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阅读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使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倡导数学阅读是我市整体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项重要举措,这里谈一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有效使用阅读资源,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众所周知,语文阅读内容非常广泛,但是数学阅读的材料比较匮乏,因此,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数学教材与两份数学报纸,将它们确定为学生课内外数学阅读的主要资源。
  1 关于教材的阅读
  数学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由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以前大多学生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只是把教材作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习题集,这就大大削弱了教材的价值。因此,我们提出“先读”和“后读”两种阅读方式,根据不同时间的阅读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放大教材的阅读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2 关于报纸的阅读
  怎样让学生更喜欢数学阅读?唯有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数学世界,品味数学文化,感悟数学魅力,而适合小学生数学阅读的《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数学周刊)便成了我们的首选。我们根据学生实际,研究提出“必读”和“选读”两个阅读层次,对报纸中的不同版块进行了划分,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课外阅读。
  
  二、有效进行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 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应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我们主要运用以下阅读方法进行训练:
  (1)提纲挈领法。具体指导时,从整体阅读,数量关系分析,数学问题的提炼、解决的策略等环节人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表达出来,即弄清楚“讲的是什么,怎样讲的,你有什么收获”等。这样,通过阅读并伴随一系列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学生对阅读内容有较为全面、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2)咬文嚼字法。数学阅读材料中涉及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往往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语言比较精练,有时粗略的浏览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仔细研究,也可由教师再对其解释阐述,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文章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蕴涵其中的阅读方法。
  (3)融会贯通法。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课内外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在具体指导时,我们紧扣阅读材料,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阅读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过程中,需要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
  (1)划注引思。即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标符号、列标题、写评注、举实例。如用着重号标明重点词语,用问号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写出自己解题思路,通过举例、解释阅读材料中的符号、字母、算式的表述等等。如此去感知信息、展开思维,“其义自见”何需“书读百遍”?
  (2)问题导读。即在提供阅读材料之前,教师根据教材内在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先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用以加强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内容,指引思维方向,提高阅读效率。学生带着如上一些问题去阅读,在积极的思维中逐步理解,而且阅读时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3)读后交流。即要求学生数学阅读后,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组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搭建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如我们的阅读收获课:课中我们让全体学生相互探讨,引导交流向纵深发展。总之,我们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
  
  三、有效实施阅读评价,反馈学生阅读质量
  
  要使数学阅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还必须关注、及时反馈学生阅读的质量,以便激励学生持续阅读。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在每学期的阅读活动中,评选出一批“数学阅读之星”、“数学故事大王”、“数学智多星”。我们还把教室的一角装饰成“数学墙报”,鼓励学生积极撰写数学稿子,撰写的内容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反思及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信箱、学习经验交流等等。通过“数学墙报”,不但培养学生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数学阅读是个大课题,只有重视数学阅读的“有效性”。才能开发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用数学的魅力去唤醒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让数学成为学生精神的需求。
其他文献
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提问人人都会。关键在于“巧”。因为“巧”的提问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能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进行有效提问上。以下结合自己对听课中的教师提问,谈一些体会。  观察对象:苏云霞老师教研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25a表达水平及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MM患者65例(MM组)和体检健康者45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浆
会计准则是具有经济后果的.正是因为这一属性,使得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对象。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制定模式,本文旨在通过对会计准则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模式。尽管它能加速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优越之处。但财政部门设
农民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通过利用浙江省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描述和Mlogit模型,实证分析农
一 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之后,现在都在探索采取什么样对策,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这一重
一、英语课堂设疑的现状  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教学观念滞后,仍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直接告诉法”等教学方法,于是优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就屡见不鲜。近年来,尽管部分教师试着改变这种状况,可吃不准新教材的新思想,对设疑的意义、策略又不能把握,他们设计的问题往往是层次没差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语言乏味,多属于“敛聚性”的问题。时间一长便出现好学生回答的多,中等生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提高政府信誉度和美誉度无疑是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保持国家稳定的一个源动力。对公
加拿大前国务卿Gerry Weiner(杰瑞·维内尔)先生,现担任北美资产管理公司DMM总裁、国际互联网咨询公司Dapasoft商业战略副总裁、生物医药Critical Outcome Technologies董事
本文基于结构红利假说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将金融发展作为调节变量,利用我国2010~201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碳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