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位老师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zjl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保曾老师是我在渭南师专(现更名为渭南师院)读书时的班辅导员.一入校门,第一个向我们微笑的老师就是他.他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学老师的模样,简朴的衣着,土气的装扮,很有一点穿着制服的农民的味道.他个高身瘦,脸色青黑,厚厚的嘴唇呈现着酱紫色.他给我的印象平凡而又普通,谈不上好,更谈不上坏.二十多年过去了,作为辅导员的田老师只有两件事还存留在我的记忆里:一是他某日晚自习时来到教室,当时教室里的某一个日光灯忽明忽暗,出了问题,田老师说:是不是灯管里的灯丝断了!他的这句话引起一阵哄笑,以至于让学生们在私下里把它当作笑料谈论了许久;咱们的老师真是老土,日光灯里哪有灯丝呀?二是田老师给我们讲授“现代汉语”,他那“圆唇不圆唇”的发音和情态,令人忍俊不禁.
其他文献
本文以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兴趣为师、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三个方面来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rn太多的悼亡遮掩住这个人.每年一度,那些轻飘飘的纸张,在春天昏黄的大风中飞舞起来,仿佛强制性地呼唤那个人,沉默地起身再死一次.他的手在高过头顶的、环绕着他的纸张中挣
诚如王评章所评,于平属于不多见的“领导型的学者与学者型的领导”。于文①(“大数据”一文简称,下同)中,对于当前艺术学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及其出路作出了高屋建瓴的分析,读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平和的表达,准确地说,是被生于六十年代.父精母血,一个生命的孕育过程,是一个被引渡到人世间的过程.我所以刻意地使用“被”字,主要想表达另外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引导和驱动学生通过探究完成实践的任务,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非常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文从多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深入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