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早生桃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地区砂子早生桃等早熟品种物候期观察、花粉量及花粉发芽率测定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砂子早生桃确无花粉,不能白花结实,必须配置授粉树;人工异花授粉可显著地提高座果率,最高达到53.33%;在供试的7个早熟桃品种小,以早香玉为最佳授粉品种,主要表现为花期相遇、果实成熟期相近、座果率高且品质好。
其他文献
一、开发优质油菜的意义 油菜是我区的主要油料作物。1989~1991三年间,全区油菜亩产连年超历史,总产三年三大步,先后登上了12.5万t、17.5万t和22.5万t三个台阶。油菜生产的发
一、产量试验结果 1987年品种比较试验,亩产400.6公斤,较对照原丰早增产15.69%,达极显著标准,1988年推荐参加南方粮油作物联合开发集团品比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4.2公斤,比
<正> 高粱长蝽Dimorphopterus spinolae (Signoret)是洞庭湖区获和芦苇的一大害虫。1979年湖南省沅江县漉湖芦苇场约8万亩荻和芦苇首次遭受其严重为害。1985年以来,湖南省汉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南北稻区的过渡地带,在耕作制度上单双稻并重,在品种类型上籼粳稻并存。早在50年代,我省就实行了早籼晚粳的稻作栽培制度,双季晚粳稻种植面积曾达1
二、试验结果 1、“861”浸种对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荆州地区农科所水稻室用籼、粳、糯、野4个代表种的种子做了发芽试验(表2)。结果表明种子用药剂浸种后发芽率都有不
<正> 该组合是由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系N5047S为母本,R9—1为父本配制的一个中熟两系粳杂组合。该组合于1987年开始在洪湖、江陵、枝
<正> 截至1989年底,全国以农垦58S为不育基因供体,业已育成并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的除6个籼型不育系外,粳型光敏核不育系有8个。即31111S(华中农业大学)、5047S(湖北省农科
<正> 自50年代确立性染色体理论以来,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一方面是致力于X、Y精子的分离,试图通过卵子对一类性别精子的选择性受精来改变子代的性比;另—方面,自60年代后期起
<正> 近些年来,随着杂交稻当家组合汕优63推广年限的延长,作中稻种植的接班组合问 题日趋突出。1990年我县引进D优10号试种,目的为探明该组合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以
<正>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葡萄球菌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并屡见报道。北京农业大学甘孟侯教授首次报道了以眼型疾病为主要特征的葡萄球菌病。笔者在1992年4月初于某部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