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这样写道:“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它们,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即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好的问题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既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教学中,首先要考虑问题的设计是否得当,教师可以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来推动学生的思考。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提问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有些问题不切实际,又难又偏,有些问题随意性大,质量不高,更有些提问过于抽象、空洞、死板,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里笔者就以“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为例,谈谈对有效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常常要面对一个令人感到沮丧、尴尬的现实:很多学生都爱读历史书、爱看历史剧,但却不爱上历史课。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我们的历史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点的讲授、训练,使原本鲜活、丰满、立体的历史变得呆板、教条。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能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多媒体展示了世界著名油画《蒙娜丽莎》,导入词如下:据说,这幅画的原型蒙娜丽莎本人当初见到这幅画时,竟然以为自己的灵魂出窍,跑到画里去了,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初中学生普遍比较活泼,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求知欲望强烈。这样的情境设计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课堂的学习中。
  二、转变问题角度 碰撞思维火花
  “文艺复兴”一词源自意大利语Rinascimento,原意为“再生”。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5页。)同学们,你们认为文艺复兴是再生复古,还是改革创新呢?“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一课,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教学活动建议: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进行辩论。我认为在此设置辩论环节,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文艺复兴性质的理解,进而认识文艺复兴的作用。文艺复兴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进了人的觉醒,促使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了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辨能力。
  三、借助问题引领 培养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中考《考试说明》的规定。通过比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趋势。在图二中描出哥伦布的航行路线,继续设问:地图的演变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变化,两幅地图有何不同?为何会有如此的不同?对新航路的开辟,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教学活动建议:绘制哥伦布开辟西欧至北美新航路的示意图,提高绘制历史简图的能力。图一是15世纪托勒密地图,图二是课本新航路的开辟图,两者相结合,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地图的完善,还能看到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入,而这一设问有利于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有更加直观的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人们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自此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四、尝试问题课外拓展 提升史料分析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在本课的结尾处,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请自主查阅资料,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去评价哥伦布。要求:紧扣问题,说明个人观点;结合史料去分析;论文结构合理,字句通顺。毫无疑问,哥伦布是一个颇有正义感的历史人物,根据不同的史料去分析,对哥伦布的事业肯定褒贬不一。我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写出多么好的论文,主要是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设计有效问题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所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教师要在理解有效提问的概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自觉练习有效提问,改掉不恰当的提问行为。有效的提问以及即时的应对、反馈是新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有效问题的设计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东小学依托地域优势,逐步积淀了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客家文化底蕴,加快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做法,就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一、加大物质文化投入“打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外显的部分。它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写道:“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会表现出对成就、尊重以及表扬的需求。”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然而在繁琐的班级事务中,教师很难全面客观地给每个孩子恰当的评价,没能及时得到应有评价的孩子积极性可能就会受挫,长此下去,孩子的一种发展内驱力就会减弱或消失。相反,如何能有一个评价机制,给每个孩子方方面面及时恰当的评价,孩子的潜能肯定会被大大激发。得益于我们学校
当前,超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学校在山东省是少数,在东南沿海也不多见。从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的存在则是必然的。关键是学校在投入使用后,如何管理与运营,近五年来,广饶一中在县域普通高中规模化运行机制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一、办学布局——学区化、校区化  学校根据基础设施可容纳规模,对师生员工进行分区管理,校区平均办学规模控制在60个教学班左右。总校在履行法定学校的职能和权利的基础上,明
——近日,安徽省文明委对淮北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模拟测评。某小学三名学生背不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长因“该校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工作不到位,平时对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足”,被当地教育部门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用能否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城市或学校是否文明,这是一种怎样的形式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从实践中凝练而来的,也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是一所县直初中,创建于1978年,位于县城中心,学校占地面积599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63人,教职工260人。  建校38年来,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创特色、树品牌、办名校”为办学目标,以“做人第一,完整做人”为办学理念,确立了“明责,尽责”的学校精神,以“立责而
[话题简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更多重视,但是各地依然会出现教师发展“冷热不均”的突出现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我们期待通过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学习场域”,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原则。当前,我们对于“学习场域”的认识,一般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把“场域”确定为教师合作形态下的追求课堂情境的更高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近日,我们来到了绥芬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看到了该校学习《纲要》后所做的改革和突破。  因为我们很早就听说了绥芬河市教师进修
课改顺应时代潮流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课改的核心要义是从改变教学的意义走向改变教育的意义。从研究课堂走向研究教室,从教学走向教育,从课堂自学走向自主学习,从启迪思维走向点化生命,从传承知识走向创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实施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新的教育学、管理学、学习学、文化学。笔者认为第三代课改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改良——核心理念有所突破。从传统技术层面的高效课堂向借助现
尽管提高考试成绩的持续性的压力对教师和管理者而言往往是善意的,却往往引起误解。改革往往不承认学生的中心作用,教育的任务已经变得如此迷惘,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形成性评价的权力,特别是其能让学生提高能力水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到底是谁在改造课堂。(科利,1991)  不过,我们却错过了利用学生的能量,他们是评估过程中的合作者。会不会太晚了点呢。不过,对课堂形成性评估策略的广泛实施是必要的。反思性评估就是这
效能评价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模式。所谓效能,指的是充分利用各种管理措施和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成长产生影响。效能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增值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它有助于真实反映学校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出现的甄别优与劣的现象,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如重在给学校下结论,排座次,忽视了评价对学校发展的激励作用,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公布,也没有给学校二次整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