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活动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问题新论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制度已经在我国试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社区矫正概念已经得到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首肯。但是,由于正式的社区矫正立法尚未出台,各地自行制定的社区矫正文件又不相统一,因此,地方各级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尽一致。有的基层检察机关是以帮助教育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矫正活动,帮助司法行政机关教育服刑人员,有的则是以协调配合者的身份出现。笔者认为,上述检察机关的做法值得商榷。角色定位不准,难以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应有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探讨。文章拟从社区矫正的性质与检察权的功能两个方面为进路,对这一问题略陈管见,希冀能裨益于社区矫正司法。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has been piloted in our country and achieved some succes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has been approved by China’s “Criminal Law Amendment (8)”. However, as formal community corrective legislation has not yet been promulgated and the self-developed community corrections documents are not unifie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at local level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community corrections. Some grass-roots procuratorates take part in helping community educators as an aid to correctional activities, helping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to educate prisoners, while others appear as coordinator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above procuratorial practice is debatable. It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exert the due role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community correc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role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the rol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s. The article intends to approach the issu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natur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prosecutorial power, and hopes to benefit from community corrective justice.
其他文献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之法虽然未能够取得维新变法的胜利,但其这种做法堪称创举亦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有效的减少了改革过程中的阻力,倘若我们将之用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从情势变更的概念、适用条件入手,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现实,分析指出该原则在实务运用中存在着认识混乱、程序缺位等主要问题,并最终指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与办法。 Thi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思想观念不断变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明显加快的新形势下,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乡镇检察室从2008年成立以来,坚持重心下移,检力下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种监督职能,把法律监督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在监督“两所一庭”等基层行政执法单位公正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三大诉讼法也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在司法实践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了法律监
林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已成为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的瓶颈之一。基于林地使用权流转理论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障碍的多元化与危害,本文通过分析林地使用权障碍存
文章针对法官行为规则的研究问题入手,对法院调解文义角度得出法院调解具有法院参与而具备的中立性和调解本身固有的协调解决自愿性,强调法院调解中法官应当保持中立,提供客
民法中的一般条款在整个民法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适用不当很可能造成错判。泸州遗赠案就是典型案例,在适用一般条款时要认清一般条款的本质,把握一般条款的使用前
中国刑法上对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这几种犯罪形态的成立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惟独没有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因此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在罪刑法定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关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统一立法,而其他相关性的政策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程序的规定均有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