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李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措施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为了改善武汉地区果树种类结构,发展中晚熟水果良种,增加鲜果品种供应市场,我县于1983年底从浙江黄岩引进金塘李苗木、桃砧,1984年春在本县园艺场六分场定植,面积20亩,1340株(其中试验观察园10亩,670株)。1987年始花始果,现已进入盛果期,5年累计总产量58515kg,年均亩产585.15kg,比本地早熟李增产52.29%。
其他文献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南北稻区的过渡地带,在耕作制度上单双稻并重,在品种类型上籼粳稻并存。早在50年代,我省就实行了早籼晚粳的稻作栽培制度,双季晚粳稻种植面积曾达1
二、试验结果 1、“861”浸种对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荆州地区农科所水稻室用籼、粳、糯、野4个代表种的种子做了发芽试验(表2)。结果表明种子用药剂浸种后发芽率都有不
<正> 该组合是由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系N5047S为母本,R9—1为父本配制的一个中熟两系粳杂组合。该组合于1987年开始在洪湖、江陵、枝
<正> 截至1989年底,全国以农垦58S为不育基因供体,业已育成并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的除6个籼型不育系外,粳型光敏核不育系有8个。即31111S(华中农业大学)、5047S(湖北省农科
<正> 自50年代确立性染色体理论以来,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一方面是致力于X、Y精子的分离,试图通过卵子对一类性别精子的选择性受精来改变子代的性比;另—方面,自60年代后期起
<正> 近些年来,随着杂交稻当家组合汕优63推广年限的延长,作中稻种植的接班组合问 题日趋突出。1990年我县引进D优10号试种,目的为探明该组合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以
<正>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葡萄球菌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并屡见报道。北京农业大学甘孟侯教授首次报道了以眼型疾病为主要特征的葡萄球菌病。笔者在1992年4月初于某部队农
武汉地区砂子早生桃等早熟品种物候期观察、花粉量及花粉发芽率测定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砂子早生桃确无花粉,不能白花结实,必须配置授粉树;人工异花授粉可显著地提高座果
<正> 笔者自1986年至1991年间,在江西瑞金县黄柏乡杰子脑柑橘园进行了红壤丘陵地温州蜜柑小老树改造试验研究,该园座南朝北,土壤脊薄,质地为砂性红壤,80%园地面积为低凹积水地
<正> 1991年12月26~27日,阳新县普降大雪,28日雪后暴晴产生辐射降温,室外最低温度达-10℃,其后又遭到连续5天的雪后霜,致使柑橘遭受到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冻害。据调查,严重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