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定教,分层教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t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国内外教育,特别是现代教育史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同,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转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因学定教、因学施教、因学论教、因学评教。“因学定教”已经具备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和研究基础。
  我校经过长时间探索研究理论基础,计划设计,实验总结了一套“分层次教学”策略模式。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改变传统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级教科所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借鉴了许多同类课题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两年的实施,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课题的研究步骤、措施与保障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11年9月~2013年7月)
  1.实施步骤设计
  (1)课题准备阶段(2011、9~2011、10)此阶段主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论证工作,召开英语教师和学生大会,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开展英语分层次报名工作。
  (2)实施研究阶段(2011、10~2013、1)这是研究实验的主要阶段,可分几个实验小阶段,及时总结和注意积累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材料,认真进行总结。
  (3)总结验收阶段(2013、1~2013、7)完成分层教学成果的整理、总结。
  2.措施与保障
  (1)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要和学生甚至家长进行广泛的沟通,要大力宣传分层次的必要性和益处,要通过调查、测试、谈话、问卷等手段进行科学的评估。
  (2)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能力,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合理要求。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评价方式。要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4)分层次教学应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突破点
  1.理论意义
  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分层次教學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利用这些差异使教学得到优化。同时它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竞争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层次化”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融合了现代的信息技术,推动了英语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2.实践意义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分层次教学后,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上可以有的放矢,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
  (2)A 层次学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充课本以外的知识,增大阅读量,提高技能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也为他们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B 层和C层次学生也能学有所获。由于 B层和C 层次学生起点相对较低,轻难度,注重基础,并适时补充讲解他们欠缺的知识,使他们上课听得懂,知识得以消化吸收,不像以前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像在听天书一样,能真正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
  (4)分层次教学不但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分层次教学给教师增加了工作强度和难度,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同一个教学目的、相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模式,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从备课、上课到辅导、作业都要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对教师评价、选择的条件。学生可以选层次上课,可以选听教师讲课,这无疑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教师产生了危机感,更增强了责任心。
  3.突破点
  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与传统的“快慢班”不同,其特点是“分层不分班”。所谓“分层”是课程教学分层,“不分班”是学生隶属的班级不变,学生英语课在层次班上,但他所属的班级不变。教师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为突破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和评价制度。并且,“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每学期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考试和整个学习情况对新学期辅导班作出新的选择。这样就给了他们更强的学习动力,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标。
  三、实验研究的过程
  自2011年9月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为确保分层次教学的顺利进行,先把全体英语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理论学习,每位参与教改的教师更新观念,充分了解分层教学,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观念是思想的先导,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分层次教学分班坚持的原则是:第一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层次意向,第二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评价,第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原行政教学班的基础上,构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全年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占据年级人数的20%;B层为能力发展生,占据年级人数的60%;C层为基础层,即只要求把握教材、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也占20%左右。   分层次教学中的学生分层采取明暗结合,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并适时调整。按照分层次分班的原则,学生的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每学期综合测评后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在分班过程中,必须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性。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
  采用在教学常态下的对比性实验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在抓好典型的同时,全员参与,全员卷入。一方面,依照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行动研究,使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紧密结合。
  3.经验总结法
  对实验研究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时总结经验,按时总结出实验的文字材料和音像资料。
  五、课题实施的具体工作
  1.进行课题论证,编制实施方案,搞好开题会。
  2.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课题实验研究工作走进新课程。将研究的课题置于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实验研究。
  3.将系统的理论培训工作贯彻始终。培训内容主要有五方面。一是现代课堂教学基本原理及策略;二是有关新课程改革的通识理论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三是有关本课题的理论基础,如目标教学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等;四是当前最具前瞻性的教育理论与理念,如多元智能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与活动教学理论等;五是教育实验技术性理论培训,如课题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及体例;教育统计的相关知识等。
  4.加强实验研究的过程管理,实现实验研究的规范化。
  第一,对于整个实验周期,要有起始阶段实验方案设计,开题会,对实验对象(学生)进行前测或调查;实验的每一时段(以学期为时段单元)要有具体的实验目标,并在每一时段结束时进行阶段性验收;在整个实验结束前,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形成实验研究的文字或音像成果,写出专题性论文和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第二,对于每一时段(每一学期)的实验过程,要求每位实验教师要完成以下8项任务:
  (1)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实验研究计划。
  (2)超双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特别要设计好单元教学目标和相应评价题,要突出对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3)超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写好课时教案。
  (4)上好每一节实验研究课,每位实验教师要拿出1-2节典型实验课,在组内或校内进行公开交流。
  (5)每位实验教师要总结1-2节典型实验课的“三课”材料(包括教學简案、教学实录、说课与评课材料)。
  (6)注意资料积累,召开座谈会,进行有关实验研究的问卷或调查。
  (7)写出一篇有关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论文。
  (8)写出本学期的阶段性或结题性实验报告。
  5.加强实验研究的质量管理,及时将实验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转化为教学常规。具体措施是:第一,实验教师每月要写一次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水平;第二,建立实验教师个人成果档案,进行资料积累;第三,通过层层观摩选拔,将实验成果最突出的课拿到全校进行观摩,经过研讨反思,归纳整合出理性认识,提供全体教师学习参考。将课题研究成果辐射到全校,迁移到课题之外,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喜人局面,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6.坚持实验研究的三条原则。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二是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三是课题的实验研究和与课题有关的专题的行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用课题研究指导相关的行动研究,以相关的行动研究充实、深化课题实验研究。
  六、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实践成果
  通过一年的课题实施,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经过一学期的分层教学实践以后,我们的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都大大增强。具体表现在:
  (1)课堂气氛比以前明显活跃,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加。
  (2)A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得到加强。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大阅读量,加强口语训练,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积累了雄厚的运用英语的实力。
  (3)B层次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进行自查,找出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补弱训练。不断缩小与A层次学生的差距。已有一部分学生调入A层。
  (4)C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加强,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于C层次学生上课起点相对较低,注重基础,他们上课能听得懂。进度适当放慢,使得所学知识得以消化吸收。而且受到老师表扬的机会也大大增多,因而他们大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2.分层次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分层次教学不但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分层次教学给教师增加了不少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同一教学目的、同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模式,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从备课、上课到辅导作业都要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对教师评价、选择的条件。学生可以选层次上课,可以选教师听课,这无疑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教师产生了危机感,更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这两年中,多位老师在省、市优质课和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奖,发表论文数篇。
  (二)理论成果
  1.通过实验研究,课题组各层次实验教师掌握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   2.关于教学模式构建的成果。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要有适当模式,但不可“模式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应是“以学定教,體现特色”。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认知、情感状态、教材实际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体现特色最主要是要体现学科特色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我们的实验研究中,课题组各个成员都在自己所执教的层次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3.关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成果。我们实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学好英语,因此我们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对具体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使所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
  4.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成果。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全体实验教师形成了如下两点共识:
  第一,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内容方面,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是学生其他自主学习能力(自主信息加工能力和自我组织、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等)发展的基础。另外,各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要循序渐进。
  第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宏观教学策略上,要力求做到:
  (1)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2)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迫切需要的情况下进行自学,并且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自信心、责任感和成功感,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发展的心理基础。
  (3)遵循“因学定教”原则,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适宜于各层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操作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4)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是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高的关键因素。
  总之,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原则在分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每个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了最大潜力的提高。分层次教学不但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也带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以及兴趣、动机、情感等多种心里因素的提高。同时也塑造了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我们的分层次教学还只是处于刚起步阶段,但其意义是深远的,相信随着它的不断深入开展,它的优势还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出来,最终实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推动我校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初中学生学法死板、学习成绩差等问题,作为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全面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做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实践 策略探究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地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
期刊
所谓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感到学习很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试分数低,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学习活动项目等。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里的读书就指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  一、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期刊
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向思维是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新兴的一种思维模式,正逐渐出现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将反向思维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在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反向思维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智力的提高,是当前教育界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方法,值得在小学校园中大力推广。  一、反向思维的概述  1.反向思维的内容。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大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模式——教师满堂灌输,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作用”。可见,词句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语文教学中对起关键作用或意蕴丰富的短语和词语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它们的理解不能流于浅层和低层,
期刊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中学信息技术已经纳入了主要课程,而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又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其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
期刊
“先学后教”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容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先学”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
期刊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有近半个世纪从事俄国(包括苏联)通史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俄罗斯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他终身学习、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总结之作,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同类出版物中较有影响、学术水准也较高的著作。该书于1962年初版,后多次再版(1968,1976,1983,1992,1999年,至2010年已出第八版。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翻译了牛津大学出版社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