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转舵,“日本丸”烙上“小泉印”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泉在大概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惊人的逆转,不仅重新获得高支持率,而且击溃了民主党,清理了自民党,让这一年的日本政治彻底刻上了“小泉”印记。而完成这一逆转所用的利器是“无禁区改革”,突破口就是邮政民营化。
  
  4年前,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政坛“怪人”小泉纯一郎今天还会坐在日本首相的宝座上——他也的确好几次濒临绝境,但似乎有一股怪异的力量不仅让他每次能使出怪招绝处逢生,而且让2005年的日本深深打上了“小泉”的烙印。
  这股屡屡挽救小泉的力量,就是日本政坛和社会思潮中的右翼思潮,或者换一个说法,叫做新保守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治的总体趋势就是不断地向右转。2005年,这个趋势不仅延续,而且突然加大马力,呈现出一种爆发的姿态,而且带着小泉那“怪异”的色彩。
  
  国内政治洗牌
  
  回首检索,小泉内阁在2005年的开局表现颇为糟糕。新年刚过,冈田克也就率领民主党在议会对小泉内阁就年金制度改革、邮政民营化等问题发动猛烈攻势,整得一副硬汉形象的小泉在议会里闪烁其辞,最后竟然以“该回答的已经回答了”为借口拒绝回应,依仗本党在议会内的多数席位,摆出一副“谁能奈我何”的耍赖架势,弄得在野党议员义愤填膺,少壮派更咆哮不已,众人在冈田带领下集体退出议会,自民党在议会里颇为孤单。
  随后,2月初公布民意调查结果,小泉支持率滑至历史最低:33%。反小泉者自然大为兴奋,另一保守主义人物、民主党“幕后将军”小泽一郎也忍不住放出话来:“要在2005年内结束小泉的政治生命。”
  然而,这次调查还有一个信息:日本民众虽然不支持小泉,但也说不出谁可以取代他,所以多数选民还是“容忍”小泉继续捱下去。
  这样的“容忍”对一个谙于在逆境中争取选票的政坛高手已经足够了。从这个最低点开始,小泉在大概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惊人逆转,不仅重新获得高支持率,而且击溃了民主党,清理了自民党,让这一年的日本政治彻底刻上了“小泉”印记。完成这一逆转所用的利器是“无禁区改革”,突破口就是邮政民营化。
  日本经济问题很多,深入看一下就知道其背后实际上是官僚、议员和行业团体组成的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铁三角”,而旧的邮政体系正是典型代表:27万职工属于国家公务员,也是选举中不可小看的选票数目,因此议员很重视这一块,而邮政储蓄两万亿美元,是庞大的金融势力,却又免于承担其他金融机构要承担的市场风险。正是这样的利益纠葛,导致国会诸多议员“赞成改革原则,反对具体讨论”的恶习。历届日本政府也深知谁能破了这个三角阵,谁就可能为日本社会改造带来活力。桥本龙
  太郎试过,小渊惠三也试过,但在盘根错节的三角关系和自民党内派系关系的拖拽下,改革最后都沦为空喊的口号。
  小泉也要改,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理念是要改造日本,先要改造自民党。8月8日,参议院以125票反对、108票赞成的表决结果,埋葬了被小泉视为“明治以来的大改革、改革中心的改革”的邮政改革法案,小泉开始了他的破釜沉舟之举:宣布解散众议院,于9月11日重新举行大选。一个月后,选举揭晓小泉不仅破了错误地采取反对邮政改革为斗争手段的民主党,让憧憬日本实行两党制的人唏嘘不已,而且借机整肃了自民党。同时,民意支持率也达到了58%。
  小泉乘胜追击,10月底重组内阁,一批和他具有同样改革理念、同样鹰派色彩的人走向前台,尤其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更被视为小泉接班人。一切安顿好之后,小泉谢绝一切好意,坚称明年任期届满后一定走人。因为到时候即使他人不在内阁,“日本丸”还将带着“小泉”的印记前行。
  经过2005年的这一系列整改,自民党代表的右翼势力不仅正在取得耀眼的成功,而且这一影响将持续下去。
  
  争取“普通”地位
  
  内政和外交是政客手里的两张牌:内政方面陷入被动了,从事外交活动转移视线是个良方;而外交遇到尴尬了,再转回来谈一番内政改革,多半也会得手。
  小泉也善于在内政外交方面转手。在内政攻坚的同时,小泉不断通过一系列的外交行为力图争取民心。这些外交行为一个基本点仍是继续争取日本作为一个“普通国家”的地位。
  要想让日本普通起来,小泉首先是想代表日本右翼势力撇清历史责任,淡化甚至美化皇军侵略史。参拜靖国神社自然就成了小泉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途径。在对邻邦感受和历史评价轻描淡写应付之余,小泉仍一如既往地跑到靖国神社参拜,然后再向他国辩解这是“日本内政”。但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这都是小泉借蔑视他国感受向国民表现自己强硬的一种集内政外交为一体的手段。自然,这一手段在日本国内颇赚了一些喝彩。
  把历史责任推却之后,就要着手解决现实问题,即修改宪法第九条关于绝不使用武力的规定,同时要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日本一直都有政治势力在做这两个功课,但没有人像小泉在2005年步子迈得这么大。受到9月份大选胜利的鼓舞,小泉领导的自民党在11月20日举行的建党50周年大会上,先行拿出了一个自民党版本的宪法修改草案,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要把“自卫队”改成“自卫军”。一字之差,寓意极为深远。依自民党和小泉目前在日本的气势,2006年在国会通过这个草案并非不可能。通过的话,“不拥有军队”、“不承认交战权”的和平宪法也就改弦更张,那日本的宪法也要烙上“小泉印”了。
  当然,要想在东亚平衡中国兴起的影响,要在世界上更多发言,光拜亡灵和改称号还不够,所以日本还想借联合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东风”一举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9月联大峰会前后,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和小泉在各种场合游说各国。但在与印度、巴西和德国合作冲刺“入常”失败后,日本开始采取消极态度,表示要“修改”自己在联合国的第二大经费捐助国地位。当然,安南已经说过了,会费是会费,入常是入常,二者不能混淆。日本外务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策划让小泉借12月中旬出访马来西亚之机,大谈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以牵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此举令在中日韩东盟峰会及东亚峰会之外,本可同时安排的中日韩三国峰会泡汤。
  在争取“普通”地位过程中,小泉内阁再次体会到和美国搞好关系是多么重要。发展军队,需要美国出示“反恐需要”的证明和默许;在人常方面,美国也暗示华盛顿可以单独支持日本,日本就不必和印度、巴西、德国混在一起了。因此2005年也成为日美关系更加巩固的一年,从年初两国达成“一致战略目标”到10月份双方军事高层“成功谈判”美军基地转移问题,再到11 月布什短暂访日,小泉在陪布什拜庙撞钟散步饮茶之后,再一次强调日本外交要“优先考虑日美同盟”。
  
  新保守主义当道
  
  顺着小泉内阁在2005年所走过的路,人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纷繁的内政外交背后,有一条不变的主线,那就是右翼的新保守主义。
  出于历史原因,日本政治家很是讳言政治哲学。但新保守主义渐渐成为日本思想界和政坛的主流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和美国新保守主义宗教色彩很浓、致力于保持美国霸权地位的特点不同,日本的新保守主义理念是要振兴日本、通过“总决算”彻底摆脱战败国地位及其带来的种种后果,争取让日本在各个领域以重要角色活动于国际舞台上,带有很强的民族主义色彩。
  而在自民党内部,新保守主义思潮可说是源远流长,基本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要走经济路线达到目标,另一派则认为要发挥强权政治的优势。新保守主义重要人物中曾根康弘曾说:“战后日本的总理大臣可以大体划分为两个系统:吉田茂、池田勇人、佐藤荣作以经济主义发挥了首相权限;而另一系统是鸠山一郎、岸信介和我,是以统治主义发挥首相权限的。小泉首相不正是后一种统治主义系统的接班人吗?我曾经倡导并实施过战后政治总决算,而小泉首相推行第二次总决算,希望他能够接好我的班。”
  事实证明,小泉非但接好中曾根的班继续搞“决算”,而且走得更远,连中曾根自己在11月份都说小泉在外交上太一意孤行,导致中韩冷脸、日本孤单了。
  当然,小泉在2005年走得这么远不仅有他自身的个性因素,更有国内和国际因素。“怪人”小泉一反日本政坛依靠派阀唯唯诺诺的作风,显现出特立独行、依靠普通选民对抗反改革势力的“孤胆英雄”形象。对经历了十几年经济和社会彷徨的日本人来说,他们在邮政改革争论上支持小泉是“不问结果,只求努力”。在参拜靖国神社以及和中韩官方闹僵时,很多选民明知小泉不对,但仍旧支持他的“勇气”。而这些支持,又反过来成为小泉在2005年急速右转的一个资本。
  小泉带着民族右转的时候并不糊涂,他的新保守主义阵营没有像石原慎太郎的民族主义那样对美国也大加挞伐。因为小泉清楚,在他的振兴日本的规划中,不仅不能得罪美国,相反要大大借重。正是出于这种思维,小泉内阁在整个2005年的外交中,保持了一种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远交近攻”策略,和美国大谈合作和理想,对东亚邻国则虚与委蛇。而在新保守主义越来越盛行的日本,选民似乎也接受了他的这一套。
其他文献
颁奖辞:  2005年7月、福州市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该市商品学兼优房的社会平均成本清单,这份被称为“第一个用准确数据揭开房产内幕的范本”,当即在全国房地产业内掀起轩然大波,就此引发的种种话题不断升温。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表示,“福州的做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房产交易中,购房者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开发商对其成本一清二楚,购房者却是“云里雾里”。一些开发商善用“黄金地段”、
期刊
在12月初结束的台湾地方选举中国民党狂胜,这是台湾选民对民进党执政5年首度提出的不信任投票。  马英九说,国民党没有打败民进党,是民进党打败了他们自己。此话说得很中肯,在选举期间,民进党不断在弊案漩涡中、在与媒体TVBS的纠缠当中,并没有专心面对国民党、面对选民;而台湾经济长期低迷,每天都有家庭集体自杀的社会新闻,这些问题已经没有办法再用“统独”问题来麻痹老百姓。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
期刊
颁奖辞:  在我们要求自己的邻国以史为鉴的时候,这个栏目在为抗拒中华民族自身的集体失忆而努力,它把一些历史见证者引向屏幕,面对大众说出压在心中多年的尘封故事,给中国人的近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一栏目不仅充分拓展了华语媒体的话语空间,而且它的很多工作都是抢救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述历史》栏目和很多在当下中国做着类似工作的人们功德无量。    打开让你眼花缭乱的各个频道,凤凰卫视的《口述
期刊
和始于1927年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相比,该杂志亚洲版从2002年开始的“亚洲英雄”评选显然更注重亚洲新生力量和民间性,因此倾向于年轻人、演艺界、体育界等,这4届评选的封面人物都是演艺明星.前3届分别为张惠妹、周星驰、谭元元(中国年轻芭蕾舞演员),这一次则轮到了李宇春。  除了李宇春,内地电影演员张静初,写作《中国农民调查》的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来自香港的电影人、《卧虎藏龙》的监制江志
期刊
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曾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将是重点,中央也将继续大力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新近通过的规划内容看,此言非虚。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三农的政策,贯彻了三条主线。结构的变迁仍是一条主线,它包括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人口结构的调整:在确保粮
期刊
目前不少政府部门对于腐败案件一般采取低调处理的态度,注意“消除负面影响”,于是乎,媒体集体失语,越是重大的案件,群众就越难以知道内情。  正如贵刊10月(上)《襄樊腐败窝案终局》一文中提到的,法院对孙楚寅案只提供了一份语焉不详的通稿,这其实涉及反腐与公众参与关系的问题。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式带来的却是相反的效果,一方面社会上谣言四起,一些群众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另一方面公众丧失参与反腐工作的热
期刊
目前广泛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义务教育问题上,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把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回来”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时刻,反思、梳理各种各样的共同导向“高价义务教育”机制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高价义务教育”机制明目张胆地剥夺了很多弱势社会群体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机关“学历高消费”所形成的对高端教育资源的占用及低效产出,也成为“剥夺”的因素之一。  如果要“浮世绘
期刊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官员近日称,香港食环署抽验25个进口淡水鱼样本,其中发现10例含有可能致癌的“孔雀石绿”。特区政府要求内地加强检验,确保符合卫生标准才可出口。  此前,新华社就曾报道香港食环署检验进口鳗鱼及其制品时发现含有“孔雀石绿”的样本共55例,检验合格的共7例。孔雀石绿是一种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的化学试剂,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我国也于2002年5月
期刊
权力扩大,制约却没有跟上,久而久之,行政人员难免会过度使用权力,发生洛德斯殴打赵燕这样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赵燕事件    11月5日下午,纽约法庭就中国女商人赵燕被无辜殴打一案举行了听证。辩方以被告为同性恋者、在本案处理上受政府歧视为由要求撤消起诉,但未被法庭接受。  赵燕在美国尼加拉瓜瀑布被缉私人员殴打令很多人震惊。如果说美国大兵在伊拉克的虐俘事件是因为军在外,管理鞭长莫及,那么赵燕作
期刊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省管县”试点工作获得肯定。  虽然“省管县”起源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原因,又是自下而上,但是由于这场改革直指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中国的地方体制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而9月底最新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中,前10名江苏省占据6席,并由下辖的昆山县拔得头筹,而浙江继续以30个上榜县的成绩遥遥领先。这两个省份分别得益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