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苓桂术甘汤现代临床应用概况和优势病种,为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复方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经典名方现代临床应用分析分享思路.方法 检索1979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并用Excel 2010对主治病症、病例数、药味组成、组方特点、药味剂量、用法用量、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等关键信息整理、统计,从数据角度阐明苓桂术甘汤临床概况和优势病种,并对优势病种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现代临床文献共计543篇,发现苓桂术甘汤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呈现主治病症较多
【机 构】
:
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北京 100094;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苓桂术甘汤现代临床应用概况和优势病种,为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复方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经典名方现代临床应用分析分享思路.方法 检索1979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并用Excel 2010对主治病症、病例数、药味组成、组方特点、药味剂量、用法用量、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等关键信息整理、统计,从数据角度阐明苓桂术甘汤临床概况和优势病种,并对优势病种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现代临床文献共计543篇,发现苓桂术甘汤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呈现主治病症较多、病例数多集中50~99例、药味组成以加味为主、总有效率超90%、药品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心力衰竭为苓桂术甘汤现代临床优势病种之一,心力衰竭治疗方表现药味组成仍然基于原方,药味剂量多样,以茯苓(30、15、20 g),桂枝(10、15、6 g),白术(15、10、20 g),甘草(6、10、3 g)常见;服用方法为水煎煮,每日1剂,分2~3次服,每次100~200 mL;组方规律以加减益气、活血、利水药味进行配伍.结论 本文通过对苓桂术甘汤现代临床应用概况和优势病种进行分析,可以为其研制提供临床资料,指导其产业化的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的肝脏毒性,并探讨其导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分为对照组,PZA给药组(25、125、625、3125μg/mL),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lg-L-cysteine,NAC)(10 mmol/L)+PZA(25、125、625、3125μg/mL)给药组,分别给予对应培养基及不同浓度PZA、NAC;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L02细胞凋亡数量、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维血宁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维血宁颗粒主要活性成分的筛选,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Drugbank获得ITP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ITP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维血宁颗粒作用于ITP的预测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
目的 介绍我国药品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MedDRA)编码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简称“持有人”)以MedDRA为标准术语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阐述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做好MedDRA编码的基本条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 随着MedDRA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建议相关部门结合维护和支持服务组织(Maintenance and Support
目的 观察柴银颗粒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柴银颗粒(8.8、4.4、2.2 g/kg)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从证型外观表现、肺部炎症、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量、下丘脑cAMP及PGE-2含量、肺组织炎性因子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系统评价柴银颗粒对模型的治疗机制.结果 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摄食及饮水量显著减少,嗜卧懒动甚则精神萎靡,毛色潮湿,扎堆少动,反应迟缓,食欲不振,纳呆,大便先期粘腻后期干结;柴银颗粒高、中
目的 研究美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与体系,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和体系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查阅美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美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与体系.结果 美国通过丰富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途径、促进行业自律、数据公开等方式,提升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促进社会共治.结论 建议借鉴美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完善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和体系建设.
目的 研究香丹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放置不同时间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含量变化.结果 香丹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草酸、丹酚酸A含量逐渐下降;而咖啡酸逐渐上升;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丹酚酸A含量逐渐下降,咖啡酸含量逐渐上升;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只有丹酚酸A含量逐渐略微下降.结论 香丹注射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Nomogram模型对依从性差的风险进行预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160例高脂血症患者,根据药物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分为依从性好组(84例)和依从性差组(76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并发症资料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OR=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