守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挖苦讽刺,更不要轻易妄下结论,而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了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只有长期不懈,耐心细致,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才会有劲头,才会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对待“留守学生”要实施公平教育,就要付出艰辛地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送给他们,使这些“留守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呵护和关爱,让他们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和动力。这样就能使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早日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实现他们在人格、尊严和学习生活上与其他学生的真正平等。
其他文献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强调量化管理,追求一种精确性,以示学生之间的差异,忽视了人本身的存在价值,总是以一种制度,一种规范去控制学生,总是对学生规定太多的“不能够这样”,“不能够那样”,不允许学生向老师说“不”,忽视了把人当作发展中的人。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逆反心理,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大多数都依赖于自己的个性化工作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
期刊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英语差的成因很复杂,但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我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农村英语差生特点  1、缺乏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中学生学英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单词难记,语法难懂,遗忘率高。由于同其他同学对比产生的成绩差距,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误区,从而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淡。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增加以及要求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学生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三年级习作是小学
期刊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唤醒学生的自律、自觉、自省,激发他们潜藏的能力、志趣、爱好,用“无用”的阅读、思考、交流来充实更加厚重的人生。  当他们离开学校以后,不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失去创造的灵感,不会因为工作的自由而松散怠惰,也不会因为前途的迷茫而失去心中的信念,更不会因为一朝得势,成为有始无终的人。本人在职业学校任教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要做好教育工作,不妨考虑以下几点。 
期刊
在当今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开发各种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的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时空较大,利用先进的技术建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学习的智能心理结构说认为:人的本质特点在于能受
期刊
“梁老师,桌子上有许多沙子。”正旼来告诉我。“那不是沙子,是咖啡,仔仔把咖啡撕开了。”知情者马上纠正。仔仔站在那儿看着我,似乎已经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直觉告诉我,不能批评,因为它不会有效果。上午馨馨在做奉茶工作,仔仔在一边很着急,终于忍不住举起咖啡壶,嘴巴对在壶嘴下要品尝,却被我制止。看来小家伙还是成功地“品尝”到了咖啡的味道。  我叫过面无表情的小家伙,坐下来问他:“咖啡好吃吗?”“我就吃了一
期刊
党的十八大要求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 进一步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文化进校园是学校落实这一精神所面临的新任务。结合近两年来学校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实践, 就如何落实好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意义重大  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任务。
期刊
现代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指挥别人,习惯了别人照顾自己,而不懂得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应对自己负责。大班下学期,是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的关键期,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尝试着让孩子们学会管理自己,使孩子在主观意识和实际行动上做好进入小学生活的准备。  一、自我安全管理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比较莽撞,不懂
期刊
摘要:《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继承了“尊德性而道学问”的儒家教育传统,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生活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即“知行合一”。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儒家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领域仍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那我就对《弟子规》的特点、影响和具体实施措施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弟子规》 育人 影响  一、《弟子规》德育教育
期刊
一、集中活动前有效组织的意义  幼儿园集中活动前的组织是指在集中活动将要进行之前,教师以较短的时间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情绪安定的一些组织活动。集中活动前的有效组织是有效进行集中活动的关键第一环节,是有效进行集中活动的保证,是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一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等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