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背景资料;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78—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学习内容,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还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的知识积累也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效地利用阅读和积累的关系,使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光添彩。
一、广泛的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学习语言的方法不能只靠理性的分析,还要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庄子有句话说得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话语通俗、浅显,但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而且阅读是一项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长期、持续的活动。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想象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心境,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二、知识积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1.丰富的知识积累为阅读提供背景资料。任何的文学创作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完成的。背景,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与前景相对应,就是人们意识对象所依存的“土壤”,即背后的衬托物之意。背景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主体的最大效果,起支持作用。所以,储备与积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积累和储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看电影是笔者班里学生较喜欢的方式之一,也是笔者经常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之一。学生通过看电影,能够切实地体会到“环境渲染”的作用;“外貌描写”可以借用情感色彩等多种手法表现出来。在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之前,笔者安排学生每周看一部有关长征的电影,并固定在周二下午的语文活动课上交流影评。学生通過完成这些喜闻乐见的作业,丰富了有关长征的知识,对长征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较多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战斗豪情和英雄豪迈的气概有了真切的感受,为学习《七律·长征》做好了背景知识及情感领域的储备与积累。
2.丰富的知识积累为阅读扫清理解障碍。理解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时,都需要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无,对能否理解新的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笔者一直在引导学生发现阻碍理解的“障碍”和帮助理解的“关键”。为此,笔者推荐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为自己储备和积累知识。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之前,笔者在班级交流群里提供“五岭”“乌蒙山”“岷山”的相关资料,学生因为不了解这些地理知识,所以对此很感兴趣。学生通过储备这些地理常识,了解到五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乌蒙山北起云南、贵州两省边界,南至云南昆明境内,全长250公里,为贵州最高峰;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处,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等。这些信息的积累,为学生后来学习《七律·长征》扫清了阅读障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战斗豪情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三、阅读和积累相辅相成
阅读为知识积累提供先决条件,知识积累促进有效阅读的顺利完成,两者相辅相成。笔者学校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有两年有余,依托此项教学活动,学生读了很多书,其中也包括许多人物传记和选编的课文原著。这些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学生理解课文和把握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四年级结束的暑假,笔者推荐学生阅读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和谢周勇的《毛泽东传》,笔者没有布置任何读书任务,只是推荐学生去读一读,按自己的程度了解毛泽东。新学期开学后,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但仔细阅读了这两本书,还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了毛泽东的更多信息,为新学期学习《七律·长征》做好了“精神世界”的储备与积累。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78—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学习内容,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还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的知识积累也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效地利用阅读和积累的关系,使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光添彩。
一、广泛的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学习语言的方法不能只靠理性的分析,还要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庄子有句话说得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话语通俗、浅显,但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而且阅读是一项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长期、持续的活动。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想象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心境,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二、知识积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1.丰富的知识积累为阅读提供背景资料。任何的文学创作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完成的。背景,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与前景相对应,就是人们意识对象所依存的“土壤”,即背后的衬托物之意。背景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主体的最大效果,起支持作用。所以,储备与积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积累和储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看电影是笔者班里学生较喜欢的方式之一,也是笔者经常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之一。学生通过看电影,能够切实地体会到“环境渲染”的作用;“外貌描写”可以借用情感色彩等多种手法表现出来。在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之前,笔者安排学生每周看一部有关长征的电影,并固定在周二下午的语文活动课上交流影评。学生通過完成这些喜闻乐见的作业,丰富了有关长征的知识,对长征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较多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战斗豪情和英雄豪迈的气概有了真切的感受,为学习《七律·长征》做好了背景知识及情感领域的储备与积累。
2.丰富的知识积累为阅读扫清理解障碍。理解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时,都需要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无,对能否理解新的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笔者一直在引导学生发现阻碍理解的“障碍”和帮助理解的“关键”。为此,笔者推荐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为自己储备和积累知识。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之前,笔者在班级交流群里提供“五岭”“乌蒙山”“岷山”的相关资料,学生因为不了解这些地理知识,所以对此很感兴趣。学生通过储备这些地理常识,了解到五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乌蒙山北起云南、贵州两省边界,南至云南昆明境内,全长250公里,为贵州最高峰;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处,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等。这些信息的积累,为学生后来学习《七律·长征》扫清了阅读障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战斗豪情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三、阅读和积累相辅相成
阅读为知识积累提供先决条件,知识积累促进有效阅读的顺利完成,两者相辅相成。笔者学校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有两年有余,依托此项教学活动,学生读了很多书,其中也包括许多人物传记和选编的课文原著。这些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学生理解课文和把握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四年级结束的暑假,笔者推荐学生阅读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和谢周勇的《毛泽东传》,笔者没有布置任何读书任务,只是推荐学生去读一读,按自己的程度了解毛泽东。新学期开学后,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但仔细阅读了这两本书,还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了毛泽东的更多信息,为新学期学习《七律·长征》做好了“精神世界”的储备与积累。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