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抓住时机 优化教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的确,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泉水,行文时如潺潺的小溪汩汩流淌呢?
  一、创设情境,让习作时再现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现行的习作教材中,许多都要求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然后动笔。因为小学生的观察与思维特点,导致他们往往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熟视无睹,而有一些事虽然当时印象深刻,但因为时间久了,也就淡忘了,待到习作课上写作时,就觉得无从下手,腹中空空。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本着“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一原则,首先解决学生习作选材的困难,努力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搬到课堂上,再现生活,让学生当堂观察与思考,使他们有话可写。
  比如,第六册《习作4》中原教材上出示了三幅图,请学生任选一幅,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或另选内容写一段对话。我考虑到写三幅插图,指导学生描写对话不方便,所以就创设了在课堂上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我出题,学生回答。游戏分小组必答与集体抢答两轮。做完游戏,我引导学生进行回顾,由于学生刚才是兴致勃勃地参与这个活动的,马上回忆并不困难,边回忆边指导,学生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对话习作。
  二、抓住时机,让习作与应用结合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化载体,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习作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提倡与应用相结合。
  如:学了书信写法,就给家人、老师、同学写一封信并寄出去。比如:学了如何写请假条,就请学生今后请假自己写请假条,事后交给老师。再如:学生觉得现在大家玩的游戏缺少创意,就进行一次游戏的创意写作大赛,并编成班级《新游戏宝库》。教师节到了,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写一封感谢信;结合校园内开展的活动,给学校电视台、广播站写通讯报道……
  我们应尽最大的可能,抓住时机,让习作教学与生活结合,与应用结合,让习作素材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这样,学生就能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受习作的重要性。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受自主表达的快乐。
  三、优化教材,让习作与生活同步
  叶圣陶先生曾說过:“选取适当的教材固然要紧,但利用教材,做适当的教学,也绝不是次要。”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对习作教材进行了有机的调整、增删,尽可能优化教材,让习作与生活同步。
  1.调教材次序。教材上的习作安排有时不与学生生活实际同步,往往慢一拍,为此我调整了习作次序,使习作与生活同步。比如: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习作训练《漫谈寒假生活》,我就将它调到开学第一天做。学生刚过完寒假,同学之间一个月未见面,当然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趣。安排在开学第一天来个寒假生活漫谈会,他们当然乐此不疲,有话可说。因为事先不告诉学生要写作,他们更是畅所欲言,谈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础上再借鉴例文,有选择有重点地写下大家漫谈的内容,记下人物说话时的神态与动作。由于说得畅快,写得及时,学生写出的文章都十分鲜活。
  2.调习作目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这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新课程的新理念。由于教材是面向全国发行的,它考虑的是一个很广的面,不可能照顾到你这个地区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况,因此一些习作的安排难免有些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是实际情况来调整习作教学目标。为此,我根据年级段学生思维特点、兴趣点,制订了每学期习作整改计划,将一部分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保留或补充,一部分不适合的进行调整,一般将课文上的习作安排作为小作文进行练笔,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写、能写的并与年级段训练目标相配套的相关习作。
  3.增习作量。作文如同其他技术一样,要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必须经过充分练习,单靠一学期七到八次大作,十来次的小作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多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基本上要求学生每日练笔,练笔的内容有随文练笔,有生活习作的序列描写,有话题作文,也有自由散记。比如:第六册上《习作3》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如果只写一篇大作,一定无法达到训练的目标,因此,我就进行了配套的单元主题练笔。结合日记,先后围绕“发现”写气温变化后人与物的变化,观察春天的景物;用由点到面的方法写一次大扫除;仿照《荷花》去观察春天的某种花,看看它的变化等。
  4.增习作活动。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如果学生一天到晚钻到作业堆里,生活枯燥乏味,又怎能写出鲜活灵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为此我们应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多形式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作文大赛,在班内进行现场作文大赛,评比“日记大王”“日记新秀”“作文之星”,小组合作进行循环日记;参加了校内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后马上写专题日记,并在学校网站上发表;编辑班级作文周报,根据发表篇数和质量进行积分,兑换相应奖品和奖励,并换取“作文榜眼”“作文探花”“作文状元”等荣誉证书……
  巴金说得多好:“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作文就是生活,我们应该在开放的、动态的作文教学中,调动起全体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学生“情动而辞发”——有事可感,有感可发。饮生活之泉,让文章如溪,自然、灵动。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其他文献
石油生产是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的经济支柱,石油生产副产品之一便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之前,这些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并未加以利用。最近,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气体作为温室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写道“情境=情 境。它赋予知识和认知以情境,从而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情趣话、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用更形象的比喻说,“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溶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形象地指出了情境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怎样创设情境呢?  一、通过联系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改革,因此教育界对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也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高度重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一个重点以及难点,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至关重要。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也起到关键性的基础作用以及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找出应
本文结合赤峰地区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对石灰稳定砂砾半刚性基层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公路建设中石灰稳定砂砾半刚性基层设计参数取值的建议。
文章简述了施工标段开工前编制的《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对加强《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应用题是数学当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而“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或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少)几分之几”的知识点,贯穿六年级整个学年,可见其重要性。本文就此知识点与大家探讨。  一、读懂题意,找关键字  应用题,许多同学往往不会做的原因,就是无法读懂题意,无从下手,因此会读题,读懂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读懂题意,去粗取精,除了平时常说的读(逐字逐句读、反复读)和找(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外,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以素质教育目标为指导,着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具体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引领学生积极投入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主动发现、深入探索、发现创新,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一、在数学激趣中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当学生对某一学习活动充满兴趣时,他们会认真专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而且表现出异常的思维
据《园艺学报》2006年第6期报道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
文章认为,和谐的消费环境作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得以实现。当今,我国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和谐
本文介绍了企业定额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工程企业定额的编制;国际工程企业定额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