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检察机关工作中“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探讨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成为时下无论是法学理论界抑或是司法实务界还是民众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党中央在总结长期以来维护社会治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始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此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我国现阶段惩治和预防犯罪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 At presen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leniency and lenienc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concern to both the legal and theoretical circles in the world nowadays or to the judicial practical circles or the general public.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long-stand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safeguarding public order,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has proposed and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leniency and leniency.” At this moment,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leniency and strict auspiciousness” is to meet the need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 and is an important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of punishing and preventing crime in our country.
其他文献
民法中的一般条款在整个民法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适用不当很可能造成错判。泸州遗赠案就是典型案例,在适用一般条款时要认清一般条款的本质,把握一般条款的使用前
中国刑法上对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这几种犯罪形态的成立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惟独没有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因此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在罪刑法定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关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统一立法,而其他相关性的政策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程序的规定均有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
社区矫正制度已经在我国试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社区矫正概念已经得到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首肯。但是,由于正式的社区矫正立法尚未出台,各地自行制定的社区矫正文件又不
刑事被害人问题日益突出,为保障刑事被害人之当事人地位的实现,借鉴德国的犯罪被害人保护法,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上诉权、隐私权保护,构建精神损害赔偿、国家补偿等
渎职犯罪的侦查过程中强制措施的运用对于保障刑事追诉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取保候审作为强制措施中的一种,同其他强制措施比较在反渎办案中的地位特殊,文章以取保候审的修改
在审查起诉阶段,在立法和执法理念上,对被害人的意见听取存在不足,我国社会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意识不强,导致被害人存在被边缘化的境地,而且容易导致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对此,我国应该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言词证据绝对排除规则,现阶段侦查讯问中仍存在非法取证问题,过于依赖口供,侦查手段单一,给认定犯罪带来严重挑战。文章建议规范讯问、加强公诉部门对
证据结构是指在运用证据证明事实的过程中,对于证据进行的排列组合以及各个证据之间的关系的总称。本文针对诉讼实务中存在的证据组织问题,提出了证据的三类结构,即链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