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课程现状与问题
  1.学科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基础模块,是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现状等;另一方面为职业模块,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
  2.学生学习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初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为主,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并且普遍对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不用心。这种教育背景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3.社会需求现状
  当前市场要求中职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數据处理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并且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工作中能够做到灵活多变、不断创新。
  ●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1.进行课程内容调整,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点不突出、涉及的内容太广、学习时间较短、学生不能系统和完整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新知识和新技术等问题,从而缺乏对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更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养成规律,更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Word中名片的制作”的教学中,课本上要求通过模板进行名片制作,我则引导学生采用工具菜单制作。这种方法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在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施分析
  教学形式上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可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完全不懂的学生则从头开始,而另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教学进度表有选择地上课,但必须参加期末考试。
  1.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和人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具体到抽象,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方法。
  2.启发教学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知识的相同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3.互动教学法,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在实验教学中,发动学生互相辅导,师生共同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了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考核分析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有理论和上机两种形式,其缺点是为了考而学,甚至有一些与实际应用脱轨。因此,完善考核评价系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成绩汇报活动、鼓励学生讲述创作意向和制作过程等,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技能,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要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尤其是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向学生传授新的理论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特色与亮点1.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我通过学习工具背景的拼图、标题图片的七巧板拼图、生活中图形拼组的使用图等将图形的拼组的情境创设出来,便利了学生在情境中顺利突破学
预设在记事本中有很多全部由0和1组成的字符串,可以进行如下步骤:搜索字符串中所有的“10”,并将“10”替换成“01”,反复执行此过程。那么,在若干次替换后,字符串中所有的“1”都会跑到字符串的右边,而“0”都会跑到字符串的左边。上一期文章提到,如果有一个二维的由0和1组成的字符串阵列,那么只要不停地执行全部替换,就可以实现给数据排序的功能。例如,可以把“5,4,8,1,2,3,6,4”——即纵列
学校基本情况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最早的“新学”之一。1931年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年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首批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现拥有太白和北湖
摘 要:社会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现阶段,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及其在计算机应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实践能力 培养 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20-02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技术如此
通过对渭河流域1813—2017年旱涝灾害资料的收集整理,重建旱涝等级以及指数序列,采用滑动t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近200年来旱涝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0年来
为揭示黄土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耦合关系,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格局,利用GIS、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