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绿”背后的信用失陷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官员近日称,香港食环署抽验25个进口淡水鱼样本,其中发现10例含有可能致癌的“孔雀石绿”。特区政府要求内地加强检验,确保符合卫生标准才可出口。
  此前,新华社就曾报道香港食环署检验进口鳗鱼及其制品时发现含有“孔雀石绿”的样本共55例,检验合格的共7例。孔雀石绿是一种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的化学试剂,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其列入禁用清单。《人民日报》在7月就专门报道了部分省市查禁“孔雀石绿”的情况,并配发了“宁可信其有,而未信其无,这是一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的评论。
  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在基本生理需求的层面上体会到社会的不确定性。这些生活危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都是信用危机。
  
  失信的成本
  
  国人为何在日子刚刚好一点的时候出现信用危机?在经济学家的眼光里,人只不过是“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理性动物。从“最大最小”原则出发,就很容易解释国人的信用行为。为什么要失信?原因很简单,就是失信比守信的收益大,效用高。
  笔者在澳大利亚访问学习期间常困惑于为什么中国的假货这么多,而澳大利亚比较少?有一天我去买澳宝(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宝石),当我向店员提出要他们提供证明澳宝真实性的官方证明书时,店员说他会给我开发票,那就是证明。我说我不相信他的发票,并得意地告诉他,中国的珠宝店一般都会有第三方证明书。店员有些急了,加大嗓门说:“这是在澳大利亚,商人不会轻易说谎的;如果我的发票骗了你,一旦发现,我会进监狱的。”
  显然,对失信的惩戒不足是中国信用失陷的主要原因。“人之始,性本善”,但在一个失信获利的环境下成长,人会慢慢知道和理解失信的好处,学会运用它。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信用失陷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855亿元左右,其中逃废债务造成直接损失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直接损失55亿元,假冒伪劣造成直接损失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所增加的财务费用2000亿元。
  如果加上间接的经济损失,如影响外商投资信心、降低国有品牌的出口价值,严重挫伤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增加社会分工的代理成本等,将是一笔难于估量的损失。
  
  失信的几种模式
  
  尽管国家已出台了不少对违约者惩罚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中的相关条款,但执行效果却不如人意。
  要解开这个症结,首先要看看违约的几种基本模式:一是故意欺骗模式,即我们经常所说的设局。设局人要么是罪犯,要么是仗势欺人的人。冒牌、哄骗、内外勾结骗取国家商业银行贷款等属于这一模式。
  二是信息不对称模式,即用你不知道来骗你。这是当前国人最受困苦的一种违约模式,以次充好的产品、医生的大处方、装修中的偷工减料等都属于这一模式。
  三是不完全合同模式,即利用合同中的模糊地带,或是合同履行条件发生的变化来局部违约或完全违约。比如你与厨柜公司签订了购买合同,安装时厂家突然要求你必须交纳所有的五金费就是典型的案例,厂家违约利用的正是“合同中没有说清五金由谁购买”这种不完全合同的伎俩。
  四是强权模式,即违约了又怎么样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实权所有者由于没有足够的权力约束而我行我素,公然违背公共权利与法律的结果。比如法律规定警察在审问犯人时不能用刑,但现实中刑讯逼供的现象还是存在。
  仔细分析这四种模式,可归为两类:一是技术违约,二是权力违约。技术违约就是钻市场和法律空子的操作性违约。权力违约包括挑战公权力或利用公权力违约,或者是掌握公权力的人直接滥用公权力违约。
  从信用治理机制分析,可以发现最终的原因是公权力的丧失,包括行政公权力丧失和法律公权力丧失。因为如果社会中骗子太多,官商勾结见怪不怪,说明政府执法效率低下,法律的公权力在徇私枉法或是贪污腐化等环境下在相当程度上被侵蚀。而技术违约反应的则是行政和法律规制市场不到位而引起公权力的丧失,公权力在其中甚至起着为虎作伥的作用。
  信用治理的一个简单规则是履行和维护信用运行的最终驱动力是政府和法律的公权力。一旦公权力丧失,信用运行就像脱了僵的野马管教不住了。因此,保证公权力的权威不受侵犯,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我国目前的信用失陷危机,其它的技术性治理措施,如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库、发展信用中介组织等,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如何保证公权力的权威不受侵犯?专制的权力结构安排没有权力约束机制,因此也无所谓权力制衡。大大小小超越权力约束的专制者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自然就产生了许多冲着你说“老子骗了你又怎样”的人。
  因此,缺乏约束的权力和信用失陷是一对,只有动大手术改革权力失去制衡的公共权力安排模式,才能把“骗了你又怎样”的“老子”赶走,才有可能使国家走向信用之邦。
  (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
其他文献
颁奖辞:  40多年来,北京医疗队经历了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前赴后继,始终坚持在河南省林州农村开展医疗工作,许多著名专家都在这里工作过,免费为群众诊病、治病,使这里成为全国防治食管癌的基地。    1966年,新中国第一家肿瘤医院,也是当时全国癌症防治水平最高的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即日坛医院,1964年又建立了肿瘤研究所),向河南省林县农村(以林县为中心,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的环太行山地区
期刊
颁奖辞:  作为一家营利性金融机构,IFC将消除投资项目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消极影响作为投资的必要条件,并将这一原则在同行业中树立为标杆。它确立的企业社会标准\环境标准等,成为这一领域选择投资企业的底线,那些财务指标好,但没有通过第三方社会审计、环境审计的企业,一样被他们拒之门外。IFC以及它的伙伴们比如德国DEG在2005年的表现,令以利益回报为不二法门的金融投资界的表情挂上了好看的绿色。    
期刊
颁奖辞: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出版的意义远大于书本身,它代表了未来东亚地区合作交流的姿态,树立了解决国家间历史分歧的一个范例,即通过讨论的方式求得共同认识。    在日本挑起的亚洲太平洋战争结束60周年之际,一本由中日韩三国学者、教师和市民合力编写的三国近现代史共同读本在三国同时出版了。该书的中文名称为《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以下简称《东亚史》),中方编者的合称为共同历史读本编写委员会,后者也
期刊
颁奖辞:  2005年7月、福州市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该市商品学兼优房的社会平均成本清单,这份被称为“第一个用准确数据揭开房产内幕的范本”,当即在全国房地产业内掀起轩然大波,就此引发的种种话题不断升温。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表示,“福州的做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房产交易中,购房者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开发商对其成本一清二楚,购房者却是“云里雾里”。一些开发商善用“黄金地段”、
期刊
在12月初结束的台湾地方选举中国民党狂胜,这是台湾选民对民进党执政5年首度提出的不信任投票。  马英九说,国民党没有打败民进党,是民进党打败了他们自己。此话说得很中肯,在选举期间,民进党不断在弊案漩涡中、在与媒体TVBS的纠缠当中,并没有专心面对国民党、面对选民;而台湾经济长期低迷,每天都有家庭集体自杀的社会新闻,这些问题已经没有办法再用“统独”问题来麻痹老百姓。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
期刊
颁奖辞:  在我们要求自己的邻国以史为鉴的时候,这个栏目在为抗拒中华民族自身的集体失忆而努力,它把一些历史见证者引向屏幕,面对大众说出压在心中多年的尘封故事,给中国人的近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一栏目不仅充分拓展了华语媒体的话语空间,而且它的很多工作都是抢救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述历史》栏目和很多在当下中国做着类似工作的人们功德无量。    打开让你眼花缭乱的各个频道,凤凰卫视的《口述
期刊
和始于1927年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相比,该杂志亚洲版从2002年开始的“亚洲英雄”评选显然更注重亚洲新生力量和民间性,因此倾向于年轻人、演艺界、体育界等,这4届评选的封面人物都是演艺明星.前3届分别为张惠妹、周星驰、谭元元(中国年轻芭蕾舞演员),这一次则轮到了李宇春。  除了李宇春,内地电影演员张静初,写作《中国农民调查》的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来自香港的电影人、《卧虎藏龙》的监制江志
期刊
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曾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将是重点,中央也将继续大力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新近通过的规划内容看,此言非虚。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三农的政策,贯彻了三条主线。结构的变迁仍是一条主线,它包括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人口结构的调整:在确保粮
期刊
目前不少政府部门对于腐败案件一般采取低调处理的态度,注意“消除负面影响”,于是乎,媒体集体失语,越是重大的案件,群众就越难以知道内情。  正如贵刊10月(上)《襄樊腐败窝案终局》一文中提到的,法院对孙楚寅案只提供了一份语焉不详的通稿,这其实涉及反腐与公众参与关系的问题。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式带来的却是相反的效果,一方面社会上谣言四起,一些群众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另一方面公众丧失参与反腐工作的热
期刊
目前广泛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义务教育问题上,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把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回来”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时刻,反思、梳理各种各样的共同导向“高价义务教育”机制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高价义务教育”机制明目张胆地剥夺了很多弱势社会群体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机关“学历高消费”所形成的对高端教育资源的占用及低效产出,也成为“剥夺”的因素之一。  如果要“浮世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