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及其舆论影响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chu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确定网络发言人角色,明确网络发言人职责;确立并遵循第一时间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准确、客观地回应网络公众的提问与质询;实行网络首问责任制,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技术能力强、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发言人队伍,是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产生效果和影响的关键。
  【关键词】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校园网络;网络危机;舆论影响力
  我国自2003年以来逐步在地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某些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布新闻,并接受媒体记者提问和公众质询与问责,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播形成了强大的民意场,网络新闻发言人也应运而生”[1]。网络发言人制度比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加具有传播的快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各部门开始重视这一新兴的网络舆论平台,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发挥重要的舆论引导职能。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各民族、各区域学生汇聚一起,由于他们在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心理因素、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冲突比较频繁,在复杂的社会因素诱发下,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或群体性突发事件。另外,随着高校扩招,人数剧增,校园管理压力增大,使高校容易突发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和治安类事故;由于自然因素及环境恶化、疾病流行、食品隐患等,容易带来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由于招生、就业、教学、考试等环节管理不善,容易出现违规、泄密和师德学风问题而引发重大突发事件。[2]这些因素说明地方民族高校充满着各种风险。于是,重视地方民族高校网络传播阵地的建设管理及其网络舆论影响力构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培养网络发言人能力,促进校园网络媒体公信力提升,就成为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事情。本课题基于这样的实际需要,探讨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有关问题,这对于高校增强网络危机的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地方民族高校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网络发言人制度,“是通过网上发布新闻、与网民在线交流等方式,对网友在网络互动平台反映的诉求、质疑和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办理、回复和公开说明的一项网络问政制度”[3]。网络发言人制度是信息化、科学化、民主化时代的产物,是对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拓展和补充。地方民族高校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下:
  第一,成效不佳的传统管理方式和封闭落后的组织运行机制,与日益发展的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多元化发展不对等,人们的知情权和满足欲得不到实现,特别是高校这个知识密集型单位,广大师生对透明度、知情权和成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而互联网就成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渠道和依赖,许多情绪就会释放其中,思想和愿望借此得到延伸与落实。在如此情势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必要而紧迫了。
  第二,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提高,一方面促进了公众管理意识的形成并加大了社会干预的力度,另一方面它营造的特殊社会环境、产生的权力牵制效果和平衡意识又成为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的基石。这样一来,校园公众通过网络强有力的自主表现和合理偏好,对地方民族高校提出了若干权益诉求,而高校管理者则需要通过一个通畅的渠道来解答和满足校园公众的诉求与愿望,于是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则成为必须。
  第三,由于各种关系日趋复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交织,加之网络舆论推波助澜,使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上升趋势,如此社会现状对地方民族高校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地方民族高校的管理效率和尊重校园公民的选择权利,将是地方民族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建立并实施网络发言人制度,便可望实现学校管理者与校园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舆论的有效引导。
  另外,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对于地方民族高校实现校务公开、民主办校、网络问政、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等均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管理者了解校园公众的真实诉求,在公共事件中及时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有效引导网络舆情,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特点与内容
  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实质,是以平等、民主为基础的互为主体性的沟通方式,打破职位等级和森严场所带来的交流壁垒,通过网络发言人进行网上新闻发布、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和在线答疑,使公务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接收建议、获取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获得舆论支持的一种新兴互动平台。它是网络传播特性和政治现代化所决定的一种新的群众工作机制。在网络空间,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往往不起作用,而网络发言人制度是实现有效信息沟通与秩序维护的重要规则和渠道。
  基于上述实质,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呈现以下特点:首先,要尊重民族习惯,注重民族团结。地方民族高校的校园公众构成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他们身上有着民族地方、民间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传统习俗和心理,在性格特征、思想观念、交往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也不一样。以他们作为发言、沟通的对象就不能急,而是要“入乡随俗”,以民族团结和谐为出发点,运用劝服理论进行渐变式引导。其次,要把握青春心理和网络心理。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刚刚进入成年,仍然处在青春期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之中,偏激、感性、叛逆甚至“愤青”表现在他们身上都是一种正常现象。加上他们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不同程度地具有“互联网人格”,大部分甚至有网上、网下双重人格特征。与他们进行网络沟通,就要改变成人或领导口气,要说网言网语,避免“网络官腔”,否则会适得其反。再次,要有诚恳的态度、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和高效的办事能力。如果有问必答、勤于跟帖、态度诚恳,就会得到网络公众的好感;如果有求必应、公开透明、有事必办、办事从快,就会取得网民的信任和舆论支持。   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一)确定网络发言人角色,明确网络发言人职责。首先是角色定位问题。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的角色,应是普通师生、普通网民的角色,即使是书记、校长、院长,在网上也应放下官架,以平等的视角和对话的姿态,与广大“网民”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要少用“官话”“套话”,少用“外交语言”“主席台语言”,而应当用平和亲切的生活语言、谈心式语言,甚至大量运用网言网语,从而拉近与网民的心理距离,排除沟通障碍。要对网络发言人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专职的网络发言人要有心理的、知识的、时政的、技术的素养准备。其次是要明确网络发言人的职责。网络发言人不是去进行居高临下的教育,而是去了解、沟通和引导,以全面的分析和精当的结论给人启发与思考,以过硬的人格魅力去引导人的言行。网络发言人的身份可以公开,也可以隐蔽。公开身份时,更要做一个亲民使者,争取网民信任;隐蔽身份时,要做一个能“劝架”、能协调的和平使者。
  (二)确立并遵循第一时间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准确、客观地回应网络公众的提问与质询。网络发言人要经常关注论坛和微博上的帖子,关注话语焦点和问政、议政内容,关注网民的求助、投诉以及咨询的事项,并在关注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信息,同时根据网民的心情以及网民乐于接受的口气勤于回帖和跟踪。网络危机的发生往往在于缺乏及时引导,因此要充分重视“在线答复”的作用,对于网民反映的问题、议论的话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涉及校园内一般学习、生活、管理等问题,应当天予以答复;重大复杂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一般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回答问题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公开透明,要能真正解决普通师生的问题,让人信服。
  (三)实行网络首问责任制,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网络发言人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认真解决公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然而,要做到快速或限时解决网络公众提出的问题,则必须建立网络首问责任制;要确保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认可度和公信力,也必须建立网络首问责任制,做到事事有回应。学校不能置民意于不顾,更不能隐瞒和欺骗。对网络发言人出现的不负责任、让公众失去信心、造成事态扩大的行为要予以严惩;对反应迟钝、回复迟缓、回答敷衍,回帖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亲和力不够,甚至引起网民反感、激化矛盾的网络发言人,要坚决除职。
  三、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
  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与网络舆论影响力成正比。因此,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技术能力强、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发言人队伍,是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产生效果和影响的关键。
  (一)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第一,及时性与权威性。这是指网络发言必须抢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第二,可靠性与实效性。这是指网络发言的内容既要准确无误,又要起到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第三,亲近感与信任感。这是指网络发言人通过树立自身在网民心目中的亲近感与信任感,从而使网民获得可信的、权威的、适用的信息。[4]总体来说,对于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不能“只是在网络上例行公事,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或者用官样文章竭力营造和谐的气氛,而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5],否则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另外,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设立不只是网络发言人的事,还要让主要领导“意识到互联网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方面的巨大优势,意识到网上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是一个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6]。因此,要实现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则必须端正对待网络舆论与网络信息的态度,避免网络发言人制度成为一个只反映政府意见的“半导体”,或者有意识地屏蔽比较尖锐的问题。[4]
  (二)提升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保障措施。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文件精神,提升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保障措施,第一,要选好可靠的网络发言人。所谓“可靠”,即政治可靠、立场坚定。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代表校党委和行政说话,他的一言一语都事关学校办学水平、形象与声誉。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要熟悉了解地方民族高校的业务范围和办学思路,要熟悉了解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民族教育政策;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要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融洽协调的能力。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发言人还要有高度的鉴别力、反渗透能力,只有政治可靠、立场坚定的人才能担当高校网络发言人。第二,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要做到知识丰富、技术能力强。由于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面对的是高校各民族师生和社会上关注高校的大众,受众层次相对较高,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才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是网络的先锋队,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在网络运用上要熟悉、技术手段上要先进,否则会陷入被动。第三,要懂得新闻规律和网络传播特点。新闻的基本要求,一是事实要素必须清楚准确,二是价值要素必须讲求真实性、及时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否则无法取信于人。另外,要熟悉网络传播的特点,一方面它是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于一体的多媒体传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网络传播是虚拟的、隐蔽的,然而内容又是开放的、平等的一种传播方式,参与人员众多,传播速度很快,信息内容庞杂,真伪不易辨别。因此,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需要很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应对各种网上海啸。第四,要有一支整齐的队伍做保证。网络发言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对于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也至关重要。地方民族高校要把网络发言人的选拔、培养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给网络发言人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网络发言人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熟悉网络新闻发言的各种方式;要善于应对各种突发网络事件,及时引导网络舆论,发布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信息。
  总之,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所言:“新闻发言人应享有较高的级别,一般应由实职人员担任,是熟悉信息传播规律、善于同媒体联络的专职从业者,新闻发言人还是一种专业性人才,逐步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7]而网络发言人的权威性和职业素养也完全应该如此,这样,地方民族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效果和影响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地方民族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方式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GH038)与贵州民族大学2011年度研究院(基地)项目“基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舆论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11MKY24)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钢,孙聚成.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实务[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喻健,唐亚娟.高校重大突发事件与舆情监测[J].新闻爱好者,2011(18).
  [3]张宏亮.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领导科学,2010(3中).
  [4]侯迎忠.网络新闻发言人刍议[J].现代传播,2010(5).
  [5]乔新生.专家建议网络新闻发言人做身份识别防鱼龙混杂[N].法制日报,2009-09-17.
  [6]邓子庆.网络发言人真的由虚拟走向现实了吗[EB/OL].人民网2009-09-04.
  [7]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复杂化和精细化,在科技为媒介更替与升级提供物质支撑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了新媒介时代。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类交流、
从波动光学的角度,探讨猫眼瞳孔成线状及成满月形状时的最小分辨角,指出猫眼的这种变化恰好适应了周围环境的明暗变化。
引论:北京报纸相继调价2008年9月22日,北京报纸告别“5角时代”,《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的零售价由原来每份0.5元上调至每份1元。据调查,北京市
指出了某些教材、资料中的错误的矢量式,并进行了分析及纠正.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这个实验理论性强,物理思想明确,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该实验在操作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比
1制作背景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三节“半导体的应用”,介绍了半导体的特性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这一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要
冬日的深夜,天很冷,很静。你的窗外,清淡月光映着白雪,与缈缈灯光相拥入梦。灯下,一个遐思的世界,没有尘嚣,没有喧闹,你坐在那里,你轻轻地翻看着,写着,画着,时而蹙眉,时而微笑,仿佛独自攀缘
为了完成精确延时干扰减震爆破工业性试验,在国内现有的器材条件下,通过起爆器材的时差测定和控制完成网路设计,并在铁炉港采石场台阶爆破工程中实施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理想
德国科学家8月19日在Physics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宣布开发出一种目前最佳的利用自旋极化电子流对磁比特”进行超高速度赋值的技术.他们乐观地认为,利用这一技术将很快开
大型体育赛事——诸如现代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东亚运动会等,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媒介事件"。媒介推动了大型体育赛事的飞速发展,而且作为"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