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之美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徜徉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
  
  一、人地关系的和谐美
  
  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现在,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地理人地相关性的学习,使我们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共处的理念,从而体味出一种和谐美。
  
  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多样美
  
  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
  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冥冥之中,刚柔共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我们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震撼!“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三、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智慧。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一个“地理头脑”,教会人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指导人类理性地生产和消费。在对物质资源的消费方面,呼吁人类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废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在人的自身生产方面,主张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为特征的,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对立起来。地理对人地复合系统开放性和战略性的研究,为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从而树立一种观察、处理当代事物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教给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四、地理规律美
  
  地理的规律可分为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地理事物演变规律等。“地理的规律美表现为秩序美、节奏美、数学美等。想象是分析,也是综合。”(波德莱尔:《想像力》)分析和综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朱光潜:《美感与联想》)地理规律的认识,离不开高度的想象,在想象中能体味到地理的规律美。
  面对精美的地图,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张开自由想象的翅膀,与之展开极富情趣的对话。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于是一个富有色彩、声音、轮廓、香气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跃于眼前。在认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时,使人联想到一张巨大的光盘,它们同向、共面、近圆,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壮美的宇宙乐章。在认识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时,我们联想到了对称。在认识城市中心学说时,不禁使人联想到蜂房构造。在学习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环时,会使人想到水中的涟漪。在认识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时,使我们联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象,总是与热情同在。“一个冷淡的、浅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坚强雄厚的想象力的”。(郁达夫:《想象的功用》)
  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规律美的无穷魅力。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制作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工业小区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要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五、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地理的审美能赋予我们对地理更多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地理审美,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并能用地理美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节能减排,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大自然带去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尽快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如今,许多人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的儿女,难道我们还不该引起注意吗?
  (责编 黄 晓)
其他文献
胆红素生产工艺中,将胆红素粗品用氯仿提取2~3遍,或用氯仿提取至无色为止。由于胆红素粗品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在氯仿中并不是完全溶解的,提取后的残渣含有少量的胆红素,应集中
摘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以及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等,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 教学效率    初中新课程的实施已经八年了,作为第一批进入课改学校的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少了指令性任务,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处理好教材显得尤为
本文阐述了用硅酸钾溶液扩孔硅胶微球表面来提高硅胶微粒强度的方法,作为GPC(凝胶渗透色谱)柱的填料,用以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我校把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行为作为惠世医学人文培育考核综合
新课程改革已启动四年多时间,四年来,伴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令人高兴,令人激动.激动之余,我们也不得不静下心来,对我们四年来走近、走进新课程的历程作深层的、理性的思考.相信其中还有许多亟待进一步改革、改进和加强的问题.    一、主动跟进,切实执行    教师是课程改革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执行者,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直接跟进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加速器.被动适应新课程只能使
本文从核电设备国产化的角度,陈述了压水堆核电站的关键设备-反应堆冷却剂泵,在自行研制,设计,制造时,所需进行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介绍了泵的结构和主要技术要点,主要部件研制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根本的医疗卫生制度,但实践中一直存在存续性低的难题。本研究以制度监管博弈为视角,以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户为主体,分析合作医疗制度监管有效和不完
摘 要 论文探讨了开放科学的定义,基于开放科学的三维模型剖析其特点,以及图书馆在开放科学环境中的影响和机遇,指出开放科学的目标在于制定出新的研究活动规范,以促进科学技术、学术研究和产业文化的新发展,而开放科学是必然结果。图书馆是开放科学的主要推动者。  关键词 开放科学理论 三维模型 图书馆信息服务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