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馨的午后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r4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温馨的午后。
  花园里,阳光在闪烁,鸟儿在歌唱,美丽的康乃馨在静静地开放……这就是我呱呱坠地后初始记忆中的家园。
  那是西湖边一栋二层青砖的小楼前,深深浅浅怒放的康乃馨中,飞舞着剪一头童发、装满脑袋好奇的我。那一片百多平米的花海,给予了我生命最欢乐的时光:清晨,姐妹们围聚在花前的小石桌上画花儿;傍晚,从里屋浴室水笼头上,接一根长长的橡胶管,我们拖着管子满院子跑,争抢着给花树浇水,边浇水、边嬉戏打闹……
  原以为,这一篮子康乃馨唤起的温馨记忆,能让我欢愉;原以为,长大成熟后与亲人别离的寂寞会渐渐退却。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原来也不止我一个人这样,大家都一样,虽然也不安,也感到寂寞,但欲说不出口,只是天南海北快乐地打着电话、聊着天、笑着;或像我现在这样,去花店买一大捧康乃馨,将它的美丽画下来,留着。这就是成为大人的意义吧。但是会有不寂寞的成人吗?
  不是因为不幸福而寂寞,也不是因为孤独而不幸福。
  人生,来就一个人,最终也是一个人死去的。花也一样,春来春又去,没有不寂寞的花,更没有不寂寞的人,生命原本就很孤独。
  是不是只有温馨的记忆,才能默默地陪伴着我一生?我心里始终疑惑。
  为什么记忆总带着苦涩?随着岁月的流逝,记忆逐渐盈满我生命的花园,给我欢笑,让我可以和希望对话,又还给我逝去的爱情,并默默地为我的生命谱写着一首美丽动听的歌——
  可是,享受了这个温馨的午后,我又有一点害怕,害怕得到了这篮子康乃馨的记忆,又重温了儿时花园里的无限欢乐,是不是,也是另一种失去……
其他文献
宁波自古文人政要巨贾辈出:蒋介石、沙孟海、童第周、包玉刚、邵逸夫……而以宁波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史学”、思想界诸子百家皆由此出,人们皆好奇,是什么样的风水可以造就这样的福地?  卧佛之缘  去过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的人应该都从导游口中听说,蒋家门前有两座几乎对称的山,绵长如龙脊,两座山的正中间则对着蒋氏故居,形成了双龙戏珠的格局。我虽不懂风水,看着两座山的形状,倒也觉得这个比喻贴切。  近日,位于宁
期刊
去过普陀山二次。  第一次,是挂着红领巾的青涩年华,我参加省铁联指宣传队,乘着火车沿着铁道线,到处演出,跑到舟山群岛;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当地队友的带领下,偷偷从沈家门码头,溜到普陀山岛上去玩。  从那天起,这普陀山的佛陀、海水、沙滩,便成了我心中最珍贵、最纯净的一道风景。  第二次,是前几年专为一个好友的手术康复,去黄大仙的老家浙江金华还愿。我因在那里抽到了一支上上签,欢喜满满,便贪心起来,心想,干
期刊
史海钩沉,追顾往事,不能不想得很多:我离开故乡转眼已经20多年,又远在万里之外,许多情景还历历如同眼前。  在台州,不仅有佛教名山天台山,有国清寺,还曾经有日本曹洞宗的祖庭瑞岩寺——这是湮没的辉煌,是值得自豪的。我很想有机会在荒凉冷寂的古寺大遗址上走一走,洗涤心胸的俗尘。故乡对一个人的养育,也应该有传统文化上的丰富滋养。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上的一些文化古迹将不可避免
期刊
香港的那个凤凰,还有中央电视台加上报纸,一个月里媒体五花八门,几十家围着我采访,都问:那么早你咋会想到买个岛过把岛主瘾?我这是跳蚤咬肚脐自晓得,哪是岛主!捣乱的捣,一头猪的猪。为这个岛我没有太平过,自找的,自作自受。十几年风里雨里,天风海涛,死去活来,用原始人类的手法描划、制作、运输、安装,当代人类的方法赚钱、投入、奔走、忽悠,命都快丢了好几次。几千万下去,刻个“永久免费”看都不要看,走了。辛苦不
期刊
我沿着青青石板路,慢慢走着,生怕过重的脚步,踏碎了这里的宁静;也生怕走得太急,错过了细微的风景。  山里的空气很清新,一下车便迎来一种扑面的清爽,或许是这里的参天古木,或许是脚下潺潺的溪流,更或许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我缓缓走着,两边的树木年代已久,亭亭如盖,林间鸟语,更清脆悠远。  将至拐角处,有7座白塔,后面为唐代一行大师的衣冠冢。墓碑上有“一行禅师之塔”6个大字,两侧为一副对联“博览经史编著大
期刊
走海上天路  凌晨四点,天一片朦胧,地还在安睡,寂寥的虫鸣,一行人匆匆的脚步,打破了夜的宁静。  我们乘车前往普陀山旅游。天色渐亮,我坐在靠窗旁,看远山,山头云雾缭绕;瞧蓝天,蓝天泛着白云朵朵。依着窗外的朦胧,心也跟着朦胧起来,朦胧中,朝霞漫过车窗,映红了车内孩子们的脸。高速路两旁是挺拔的白杨树。眼前正是精致的江南水乡,格子状水塘稻田,青瓦房屋,郁郁葱葱气节斐然的竹子,众多的叫不出名的绿色植物,满
期刊
曾经在它石佛前的树丛里蹒跚学步,小手摘下一叶绿荫,那绿荫庇护我走过了风风雨雨;曾经在它山风里入梦,柔柔梦境里,有父母的笑容和亲切呼唤;曾经在它山崖石阶上行走,一步接一步,每一步飞出一个梦想,一日又一日,深入心扉,拂也拂不走……  它,就是上虞峰山道场。  熟稔、亲切的上虞口音,此时,在杂志社的会议室此起彼落,几位白发苍苍的上虞春晖中学学子,相约前来,他们在深圳居住,曾是父母亲的学生。常年来,一直对
期刊
2012年10月28日,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后,顺便拜谒新昌大佛,感触颇深。只是二年前,我就来过,却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想来主要在于那时心不在焉,今日却上了心。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上了心,这事就留在心里;不上心,这事就成了过眼云烟。  进了山门,导游让回过头看韦陀。这位韦陀将手中的兵器指向地面,明示这里的寺庙只许云游的僧人借餐,不可住宿,导游说,韦陀双手横端兵器,才许外来僧人吃饭和住宿。这韦陀是个伙
期刊
有人说,到杭州而不到灵隐,如入宝山空手回。尽管我经常来杭州,但每次来仍要去灵隐拜访一番。这次重来,也不例外。  天还未亮,我与一个同伴就搭头班车上灵隐了。想不到灵隐寺大殿还不到开放时间,因此我只好在寺前寺后,寺左寺右,从“咫尺西天”到“东南第一山”,从“一线天”到“翠微亭”,从“冷泉亭”到“壑雷亭”,上上下下,游览一番。一直到我们离开,大殿还没有开门。我看寺门前一副对联写道:“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
期刊
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别人向往的杭州佛教圣地,如灵隐寺、飞来峰、烟霞洞等等,都是世人倾慕已久,游览必去之地;可偏也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去过N次,写过若干篇,今天腻得无法再生灵感的地方。  这次写浙东佛教旅游线上的杭州,这么熟悉的地方,我却才思枯竭,摇笔无力,我的手傻傻摆在键盘上,脑子绞得干巴巴的发木……  花坞!当郁达夫写的散文《花坞》,跃入眼帘间,那熟悉且亲切的地名,竟让我荷尔蒙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