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性别控制的应用前景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自50年代确立性染色体理论以来,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一方面是致力于X、Y精子的分离,试图通过卵子对一类性别精子的选择性受精来改变子代的性比;另—方面,自60年代后期起,随着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畜牧生产,人们试图将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再将性别不同的胚胎进行移植。近年来,由于基因的分离、PCR扩增、分子杂交、基因重组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的
其他文献
<正> 在水旱轮作棉田内,以棉株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以前对这个系统中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研究较少,张振华等(1984)就水旱轮作棉田病、虫、杂草的发生程度有过简单
<正> 调节安是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湖北省长城化工厂生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县从1986年开始在棉花上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5年不同时期、不同剂量的多点
<正> 在各类菌种、脊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的保藏方法中,冷冻干燥—低温贮藏方法被认为是一种长期保种的优秀方法之一。用“煮沸试验”筛选保护介质,被认为是有广泛
一、开发优质油菜的意义 油菜是我区的主要油料作物。1989~1991三年间,全区油菜亩产连年超历史,总产三年三大步,先后登上了12.5万t、17.5万t和22.5万t三个台阶。油菜生产的发
一、产量试验结果 1987年品种比较试验,亩产400.6公斤,较对照原丰早增产15.69%,达极显著标准,1988年推荐参加南方粮油作物联合开发集团品比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4.2公斤,比
<正> 高粱长蝽Dimorphopterus spinolae (Signoret)是洞庭湖区获和芦苇的一大害虫。1979年湖南省沅江县漉湖芦苇场约8万亩荻和芦苇首次遭受其严重为害。1985年以来,湖南省汉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南北稻区的过渡地带,在耕作制度上单双稻并重,在品种类型上籼粳稻并存。早在50年代,我省就实行了早籼晚粳的稻作栽培制度,双季晚粳稻种植面积曾达1
二、试验结果 1、“861”浸种对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荆州地区农科所水稻室用籼、粳、糯、野4个代表种的种子做了发芽试验(表2)。结果表明种子用药剂浸种后发芽率都有不
<正> 该组合是由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系N5047S为母本,R9—1为父本配制的一个中熟两系粳杂组合。该组合于1987年开始在洪湖、江陵、枝
<正> 截至1989年底,全国以农垦58S为不育基因供体,业已育成并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的除6个籼型不育系外,粳型光敏核不育系有8个。即31111S(华中农业大学)、5047S(湖北省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