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善养生 一年少生病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养生的第一步,必须与自然界的节律保持一致,顺之则身体健康长寿,逆之则灾害丛生,生机消亡。这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内有具体而又丰富的论述,指出春天为发陈(推陈致新),勿贪睡,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段文意指人在春令应像其他生物一样充满着蓬勃生机,舒展身体,适当活动,顺应生长向上的趋势,同时还应保养相应的内脏。
  
  顺应自然阴平阳秘
  养生,应当重视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对生命的重大影响。我讲课时曾问学生: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对一切生命影响最大的“力”或“场”的物体是什么?学生一时答不出,我告诉学生:是太阳。
  我说,比如现在我们上课时是冬令,太阳正处南回归线附近,室内外温度都在零摄氏度左右。你如不相信大自然的伟力,你就穿上夏令的汗衫、短裤在教室里呆上2小时,你不冻僵、不生病才怪哩。同理,夏令我们也不能穿上冬衣在太阳下坐上2小时。
  不光人应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鸟兽百虫也知顺应自然。秋天雁南飞,春到燕北归,春夏百虫活跃,冬令蛰藏冬眠。可我们很多人却偏偏要做傻事,做出了许多违背大自然规律的事来,这已是举不胜举。
  
  违背规律百病丛生
  如春令,太阳光照正处于既不太斜射又非直射的位置,气候温和,阳气上升,此为大地上一切生命送来了蓬勃生机,人当与动植物一样要审时气,调动体内生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可有些人,我看是:“春眠不知晓,不怕鸟骚扰,睡到午饭后,起来吃个饱。”
  古人指出养生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只有适当增加活动量,或踏青问柳,行歌舞风,这样才能使阳气增长,顺应生发之气。可很多人特别是有些青年人和老人,往往由于“春困”而贪睡少动,这样阳将何从养起?
  又如,春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冷暖交替的过渡季节,由于初春阳寒不尽,阳气方生,时有冷空气袭击,即所谓“春天孩子脸,一日有多变”,所以历代养生家皆指出:春宜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以助人体阳气生发,即俗话所说“春捂秋冻”。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还特别告诫:“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摄生消息论》也指出春令应“时备夹衣”,衣“不可暴去”。可我们不少青年人冬令天冷时都不愿着厚衣,更何况春令。所以在上海常见不少青年人春天天稍热,即穿得很单薄,甚至着夏衣穿行于大街小巷之中,这就难怪有些人常易受凉,从而发感冒、扁挑体炎、肺炎与咳嗽等病症。甚至因抵抗力要抗寒导致“兵力”分散而减弱,极易患上脑膜炎,小儿患麻疹、腮腺炎等病症。
  
  养生之计始于春令
  此外,由于春令乍暖乍寒,一些年老体弱者极易引发宿疾,以哮喘、高血压、过敏、心肌梗死、精神病为常见。据有关统计,3~4月是心肌梗死发病的第二个高峰。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精神病发病也比其他季节高。故古代医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提出“春防风,又防寒”,对有些病还要提前服药预防。
  由于春天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开始转盛,人们在饮食上应顺势,选食辛、甘、温之品,如葱、荽、枣、花生等以助升养脾,忌食酸涩、油腻生冷。即唐孙思邈所说的“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在好多人中恐多没有做到。还有历代养生家要人们在春令应“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虚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这对好多人恐怕更是一种酷求。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是学习、事业安排的好时机,也是体质投资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煦风拂面,桃李含娇,柳丝拖烟,不仅空气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且景色赏心悦目。人们应安排一定时间去户外“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练拳、剑,最大限度地汲取大自然活力。
  
  实践证明,春天善养生者,一年很少患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工作思维敏捷,效率高,不易疲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我被正式戴上“糖尿病”的帽子是34年前,当时刚过40岁。最先出现的异常情况是外阴部奇痒,于是去妇科看病,但妇检一切正常。医生见我较胖,怀疑这种痒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于是建议我查查血糖。检查结果下来了,它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我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糖尿病患者。  当年的人们,对糖尿病还普遍缺乏认识,我也不例外。听说此病很不好控制后,我的情绪一度十分消沉。加上可供选择的药物很有限,治疗又不正规,时间一长,我也就
洪昭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    奥运会不但是技巧的比赛、体力的抗衡,也是心理的较量和精神的博弈。奥运会倡导人们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致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是躯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和精神道德上的良好和完满状态,是完美的健康。    心理调养是获得完美健康的金钥匙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由四个元素
大众医学:妊娠糖尿病与营养过剩有关吗?应对妊娠糖尿病,人们需要改变哪些观念?  高妍: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尤其在妊娠中期以后存在胎盘分泌胰岛素的拮抗激素以及破坏胰岛素的酶者,容易导致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全国发病率约为5%,目前患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有糖尿病易感基因、孕期热量摄入过高、活动太少等都可能是致病因素。妊娠糖尿病主要是在孕24周进行筛查而被发现的,不仅广大基层产科医生
文化力量成就“谦谦君子”    陈君石1935年6月出身于上海,是我国著名诗人柳亚子的外孙。青少年时期,陈君石受外祖父和同样从事文化事业父母的的熏陶,不仅拥有良好的文化教养,还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致后来,即使他并没有像他的外祖父那样成为著名的“一代诗圣”。但是,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气息,还是让陈君石受益无穷,最终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专家,取得多项突出科研成果。  陈
装修房有异味会致中毒吗  我家搬进刚装修完的新居,喜悦之中也有点不安:房间里经常闻到刺鼻的味道,关闭门窗后一段时间味道更明显,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中毒?   北京吴熠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人们进入到新装修的房间嗅到异味,常常提示居室存在环境污染的可能。但是,人体感官功能对于污染程度的判断有局限性,稳妥的鉴别方法是在装修后、入住前,请有关机构对室内污染情况进
想清除“三高”,首先要来了解“三高”。  “三高”,一般是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之所以被这样集合在一起称呼,是因为它们的发病诱因是彼此相通的,当某一“高”产生后,另二“高”便非常容易产生。  中医有句古话,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与其吃各种药物来畅通血液,活化动脉,不如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吃一些能稀释血液浓度、软化动脉的食物。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降低甚至消除了“三高”的发病条件。    根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是婴幼儿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包含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甚至髋关节全脱位。统计发现,我国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各地数据有较大差别,在0.1%~2%不等,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在0.1%左右。    及早发现髋关节异常现象  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臀纹不对称;大腿纹路不对称;  ●分开大腿较困难;  ●给宝宝把尿、换尿布
今年5月以来,江苏等地的爆裂西瓜经媒体报道后,公众对于西瓜膨大剂的使用和西瓜开裂的原因有很多疑问,甚至有人认为西瓜“爆炸”是中国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当中的最新一起。受此影响,虽然正值暑天,但原本备受青睐的消暑解渴佳品——西瓜,很多人却不敢买、不敢吃。西瓜爆裂是因膨大剂而致吗?西瓜生长过程中使用的膨大剂,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呢?    “裂果”属常见现象  对于西瓜爆裂现象,有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
立冬节气是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需“收藏”来规避寒冷。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渐趋干燥。此时,南方还不算太冷,但北方的冷空气已具有较强的势力,有时会出现雨雪天气。    立冬时节,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养精蓄锐。立冬养生强调“养藏”,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立冬以后,天气转寒,宜食用一些能量较高,具有滋阴
生活实例  章阿姨今年68岁,有糖尿病史6年,平时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加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以往空腹血糖6.0毫摩/升,早餐后2小时血糖为7.6毫摩/升,血糖控制较稳定。近半年来,章阿姨饮食和运动都没有改变,但血糖却控制不佳,这让她十分苦闷,为什么用了多年的磺脲类降糖药会失效,今后应该怎么办呢?    口服降糖药失效是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主要见于胰岛素促泌剂中的磺脲类降糖药。该药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