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读”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尝试管书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求对美术作品、各种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岑、比例、肌理、材质、风格等作认知、比较辨别。而“欣赏评述”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识读、认知、表达与理解,生成审美体验与感悟,二者如出一脉。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方法
  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但欣赏课的教学,大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或枯燥生硬地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灌输给学生。那么如何深入有效的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从而生成自己的审美感知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欣赏与评述
  欣赏,即为愉快的玩赏。要做到愉快的学习,笔者以为首先让学生的欣赏兴趣得到激发。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欣赏课中的兴趣激发,或许就在于一个意想不到的导入,也或是课堂情境的精心布置,也或是环环紧扣的环节设置……
  评述,意为评析、表达、分享,能够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这是读图时代所必需的一种能力、素养。初中生在欣赏活动中应更注重理性的分析,他们不只是有对艺术作品看法的表达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批评写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肯说多写,多介绍给他们一些优秀美术评论的文章,和他们一起分析艺术评论文章用词用语,慢慢地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和审美的品味。
  二、关于实践与策略
  1.兴趣的激发
  (1)情境的设定
  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教师应采用课堂氛围布置法、电化媒体法、语言描述法、设置情景等手段,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情境的创设分两部分,一是课堂环境氛围的营造,比如在《力量与生命》雕塑课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布置雕塑复制品,条件不允许的,可以喷绘较有视觉冲击力的雕塑图片在教室进行悬挂、张贴,又如在《与建筑相伴》壁画教学中,可以环绕教室一周张贴事先准备的壁画作品及装置,学生一走进教室,全身细胞会立即调到起来,并快速进入状态与期待。二是教学中音响媒体与教者语言结合的使用,在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结合进来,再把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结合进来,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从而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感受力。
  (2)游戏的体验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游戏的世界,在美术课中采用游戏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动态感知活动中学习,能够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的愿望。随着趣味的增强和动态行为的激情触发,学生在游戏的变化中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与快乐。让游戏和自主探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吸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在“探索——感受——体验——创造”中完成学习任务,比如《韩熙载夜宴图》欣赏课,作品中有击鼓和舞蹈的动作,教师可尝试请班上一男生击鼓,一女生眺舞,这样自然会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随即话锋一转:你们再好好地看看,两位同学表演和画的气氛一致吗?看看韩熙载的表情,是那么欢快吗?这是为什么?学生立马会有所思,经过讨论认为韩熙载一定是官场上不得志,所以表情才会凝重、呆滞。接着,请他们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再重新进行表演,这一下,鼓声小了,节奏慢了下来,女生的舞蹈柔中带刚,如泣如诉,学生们也再次重新感受画面渲染的真实气氛。
  2.方法的灵活
  自学是最成功的学习,也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学习途径。如《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簪花仕女图》一课教学,教者提供给学生一份学案,学案中只列出基本的常识提纲,由学生根据题型自己去填涂、连线、选择,并要求结合该图尝试列举2个疑问,然后跟全班同学交流问答,最后达成关于该图的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思考与探讨,从而理解、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认同画家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追求。
  3.教者的视野
  美术欣赏课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对画家的介绍,对外国艺术流派的了解,对当代美术现象的分析,都离不开扎实的美术史功底。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视野决定着一堂课的高度和深度,同时专业知识也要不断积累提升,尤其是中外美术史的把握,我们教师最好要多阅读一些美术研究的书目,包括哲学层面的必读书目,如《美学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等。这样我们在欣赏评述课教学中,教师能保证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流派等基本信息无误,从而帮助学生解读美术作品包含的社会、文化、宗教、民族、历史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学习欣赏优秀传统艺术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其发展脉络,理解它在世界不同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建立起学生对人类优秀艺术品的情感认知。
  综上,在当下的读图时代,我们才有可能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才有可能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从而生成自我独特的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侯令.美术“欣赏·评述”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M].
  [2]沃尔夫.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对企业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介绍了其组成的内容,并总结各项因此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评价模式,以及面向世界平台我国的汽车运输企业发展前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竞争能力  一、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分析  1、汽车运输企业的生存能力  企业的
摘 要: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前者是抽象、严谨而又理性的,后者却是形象、生动和感性的。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对其他各科起着协调和推动的作用。它不光是艺术课和语文课的任务,也是数学课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美育;实践;思考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实验性播出,当晚7时在电视机屏幕上映出以中央广播大楼塔楼为背景,扩散的电波图形为标志的北京电视台台标。当
(牡丹江市公路管理站 157000)  摘 要:道路桥梁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而由于道桥施工涉及到的技术较多较复杂,同时还会受到很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因素影响,严重导致道桥路基面出现渗水、裂缝等情况,影响整个道桥建设的质量问题,导致道桥的使用寿命逐渐减短,为我国的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文中在分析道桥路基面渗水、裂缝等原因的同时,对路基面施工技术也作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道桥施工;防水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山东省烟台市)  摘 要:目的 探讨山东省三甲医院男女护士职业自我认同感对比研究,为医院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改善职业环境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男护士自我职业的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及社会地位,减少男护士流失,使男护士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而促进护理行业全面发展。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山东省3所三甲医院136名女护士、53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信息处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它既可以高效的处理各种信息,又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针对计量检测中心的管理模式,利用Visual Foxpro 6.0 数据库管理软件设计开发出的以数据表,表单,报表,查询等组件的应用程序而成的管理系统,在日常管理中得到很好的使用。该系统软件对本行业其他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 要:教育的发展都是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思维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外在的教育教学技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技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与学生达成很好的互动教学,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中职教师,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以便能够更好的、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时期;核
摘 要:教学初中语文,首先关注的地方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其次,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我们的语文还讲究的是一个考试的培训,对于这个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这里结合这些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考试战略;能力提升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各项改革,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都有了质的改变。摆脱小学的那种玩乐式的学习方法,在初中这个阶段
摘 要: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园林景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加强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可以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景观园林的建设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开展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因为乡土植物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标志,对园林景观建设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乡土植物是如何应用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园林
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都改变了原先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僵化模式,课堂教学呈现出注重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不断创造的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鲜明个性,努力发展学生的内在特长,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注重新课改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