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中国的卫视频道已经进入了“比拼内力的时代”,树立自身品牌,差异化竞争成了各卫视制胜的关键。然而各卫视相互模仿造成的同质化现象,使得我们的省级卫视未走出“红海”的圈子,本文将从差异化竞争的必要性、如何驶出“红海”开辟“蓝海”以及如何“借船出海”等方面探寻各卫视频道的长远发展的出路。
一、前言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视业就有了“上星”这种做法,只不过在当时“上星”仅仅是国家为了使一些偏远地区也可以顺利的看上电视,后来众多的省级卫视纷纷“上星”,中国的传媒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时仅面向省内市场,服务于一定的区域显然不能满足它们做大做强的愿望,于是随着全国省级市场的价值被逐步凸显出来,省级卫视的全国意识、竞争意识也随之萌发,都希望在这个全国性大市场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激烈的竞争开始了。
二、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与中国的省级卫视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战略。波特认为,在与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①。在媒介传播领域,这一竞争战略仍然是适用的。
波特的三个战略中,第一个竞争战略要求坚决的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②。
在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中,聚焦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③。这一战略放在从前各省级卫视都以服务自己省级区域为目的的时候会有更大的指导意义,现如今,全国市场被开掘出来,各个省级卫视把自己的信号发上了天,把自己的节目落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电视机,聚焦化战略在使各省级卫视杀出一条血路方面似乎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综上分析,中国的各个省级卫视在总成本领先的程度相差无几、主攻的市场非常相似的情况下,差异化才是使自己的卫视在全国众多卫视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根本战略。
三、以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产品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④。四川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在差异化竞争方面都表现出色。安徽卫视多年来致力于成为“中国电视剧大卖场”,找准了电视剧这个进入门槛低、市场收益高的领域切入,迅速积累起品牌优势和经营优势。湖南卫视通过打造优秀的娱乐类节目,积累起了一定的节目优势,2005年更是举起了“快乐中国”大旗,创造了收视和收入双飞跃的奇迹。
(二)树立差异化品牌栏目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说:“只有比竞争对手更能让顾客满意才能盈利。”⑤对于频道的电视节目来说,就是要让观众的时间不白为你付出,如果你的节目与其他频道的节目无大的差异化,如何能赢得观众的信赖和支持呢?
確立自己的频道定位很重要,但在频道定位确定后打造特色化的有差异化的栏目同样重要。特色化的栏目不仅可以使频道获得更多的收益,而且对扩大频道的影响力、强化自己频道品牌定位也是相当关键的。
四、现存的粗放型竞争形态
目前各大省级卫视在谋求发展的竞争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型的竞争形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便是同质化现象的泛滥。于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充斥观众眼球的仅有那么一两类电视节目。这种跟风行为短期内或许可以提升收视率,却无法为频道长远发展积累品牌和资源,也就无法为频道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各卫视相互模仿造成的同质化现象,使得我们的省级卫视未走出“红海”的圈子,始终在“红海”的漩涡中打转不前,这对我们的省级卫视是非常危险的。而寻找“蓝海”成了我们各卫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蓝海”在哪里
要想开拓未知的市场空间,寻找“蓝海”,就要走出同质化的“红海”怪圈,说回来还是媒介产品差异性的搜寻。任何媒介搜寻产品差异性的最佳选择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创新来求得产品的差异性。⑥创新的内容也有很多方面:
1、技术层面上的创新
科技在发展,媒介的各种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换代,各频道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自己。时刻考虑媒介产品面临的市场需求。
2、内容层面上的创新
各省级卫视不能脱离自己的本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即便是引进国外或者其他频道的节目也要与自己的实际结合。
3、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管理层面的创新可以引起整个媒介文化与经营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还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不断营造媒介创新的新动力。
(二)“借船出海”
1、借助新媒体
去年冬天,江苏卫视和56网签署了合作协议,江苏卫视收视领先的娱乐综艺类栏目都可以在56网上看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既可以扩大收视率,也可以带动新媒体的发展,更可以为传统媒体开拓更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借助新媒体这条船,传统的媒体频道会在完善表现形式、与观众互动等方面有更大发展,开进“蓝海”市场。
2、借助其他卫视频道
2010年2月8日,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电视台合办的2010年全新版宁夏卫视频道正式开播。此外,上海卫视与内蒙古卫视、湖南卫视与青海台也有类似的合作。这种重组不仅可以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卫视频道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一些比较发达的卫视频道的影响范围。两个不同的卫视频道合作,相互学习和影响,很有利于在不同的地域进行节目上的创新,非常有利于开拓一片新的领域。可见,卫视频道的合作联合,也是打造“蓝海”市场的良好条件。
结语
中国的媒介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媒介资源远远没有枯竭,媒体从业人员要始终看到市场的潜力,积极的开发“蓝海”市场,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抄袭。任何东西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一个成功的频道品牌定位,那也是暂时的,时代在发展,要顺时应势,不断的在节目上进行创新和升级,在品牌定位上也要不断的升级,这样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创新才是永恒的真理。
一、前言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视业就有了“上星”这种做法,只不过在当时“上星”仅仅是国家为了使一些偏远地区也可以顺利的看上电视,后来众多的省级卫视纷纷“上星”,中国的传媒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时仅面向省内市场,服务于一定的区域显然不能满足它们做大做强的愿望,于是随着全国省级市场的价值被逐步凸显出来,省级卫视的全国意识、竞争意识也随之萌发,都希望在这个全国性大市场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激烈的竞争开始了。
二、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与中国的省级卫视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战略。波特认为,在与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①。在媒介传播领域,这一竞争战略仍然是适用的。
波特的三个战略中,第一个竞争战略要求坚决的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②。
在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中,聚焦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③。这一战略放在从前各省级卫视都以服务自己省级区域为目的的时候会有更大的指导意义,现如今,全国市场被开掘出来,各个省级卫视把自己的信号发上了天,把自己的节目落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电视机,聚焦化战略在使各省级卫视杀出一条血路方面似乎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综上分析,中国的各个省级卫视在总成本领先的程度相差无几、主攻的市场非常相似的情况下,差异化才是使自己的卫视在全国众多卫视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根本战略。
三、以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产品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④。四川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在差异化竞争方面都表现出色。安徽卫视多年来致力于成为“中国电视剧大卖场”,找准了电视剧这个进入门槛低、市场收益高的领域切入,迅速积累起品牌优势和经营优势。湖南卫视通过打造优秀的娱乐类节目,积累起了一定的节目优势,2005年更是举起了“快乐中国”大旗,创造了收视和收入双飞跃的奇迹。
(二)树立差异化品牌栏目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说:“只有比竞争对手更能让顾客满意才能盈利。”⑤对于频道的电视节目来说,就是要让观众的时间不白为你付出,如果你的节目与其他频道的节目无大的差异化,如何能赢得观众的信赖和支持呢?
確立自己的频道定位很重要,但在频道定位确定后打造特色化的有差异化的栏目同样重要。特色化的栏目不仅可以使频道获得更多的收益,而且对扩大频道的影响力、强化自己频道品牌定位也是相当关键的。
四、现存的粗放型竞争形态
目前各大省级卫视在谋求发展的竞争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型的竞争形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便是同质化现象的泛滥。于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充斥观众眼球的仅有那么一两类电视节目。这种跟风行为短期内或许可以提升收视率,却无法为频道长远发展积累品牌和资源,也就无法为频道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各卫视相互模仿造成的同质化现象,使得我们的省级卫视未走出“红海”的圈子,始终在“红海”的漩涡中打转不前,这对我们的省级卫视是非常危险的。而寻找“蓝海”成了我们各卫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蓝海”在哪里
要想开拓未知的市场空间,寻找“蓝海”,就要走出同质化的“红海”怪圈,说回来还是媒介产品差异性的搜寻。任何媒介搜寻产品差异性的最佳选择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创新来求得产品的差异性。⑥创新的内容也有很多方面:
1、技术层面上的创新
科技在发展,媒介的各种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换代,各频道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自己。时刻考虑媒介产品面临的市场需求。
2、内容层面上的创新
各省级卫视不能脱离自己的本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即便是引进国外或者其他频道的节目也要与自己的实际结合。
3、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管理层面的创新可以引起整个媒介文化与经营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还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不断营造媒介创新的新动力。
(二)“借船出海”
1、借助新媒体
去年冬天,江苏卫视和56网签署了合作协议,江苏卫视收视领先的娱乐综艺类栏目都可以在56网上看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既可以扩大收视率,也可以带动新媒体的发展,更可以为传统媒体开拓更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借助新媒体这条船,传统的媒体频道会在完善表现形式、与观众互动等方面有更大发展,开进“蓝海”市场。
2、借助其他卫视频道
2010年2月8日,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电视台合办的2010年全新版宁夏卫视频道正式开播。此外,上海卫视与内蒙古卫视、湖南卫视与青海台也有类似的合作。这种重组不仅可以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卫视频道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一些比较发达的卫视频道的影响范围。两个不同的卫视频道合作,相互学习和影响,很有利于在不同的地域进行节目上的创新,非常有利于开拓一片新的领域。可见,卫视频道的合作联合,也是打造“蓝海”市场的良好条件。
结语
中国的媒介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媒介资源远远没有枯竭,媒体从业人员要始终看到市场的潜力,积极的开发“蓝海”市场,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抄袭。任何东西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一个成功的频道品牌定位,那也是暂时的,时代在发展,要顺时应势,不断的在节目上进行创新和升级,在品牌定位上也要不断的升级,这样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创新才是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