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交互课堂的优化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不同于专业课堂,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且学习兴趣不大,英语课堂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课堂平时的交互上表现为:课堂交互气氛淡薄、课堂交互形式片面、课堂交互效率低下、课堂交互反馈低效。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疏远、学生主体性缺失、交互手段匾乏、交互情境缺失、生生互动流于形式、师生互动收效甚微、回应和纠错过于频繁、反馈简单低效等方面。文章基于此,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交互课堂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交互 优化策略
  一、营造良好课堂交互气氛
  在如今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还普遍存在“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而乏味,不利于学生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己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而良好的英语课堂交互气氛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更有利于学生全面英语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课堂交互气氛,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1.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即师生在课堂中地位平等,不存在绝对的权威和真理的掌控,师生之间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平等、互动、合作的双向关系。教师应当充分的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认真地体会学生的情绪、需要和困难,融入学生集体中,与学生平等地进行探索、讨论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参与者,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诱发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激发创造性学习的动力。当每一个学生都能没有负担的参与到教学中去的时候,学生可以愉快的感知着新鲜的知识,放飞心灵与想象力,锻炼了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无拘无束的气氛带来的是对学习的痴迷。
  2.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交互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应该作为双主体存在。教师和学生不是单独地存在课堂中,而是共同参与交互活动。在课堂交互的活动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存在,师生相辅相成,课堂过程变成一个师生协作完成的过程。因此,交互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作为主体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的过程中,与教师同学一起完成交互的交互过程,如果没有这一关键因素,就不能称为交互课堂。在交互式课堂里,教师不再作为一个控制者存在,而是作为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作为设计者,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需要,选择能引起学生交流兴趣的问题,设置有针对性的课堂任务,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中。如果教师的问题和活动都缺乏兴趣,也许学生会有表面的对话,但是不会产生真正意义的互动交流。教师必须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欲望和机会。作为组织者,在外语课堂里,教师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同学进行不同的交互活动。这个角色需要教师相当的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如果学生不能理解他们做的任务,就不能从中获益,如果教师没有好的控制课堂的策略方式,课堂就会毫无效率,如果活动没有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活动的目的就难以达成。作为参与者,教师不再作为支配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参与语言交互活动。
  二、丰富课堂交互形式
  课堂交互形式主要包括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两种主要的交互形式。课堂交互形式是开启课堂交互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恰当的交互形式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参与课堂交互,提升语言输出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交互形式过程中还存在着策略缺乏和情境缺乏等方面的不足,笔者也是从这些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提升课堂交互手段。在师生互动方式上,教师在课堂采用最多的是教师提问这一互动方式,而所提问题的类型则多为展示性的问题,展示性的问题多数为教师以及知道答案的问题,用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参考性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可以供师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而提问既是教师获取学生关于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敦促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与沟通的常用手段。不仅如此,教师还时常以提问推动学生调整其语言输出,使其产出的话语更为规范、更易于理解。教师应当掌握好提问的技巧,让学生自然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课堂应该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比例,丰富提问的类型形式。首先,问题要有针对性,问题应该针对学生的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能力,确保不应问题难度过大没有学生参与,或者难度过低降低学生的参与欲望。其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设计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差,让学生有需要进行思考,问题也应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问题具有情境化、真实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
  2.创设交互语言情境。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忽视语言情境的重要性,使得英语教学背离了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相割裂,学生课堂参与兴趣低下,参与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是学生语言学习成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个教学情境中,教师利用了创设语言情境的交互形式,将枯燥乏味的语法学习融入了学生所熟悉的语篇语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了语法规则的用法,并且用小组讨论的交互手段进一步让学生把语法句型在实际交际语境中实践运用,这种运用语境的教学方式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孤立地讲授语法规则。真正的调动的学生的经验点和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三、提升课堂交互效率
  正如一些教师所反映的,尽管他们在课堂上尝试使用了交互式的教学手段,可实际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多同学并没与真正参与其中,活动的效率也偏低。所以,提高教师的课堂交互的控制能力,是保证公共英语课堂交互效率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高生生互动活动控制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做到的是鼓励学生开口参与课堂互动。在英语交互课堂中,没有比面对一群沉默的学生更让教师沮丧的情况了。有时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在被安排任务和收到指令后却并不开口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首先确保学生真的弄清楚教师的指令。教师不能简单地问用“Do you understand”,因为有些学生因为害羞不会说“I don’t understand”.教师可以用“Is anything unclear”这种协商的语气来询问。教师在开始小组讨论之前最好先问清楚学生真的明白了活动的指令。其次,教师有时给学生一些逼迫是有必要的。比如,如果小组讨论的时候,小组成员的座位隔得太远,教师可以过去要他们坐得更近些,有时教师甚至可以要他们面对面交流以创造更加友好和自然的气氛。教师经常要扮演组队者的角色。在同伴活动中,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找好自己的同伴。   2.提高师生交互言语策略能力。提高外语课堂师生交互效率,教师需要提高言语策略控制课堂交互的能力。教师具有较强的言语策略能力,能够使用合适的言语传授知识、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话语控制课堂交互的作用,如创造情境、引出话题、转移话题,总结和评价等等,营造出开放的、协商的、交流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通过他们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出来提高英语能力,使得师生交互真正的生成化,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场所,达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目的。
  四、注重课堂交互反馈策略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不同的反馈策略在课堂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反馈策略对于课堂交互的重要性,注意课堂反馈策略的使用应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随时反思和注意自己的反馈行为,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
  1.恰当的纠错和回应。消极反馈,指的是直接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或忽视或频繁打断学生的回答,打断学生的回答思路,这种反馈的容易引发学生的紧张情绪,损害学生的自信,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于教师的课堂交流中简化其回答话语,或者拒绝与教师进行交流,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现象。教师应当学会恰当地有效地使用反馈策略,尽可能多的使用积极反馈,制造没有威肋、感的课堂气氛,对于微小的错误可以选择忽略的方式,选择性的纠正较为关键的错误。在使用消极反馈的时候,可以用较为消极的方式,可以先赞扬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采用提示或者启发等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语言的自我修正,反馈的信息也应当有针对性,而非笼统的套话,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特点给出不同的反馈。
  2.丰富反馈手段。在现今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中,教师使用理解核实的反馈手段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使用确认和澄清等其他反馈手段的比例。教师习惯于用理解核实这一反馈手段来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学生缺少在课堂进一步进行语言输出的机会。协商反馈的作用是多重的。它作为课堂交互的中介,有效的调和了交互内容和学生理解的差距,同时还能够作为一种让学生同意课堂交互规则的手段,并且还能提供保持交互流畅和稳定的功效。这些功能能够让教师的输入和学生的输出更加清晰,课堂交互更加动态和交流化。理解核实的反馈手段让学生很少有机会去超越他们的原有语言水平和输出能力。而确定和澄清的反馈手段更加容易让学生提供使用目标语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通过语言输出解决理解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裴启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16).
  [2]王秀.对大学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谢洪,刘海量.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1).
  [4]蒲显伟,王凤英.二语交互活动中重铸式反馈的有效性——国外十年研究回顾、思考与展望[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03).
其他文献
范畴化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范畴化的结果形成范畴.在范畴化过程中,诸多因素及其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对同一范畴原型的认知差异,运用范畴和范畴化的相关理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极大影响。根据当前中专学校3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情景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专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不断创新的重要体现。本文就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中专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情景
【摘要】文章基于语料库研究,对比分析了中美大学生在介词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方式,对两组语料库中的前10个高频使用的介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介词的使用上确实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受母语的影响,在词语句式的选择上区别于本族语学生。本研究丰富了二语习得中的写作研究,对第二外语写作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介词 语料库 二语习得 语言迁移  一、意义简述  介词是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second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 has already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studies. Curriculum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广实施使得小学课外阅读成为必修课程,英语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做好英语课外阅读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书目的选择与小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是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难点。本文主要就该难点进行分析论述,探讨新时期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书目选取的有效性及阅读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书目选择 技能培养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小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在PRETCO考試的词汇语法题失分严重的原因,研究高职学生词汇习得方面的困难,以及对PRETCO考试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PRETCO成绩 词汇习得策略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为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英语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标准化英语水平考试。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取得6
【摘要】在高职高专学校中,大学英语課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高职高专学校中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本文从高职高专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校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因此,这些学校的招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大学英语是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公共基础课程中较为重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并分层推进的过程。教师应从“层层递进阶梯式”和“因材施教阶梯式”的双阶梯式英语写作指导入手,使学生勇攀英语高峰,最终达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逐渐被推广开来,使得众多高校对这种教学模式十分看好。但是就目前实践看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再思考,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化 大学 英语  我国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对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成
【摘要】当前,在积极推动新课改和多媒體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加之体校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使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局限性突显,缺乏吸引力。因此通过引入原版英文视听材料进行辅助教学,可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原版英文视听材料 兴趣 动机  学情分析  我校作为一所著名的体育类院校,每年都会有大量学生外出训练、比赛及国外运动员们到校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