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之旅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海上天路
  凌晨四点,天一片朦胧,地还在安睡,寂寥的虫鸣,一行人匆匆的脚步,打破了夜的宁静。
  我们乘车前往普陀山旅游。天色渐亮,我坐在靠窗旁,看远山,山头云雾缭绕;瞧蓝天,蓝天泛着白云朵朵。依着窗外的朦胧,心也跟着朦胧起来,朦胧中,朝霞漫过车窗,映红了车内孩子们的脸。高速路两旁是挺拔的白杨树。眼前正是精致的江南水乡,格子状水塘稻田,青瓦房屋,郁郁葱葱气节斐然的竹子,众多的叫不出名的绿色植物,满眼绿色,不同的景致,清爽了原本燥热的心境。


  车往南行,越往南,感觉天更蓝,云朵更近,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游,令人遐思悠悠……车在自然画廊里穿行,人在秀丽风光中迷醉,这样秀丽葱郁的江南水乡,这样精巧构造的青黛瓦顶房屋,虽不是初识,可每次见到,都会凭生几多冲动,我多想蹚进水田里去插一回秧苗,多想走进民居,过一天水乡人家的生活。“快看,跨海大桥!”不知谁喊了一声,车内立即热闹起来,镜头隔着车窗忙碌起来。我的心立即化作了一颗星星,从高空俯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壮美奇观。
  沿途的江南水乡让人心醉,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壮观景象更令人激动不已。车在桥上行驶,人在车里惊叹。这条“海上天路”,举世瞩目,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用混凝土量相当于10个国家大剧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大桥的护栏为彩虹7色,每种颜色覆盖5公里,自慈溪到嘉兴海盐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大桥绵延36公里,使之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跨海大桥的设计含有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大桥平面呈S形曲线,线形优美、生动流畅,是具有经济枢纽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宏伟人造工程,令人惊叹。
  在桥上,不由就想起了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词中的“一桥”,当时是指武汉长江大桥,而眼前的跨海大桥......不知道毛泽东他老人家如若在世,目睹大桥又该作何感想。透过车窗,我看到水天相接处,一片银白朦胧,近海的航标,轮船,浑黄泛青的海水,好一派朦胧之美。车行驶到大桥尽头,太阳陡然从云雾中露出笑脸,云朵在太阳边舞蹈。阳光照得海面一片金光灿灿,航标闪亮,轮船闪动。


  杭州湾跨海大桥已让我们惊叹不已,舟山群岛跨海大桥,更是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无语。它被称为飞架陆岛的“海上天路”,全长50公里,这条“海上天路”使舟山群岛加入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延绵区,成为海洋最前沿的滨海城市。由于有了这条“海上天路”,舟山融入长三角都市圈,逐渐成为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导游向我们兴奋地介绍舟山,不难看出她为家乡的巨大变化而骄傲,我们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而自豪。
  车在海上天路中行进,东海在我们的眼睛里豪迈,在我们的脚下澎湃,蓝天白云在不远处的舟山群岛上空飘游,海天一色的景致在我们的视线里旖旎,我们用心体味天路的壮观和大海的宽阔,让心帆乘风远航。
  观海天佛国
  这条海上天路的尽头,是朱家尖港口。我们在朱家尖码头,换乘梅岺号轮船,去领略普陀山的神奇风光。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路。我们乘坐的梅岺号行进在莲花洋上,正赶上午潮水,看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美妙无限,赏心悦目。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轮船很快就靠岸了,我们看到了南海观音露天铜像矗立在普陀山上,俯瞰着芸芸众生,慈眉善目,庄严肃穆。
  远眺普陀山,它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一派“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朦胧,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南海观音铜像是普陀山的象征,就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此处山势随峰而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卫;双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身临其境,如临极乐国土,尘念顿消。


  走进普陀山,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香火香味,看到的是执香虔诚拜佛的香客,人海如潮,人人脸上的神情肃穆虔诚,深深感染了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北方人。这里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在一种净心向佛的氛围中,这样的庄严肃穆的氛围里,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超自然的神秘与宁静之美。
  拾阶而上,来到南海观音铜像的脚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大士,是世上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南海观音慈被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善男信女们站在广场上,抬头瞻仰南海观音慈目俯视芸芸众生的慈悲佛像,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观音铜像好像轻轻地移动着莲花步,款款地向游人走来,令人顿生膜拜之心。膜拜礼仪也很有讲究,双膝跪拜,掌心向上,行三叩首大礼,敬上三炷香。我心向佛,欣喜不已,当然朝拜。
  南海观音菩萨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代表的是一种品质。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做人要慈悲为怀,行善积德。在物欲横飞的年代里,这的确是一方净土。而关于这座铜像开光之时的神奇传说,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秘感。导游讲,“这尊铜像开光那天,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早晨8点,当妙善方丈宣布开光的时候,铜像上方天空顿时金光闪闪,佛光普照,好像有白衣观音的圣像出现在天空,在场的4000余信众亲眼目睹,承受佛光,无不惊叹。”这些令我们这些凡人无法考证的神秘,增加了观海天佛国的魅力。
  虔诚地朝拜了南海观音,带着这份宁静,我们登上普陀山。感谢上苍的眷顾,正赶上一个晴朗无风的好日子,远眺刚刚乘船渡过的莲花洋,莲花洋上潮涨潮落,深呼吸山顶上散发出来的绿意盈盈的清香空气,沁人心脾的滋味,旅途的劳顿立即荡然无存。我们伫立西山巅,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粼粼闪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导游告诉我们,如果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朦胧,幽香扑鼻,更加令人陶醉。
  普济寺,是普陀山的另一个必游之处。我们踩着一朵朵雕刻莲花,“脚踩莲花步步高”,来到了普济寺。寺内有参天大树,映着古朴的寺墙,让人心生敬意,与古树合影,静坐在古树下,聆听着寺庙里的大悲咒梵音,乐音低沉悠扬,香味萦绕,心境幽幽。海边的潮音洞相传是观音大士现身的地方,潮音听涛,很是壮观。我们站在海边,直面大海,心胸开阔无比,心头杂念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由想到,人生苦短,欲望繁多,难以取舍。千百年来人们敬天敬地,求神拜佛,缘于对大自然的敬畏,缘于对心灵的敬畏。唯物论与唯心论,也彼此对立了几千年。佛语:“香由心生,心由香达”,我想,唯物也好,唯心也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才算是和谐完美。人崇敬大自然,才能维护生态平衡;人心有信仰,才能温润心境,抵达“有所为有所不为”之境界。
  普陀山之行,走海上天路,观海天佛国,用佛语禅心荡涤内心,抵达心灵的新的境界,留给心灵的是一份静美的洗礼。旅游归来,难以忘怀杭州湾跨海大桥与舟山群岛跨海大桥的壮观,更加难于忘怀普陀山的梵音低沉之美,平和安详的南海观音之美,虔诚朝拜的香客香火之美,莲花洋的波浪花瓣儿之美,古树素墙的寺庙文化之美……走海上天路,观海天佛国,是一次净心之旅。
  虔诚拜佛,佛在心中。告别普陀山时,心生顿悟:不需要带走一叶一花,一枝一果,只需要带走一颗清静的心。

其他文献
山间古刹,一抹绿映着一抹红;千岩竞秀,一首唐诗合着一句禅语。  浙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最早认识佛教造像艺术的地方。此次浙东之行,回望那宋唐悠远的岁月,普陀山、天童寺、灵隐寺……从历史穿越,过滤着艺术和信仰,以最宁静的神态,迎送着我们这些天地之间的行者。  杭州  一见到“灵隐”二字,就想起花坞,想起父亲那浓重、带着绍兴腔调的声音:“去花坞——到花坞去走走。”记得小时候,每逢节假日,父亲号令
期刊
浙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是我最早认识佛教造像艺术的地方。  小时候,我曾爬进笑弥勒佛的怀里,像所有希望从圣诞老人口袋里获得梦想的孩子,总想看清楚那石口袋里装着什么礼物;我曾羡慕地抚摸观音造像那飘逸的裙带,向往何日能长得像她那般美丽,穿上这像极嫦娥飞天的衣裙,飘上月亮……  今天,在宁波它山艺术博物馆,我又与它们相遇,满心倾慕眼前这些佛教造像,它们包容着这片土地上人类7000年来的河姆渡文明,承载
期刊
天童寺,地处鄞州东南,太白山麓,四面青山环伺,群峰围绕,古木参天,绿阴匝地。若不是前两年新通的隧道,真若是世外仙境,正合佛家清净出尘之意。天童寺建于西晋年间,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禅宗的重要道场,是日本曹洞宗祖庭,在中国的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在宁波这几年每年至少都会去一次天童,开始的两三年,因为山峰阻隔,必须从盘山公路绕过去,九曲连环的山路惊险无比,左摇右摆间,人的心都提到嗓子里。好
期刊
你看过电影《古墓奇兵》吗?  如果看过,你一定记得美丽帅气的萝拉,从一道苍苔满布、树根缠绕的废墟石门走出来,那就是吴哥窟的“塔普伦寺”。一个名叫阇耶跋摩的国王,为了纪念他母亲所盖的庙宇。  刚到塔普伦寺,我和所有游客一样,失声惊叫出来!  眼花缭乱,端着相机的我,傻傻地站在那里激动发呆——眼前,遍地是雄伟的建筑、崩落的巨石、参天的古木与精美的石雕缠绕一起、几棵老树纠结的树根,狠狠插入庙宇墙垣的画面
期刊
天童寺是浙江宁波著名的古刹,早在宋代已是中国佛教“五山十刹”之一。当时日本来华的高僧,以到明州(宁波)参拜此寺为荣。从日本今尚藏有的南宋时绘的《大唐五山诸堂图》中,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天童寺的规模。而今世界的佛教信徒能娓娓道此寺者,亦不乏人。它不但是古寺,同时又是宁波的一个风景区,远道跋涉而来朝山进香、游山观水者,常年络绎于途。  天童寺是我重游之地,记得八年前曾经来过。那时候途中的小白岭公路尚未筑
期刊
宁波自古文人政要巨贾辈出:蒋介石、沙孟海、童第周、包玉刚、邵逸夫……而以宁波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史学”、思想界诸子百家皆由此出,人们皆好奇,是什么样的风水可以造就这样的福地?  卧佛之缘  去过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的人应该都从导游口中听说,蒋家门前有两座几乎对称的山,绵长如龙脊,两座山的正中间则对着蒋氏故居,形成了双龙戏珠的格局。我虽不懂风水,看着两座山的形状,倒也觉得这个比喻贴切。  近日,位于宁
期刊
去过普陀山二次。  第一次,是挂着红领巾的青涩年华,我参加省铁联指宣传队,乘着火车沿着铁道线,到处演出,跑到舟山群岛;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当地队友的带领下,偷偷从沈家门码头,溜到普陀山岛上去玩。  从那天起,这普陀山的佛陀、海水、沙滩,便成了我心中最珍贵、最纯净的一道风景。  第二次,是前几年专为一个好友的手术康复,去黄大仙的老家浙江金华还愿。我因在那里抽到了一支上上签,欢喜满满,便贪心起来,心想,干
期刊
史海钩沉,追顾往事,不能不想得很多:我离开故乡转眼已经20多年,又远在万里之外,许多情景还历历如同眼前。  在台州,不仅有佛教名山天台山,有国清寺,还曾经有日本曹洞宗的祖庭瑞岩寺——这是湮没的辉煌,是值得自豪的。我很想有机会在荒凉冷寂的古寺大遗址上走一走,洗涤心胸的俗尘。故乡对一个人的养育,也应该有传统文化上的丰富滋养。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上的一些文化古迹将不可避免
期刊
香港的那个凤凰,还有中央电视台加上报纸,一个月里媒体五花八门,几十家围着我采访,都问:那么早你咋会想到买个岛过把岛主瘾?我这是跳蚤咬肚脐自晓得,哪是岛主!捣乱的捣,一头猪的猪。为这个岛我没有太平过,自找的,自作自受。十几年风里雨里,天风海涛,死去活来,用原始人类的手法描划、制作、运输、安装,当代人类的方法赚钱、投入、奔走、忽悠,命都快丢了好几次。几千万下去,刻个“永久免费”看都不要看,走了。辛苦不
期刊
我沿着青青石板路,慢慢走着,生怕过重的脚步,踏碎了这里的宁静;也生怕走得太急,错过了细微的风景。  山里的空气很清新,一下车便迎来一种扑面的清爽,或许是这里的参天古木,或许是脚下潺潺的溪流,更或许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我缓缓走着,两边的树木年代已久,亭亭如盖,林间鸟语,更清脆悠远。  将至拐角处,有7座白塔,后面为唐代一行大师的衣冠冢。墓碑上有“一行禅师之塔”6个大字,两侧为一副对联“博览经史编著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