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虽然只有119个字,却蕴含着郁郁英雄气,从“文字、文章”到“文学、文化”各层面,均大有可挖掘之处,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积累文言词汇,读出文章韵味。
  2.品味劝学之妙,评说风流人物。
  3.培养好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用“古典江山画卷中的三国时代”导入,简笔勾勒,让学生抢答成语故事,引出课题,进行第一个环节:诵读——字正腔圆。
  在该环节中,学生继续抢答,我帮助学生订正字音,做好预习工作,之后教师进行范读,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要像古人读书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几处关键性的语句,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待学生读得绚烂多姿、火花四溅之时,他们就已经大致理解了文意,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诵读——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中的句子皆为文脉,可以请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发现,这几句话的句末多用感叹号,可见文章的气势很强,这一切都源于吕蒙将军,在当时的东吴,他已经地位显赫,可他给孙权写一封信,却还需要手下人代笔,所以孙权一开口,态度就很强硬,请学生直面他的语言,进入第三个环节:品味劝学。
  在本环节,教师要继续渲染情境,将“劝学”置于三国的历史风云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情怀,书生意气。面对那一长段对话,我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吕蒙,那个原本很顽固的武将,其中哪句话打动了你,让你幡然醒悟,准备就学呢?”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通过品味“劝学”的种种语气,软到委曲求全,硬到斩钉截铁,品出“劝学”的种种策略,有“降低难度”,有“现身说法”,在此高潮的环节中,我对文章进行升华,荡入到文学的层面,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那是未删减的版本,更华丽的辞章,极雄浑的气势,原来孙权劝学时连举了三个例证,其一光武帝,三国风流人物的共同偶像,他南征北战,却手不释卷;其二曹孟德,当时的盖世英雄,他老而好学,壮心不已,是孙权、吕蒙这些晚辈的榜样;其三才是孙权自己,作为一方霸主,他也从书本中受益良多,本段虽短,却酣畅淋漓,当学生读到流光溢彩,品尽其中三味之时,他们就已经基本把握了“劝学之妙”。
  接下来,余音袅袅,同样精彩,那就是鲁肃与吕蒙的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我的问题是,鲁肃为什么不直接夸赞他,而说他“非复吴下阿蒙”呢?学生会回答出吕蒙今非昔比,突出他变化之大,这时让学生体味吕蒙的回答,果然变得文雅动人,丝毫不逊于鲁肃,这时,可以让学生互相配合,演绎这段对话,要将二人的情态、语气读得惟妙惟肖。
  接着再次升华文章,进入到文化的层面,“这简短的几句话,就衍生出了三个影响深远的成语”,请学生抢答,分别是“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升堂拜母”,它们典雅精巧,作为宝贵的文化传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进入本环节的压轴大戏,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时可以采取小组PK、男女生互助等方式,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顶点,之后进入下个环节“学有所获”,请大家把热情冷却为思索,写一写自己最喜欢孙权、吕蒙、鲁肃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经过充分的诵读与表达后,大家都写得激情澎湃,写完后,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人物形象,第二个教学目标到此全部完成。
  最后,學生以为完全读懂了文章,我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点拨,文章原名为“劝学”,实为“劝战”,看似雅致,实则暗含霸气,鲁肃与吕蒙的唱和,也并非闲谈,而是克敌制胜的奇谋密策,正因为有了本文的铺垫,吕子明最后才能白衣渡江,奇袭关羽,夺取荆州,本文就是他取得胜利的前奏,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文章不过是一扇窗,打开它,才是浩渺深远的文化宝库。
  其实,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其实都是“吴下阿蒙”,唯有勤奋好学,才能走出吴下,成就自我。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育才中学)
其他文献
[话题简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更多重视,但是各地依然会出现教师发展“冷热不均”的突出现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我们期待通过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学习场域”,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原则。当前,我们对于“学习场域”的认识,一般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把“场域”确定为教师合作形态下的追求课堂情境的更高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近日,我们来到了绥芬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看到了该校学习《纲要》后所做的改革和突破。  因为我们很早就听说了绥芬河市教师进修
课改顺应时代潮流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课改的核心要义是从改变教学的意义走向改变教育的意义。从研究课堂走向研究教室,从教学走向教育,从课堂自学走向自主学习,从启迪思维走向点化生命,从传承知识走向创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实施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新的教育学、管理学、学习学、文化学。笔者认为第三代课改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改良——核心理念有所突破。从传统技术层面的高效课堂向借助现
尽管提高考试成绩的持续性的压力对教师和管理者而言往往是善意的,却往往引起误解。改革往往不承认学生的中心作用,教育的任务已经变得如此迷惘,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形成性评价的权力,特别是其能让学生提高能力水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到底是谁在改造课堂。(科利,1991)  不过,我们却错过了利用学生的能量,他们是评估过程中的合作者。会不会太晚了点呢。不过,对课堂形成性评估策略的广泛实施是必要的。反思性评估就是这
效能评价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模式。所谓效能,指的是充分利用各种管理措施和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成长产生影响。效能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增值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它有助于真实反映学校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出现的甄别优与劣的现象,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如重在给学校下结论,排座次,忽视了评价对学校发展的激励作用,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公布,也没有给学校二次整改的机会
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这样写道:“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它们,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即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好的问题设计能有
[摘 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然要关注信息素养这一话题。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素养有引领性描述,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指向技术;立足于技术,指向信息;立足于信息,指向学生。如此即可形成一个闭环性的课程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指向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然要关注信息素养这一核心话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于信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骨干力量。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校园内最基本的单元,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很多都是通过班集体来组织实施的。而作为“兵头将尾”的班主任,则始终担负着贯彻与执行、组织与协调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主导者。“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班主任工作的涉及面较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工作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融入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在笔者加入的名师工作室中,各位教师正着力构建“疑趣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富趣味性,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疑趣课堂之疑中有趣  1.疑生问  只有会“疑”,才能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不断进取。课堂上,可由教师“设疑”,“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角
一、“校本 远程 集中”教师培训模式的背景与实际意义  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必然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迎接挑战,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但是,中小学教师培训却仍然困难重重、质量不高,集中培训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者能力不高,校本培训水平低、专业引领难以保证。“研”与“训”分离,加重了学校和教师负担,制约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