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与鲁缅采夫博物馆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莫斯科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的读者。在这里,他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和哲学家,当时是阅览室值班员的Н·Ф·费奥多罗夫(1828—1903)在交谈中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邂逅了宗教哲学家、诗人、政论家В·С·索洛维约夫(1853—1900)……
  托尔斯泰早在生前就把自己的手稿开始交给鲁缅采夫博物馆保存了。1884年11月,他把《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手稿交给博物馆。博物馆馆长В·А·达什科夫在接受藏品时写道:“……我可以让您相信:您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博物馆保存,您的选择是正确的。博物馆已经为国内多位知名作家保存了手稿,如普希金、果戈里……”
  博物馆馆长的希望成为现实。1887年11月25日,博物馆手稿部管理员Д·П·列别捷夫接收了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送来的9个纸盒子,里面装有托尔斯泰的手稿,纸盒子是捆扎好的,盖有她的印记签封,“手稿部不定期保存”。在任何时候,只要托尔斯塔娅本人或她的继承人有要求,可以马上全部或部分取回这些手稿。保存的手稿中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中篇小说《童年》《少年》《哥萨克》等,1845年—1847年托尔斯泰写的文章和信件,还有照片和图画。
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

  1904年,因为博物馆进行全面维修,馆长И·В·茨维塔耶夫建议托尔斯塔娅取回作家的手稿,她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一提议。她和历史博物馆馆长商量后,把所有的稿件搬运到历史博物馆的塔楼,那里腾出来的“两个房间恰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房间的对面”。除了手稿,托尔斯塔娅还把一部分纪念物品也交给了历史博物馆。1910年,托尔斯泰去世。一年后,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馆内第一次展览,以此纪念托尔斯泰。展览10月11日开幕,12月6日结束,在馆内8个展厅同时进行。展览会上展出的“181卷,77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作品各种出版物和关于他的文学作品”全部来自鲁缅采夫博物馆。展览结束后,展览委员会决定在莫斯科建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博物馆。
  托尔斯泰去世后,新的遗嘱生效,托尔斯塔娅不再是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继承人。托尔斯泰在历史博物馆的房间关闭了,贴上了封条。托尔斯塔娅和В·Г·切尔特科夫——托尔斯泰的挚友,也是其作品的出版商,开始了一场诉讼。
  手稿部管理员Г·П·格奥尔吉耶夫斯基不放弃托尔斯泰手稿重归鲁缅采夫博物馆的希望,他和托尔斯塔娅保持联系并且帮助她。他引用托尔斯泰在自己作品中说过的一段话,在《俄罗斯之声报》发表了一封信,保护托尔斯泰妻子的权利。
  “我把我所有的手稿赠送给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这是她的财产”。1915年,参议院解决了这场遗产纠纷,托尔斯塔娅受益,她获得了“在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所有手稿,资料和物品”。
托爾斯泰和他的妹妹

  1915年1月26日,托尔斯塔娅给鲁缅采夫博物馆馆长写了一封信:“我遵从我始终不变的心愿,为了俄罗斯,尽可能完整地而且永久地保存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因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活动和莫斯科的关系比和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关系更密切,我把所有的原创手稿和资料永久地保存在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手稿回归条件之一——在博物馆成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专室,保存和研究他的遗作。
Л?О?帕斯捷尔纳克的绘画草图——《三位哲学家:Л?Н?托尔斯泰、В?С?索洛维约夫、Н?Ф?费奥多罗夫》

  托尔斯泰专室成立了,在帕什科夫楼左侧二楼,沿着铸铁螺旋楼梯拾级而上。
  1915年2月初,12个“上锁”的箱子;32个纸夹子;41个纸盒子;13个装有托尔斯泰手稿、日记、信件、纪念物品、肖像、家庭相册和其他物品的箱子回到鲁缅采夫博物馆。   整理资料和筹建专室两项工作同时开始。年轻建筑师В·А·维斯努金应邀参加专室建设工作,他和格奥尔吉耶夫斯基一起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拜访了托尔斯塔娅,并给她看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由于“人力和材料”费用不足,托尔斯泰专室1925年才建好。遗憾的是,托尔斯塔娅没有等到那一天,1919年11月4日,她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去世。11月25日,在鲁缅采夫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会议上,Г·П·格奧尔吉耶夫斯基作了关于《索菲亚·安德列耶芙娜·托尔斯塔娅去世后,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手稿交给鲁缅采夫博物馆保存和利用现状》报告。
  作家的女儿亚历山德拉组织成立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作品研究和宣传联合会负责手稿整理工作。后来,她的哥哥谢尔盖接管了这项工作,手稿整理工作持续到1924年底。
  1911年建于莫斯科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博物馆在1920年成为国家级博物馆。1923年12月6日,俄联邦人民委员会博物馆部主席团作出决定: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物品由鲁缅采夫博物馆转交给莫斯科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转交的物品有:作家用过的墨水文具、笔和小刀、亲戚的肖像画、И·Я·金兹堡和П·П·特鲁别兹科伊创作的雕塑、作者的照片,纪念性问候信和其他物品。托尔斯泰专室成为图书馆手稿部的一部分。
  1925年,托尔斯泰专室建好了。三面墙摆满了书柜,里面存放着作家的书信、文学作品和政论性作品手稿以及相关的出版物。第四面墙上有一个面向莫霍沃伊大街的窗户。托尔斯泰作品研究人员在这里从事托尔斯泰90卷文集出版工作。
  图书馆手稿部接到命令:“立即把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手稿交给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在两个月内,移交工作结束。从托尔斯泰专室搬出的最后一批资料是200多张照片。同年9月9日,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集中收藏了与托尔斯泰生活和创作有关的全部资料。
  现在,图书馆手稿部保存着Л·О·帕斯捷尔纳克的绘画草图——《三位哲学家:Л·Н·托尔斯泰、В·С·索洛维约夫、Н·Ф·费奥多罗夫》,收藏品中有作家的妹妹的书信。
  1912年,托尔斯泰结婚纪念日,为此出版的《生活中的托尔斯泰》影集让人们想起了托尔斯塔娅。1895年的时候,托尔斯塔娅迷恋上了摄影,所以留下了她1895年—1910年拍摄的很多非常珍贵的照片。
  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收藏了托尔斯泰所有出版物,有俄语的,有前苏联成员国各民族语言的,还有翻译成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档案中有一本册子,里面记录着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荣誉读者的名字,其中就有托尔斯泰1888年4月14日留下的手迹。
1915年1月,托尔斯塔娅给鲁缅采夫博物馆馆长写的信,表述了把作家手稿交给鲁缅采夫博物馆的心愿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宅家的时间多了起来,难得有机会能静处,这时候,往年的影像便一幕幕走了过来。  我曾在英国留学。  在英国街头,入夜后经常可以看到扶墙低首或跌坐在街沿上呕吐不止的人;还有些人三五成群,走起路来已摇摇晃晃,还不管不顾直往前冲,嘴里吼着歌曲,或干脆尖声号叫,行人见状纷纷闪避。这些人都是从酒吧里出来的醉汉。  或许因为英伦的天气潮湿阴冷,英国人喜欢喝酒是出了名的,酒吧业因此欣欣向荣。
期刊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优化实验教学来提升整体的物理课堂水平,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充足的物理知识,还能够在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立德树人是建设开发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介绍了数学分析中的一个教学案例,挖掘数学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
相对薄弱的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一般有“动力弱、基础薄、能力差”的特征,采取“以学定教”策略尤为必要,其基本策略是“低起点、缓坡度、勤反馈、重探究、多鼓励”.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将课堂与信息技术相融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播放音视频等形
“孤星”往事rn想当年,高中世界史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得克萨斯州也被称作“孤星之州”.彼时的我对这么个称谓一头雾水,没想到二十几年后,我居然能够踏上得
期刊
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改背景下所诞生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提高各门学科教学有效性,构建有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理念.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以初中化学学科为例,就如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占据该门课程的很大部分,化学中的许多原理都是通过多次实验得以证实的.初中化学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在参与化学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对于不同时期的学科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新的教学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即学生由以前的单纯的学习知识逐步转化为学以致用,与日常生活所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之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围绕初中物理教学创新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物理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其次,针对物理教学现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