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提出缓解职业压力的对策,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0-02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给广大高职教师带来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然而,高职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由此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降低,还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1.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1.1现状
  1.1.1职业行为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常常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对学生的期望降低。逐渐失去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对教学完全丧失热情,厌恶教学工作,试图离开教学岗位。
  11.2社会适应不良
  教师以满腔热情投入崇高而神圣的教师职业,但是现实总是令人不满意。青年教师埋怨工作繁杂、学生不听话,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中老年教师埋怨教学任务中,希望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也会出现心理失衡。
  1.1.3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教师面临较大的压力时,会造成与家人、朋友、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8.96%,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仅仅12.48%。
  1.1.4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定
  一些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心境不佳、反应迟钝、情绪低落、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失调的状况。
  1.1.5生理健康受损
  当教师面对压力事件或情境时,会出现如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多等生理反应。如果压力过多或持续过久,则容易导致身心耗竭,从而产生严重的精神负担,导致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
  1.2原因分析
  1.2.1教师职业特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既肩负着道德和技能的压力,又背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思维活跃的人,因此要求教师的工作应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易出现“教育难搞、学生难教”的紧张情绪。
  1.2.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也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要有敢破敢立的胆略,勇于创新,能大胆地搞些创新教研课题,进行教改实验。然而,教师在这种新旧认知结构的尖锐矛盾及寻求转轨时期的新出路,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1.2.3学校管理给教师带来工作压力
  各高职院校争创国家示范院校、省级国家示范校,接受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给高职教师带来的工作压力相当大。高职院校一般都强调“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科研和职称评定,高职教师受到自身素质、实验设施等影响,很多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1.2.4教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适应
  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因此要求教师从理论型向技能型,“双师型”的转化,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2.5教师的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
  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优秀教师的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许多地方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减少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许多教师感受到精神失落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
  1.2.6学生情况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产生职业倦怠,进而诱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1.2.7人际关系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疲于应付,与同事、学生交流随之减少。同事间关系淡漠,师生交往呈现功利化倾向,在这种人际交往的状况中,易产生心理压力。
  2.维护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2.1教师层面
  2.1.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淡泊名利。人在精神上就能多得到一些自由,多感受一份愉悦和宁静。其次,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使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教师要学会合理的使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得到安慰。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寻求解决的方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1.2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教师要以终生学习观念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不断提高知识修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知识传授的时效性和技能传授的实用性,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缓解工作压力。
  2.1.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支持。运用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与他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缓解压力,同时能得到社会更多人的认可和悦纳,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使心理健康发展。   2.1.4培养正确的压力观,提高自我减压能力。适度的压力能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动力,教师应该学会应对各种压力,采取合理的宣泄方式进行释放,寻找自我减压的有效方法。改变工作和生活的态度,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获得专业的心理援助。
  2.2社会方面
  2.2.1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师的待遇。
  2.2.2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相关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业绩。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2.3建立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的压力。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建立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实际情况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2.3学校方面
  2.3.1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学校在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和业绩评价方面应当给教师提供一个公平合理、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关注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支持他们对教学管理和教书育人中的探索,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努力向上的机会,调动教师加倍努力工作。
  2.3.2建立科学、人性化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让全体教师参与管理,完善高职院校教代会制度和工会制度,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学校社团、工会、教研室等组织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给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之间的互相支持能够大大降低教师职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2.3.3加强学生管理,建立专业化的学生辅导员管理队伍,尝试建立专兼结合的班主任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培养,迅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职业积极性,从学生层面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
  2.3.4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 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档案。 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对老师们进行定期的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措施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维护和增进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善于沟通交流,使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要以人为本,改革评价机制,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切实减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依林,刘海燕.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6,6
  [2]马晓燕.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
  [3]杨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矫正与调适[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于荣,袁怀民.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J].科技信息,2007,(25)
  [5]魏建国.浅谈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作者简介:
  莫丽(1982-)女,贵州从江人,2003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毕业,教育学士,高校讲师,从事心理学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组学习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利用小组学习方式时,必须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效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小学学习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小组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6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就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合作学习的分组、情景创设、技能培养、合理引导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化学 新课标 合作学习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70-01  合作学习就是利用学习者交往合作的主体性、互动性和互惠性,让不同层次的学
纳米TiO_2光催化剂是近十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它能降解废液、废水,杀死细菌病毒,可以应用在废水的处理,室内环境的净化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TiO_2光催化剂具有对紫外光的依赖性高,利用太阳光比例低,半导体载流子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如何提高TiO_2光催化剂在日光下的催化能力,是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主要难题。 本研究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Co,A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应力退火方法对铁基纳米晶合金应力退火。对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和(FeCo)73.5Cu1Nb3(SiB)22.5合金的环状铁芯在普通退火和应力退火下系统研究了退火制度、
研究发现,铝土矿尾矿是一种复杂天然混合矿物,主要含高岭土、伊利石、石英、一水硬铝石和刚玉,Al2O3的含量达到39.6%,其利用价值相当可观。目前,对尾矿的利用只限于耐火材料
【摘要】生物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科研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教学方法,分析了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教材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为探究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教学效果提供基础和帮助。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 教学手段 教学实践 学习主动性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08)。  【中图分类号】G
碳化硅(SiC)陶瓷材料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以及耐摩擦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众多领域中。当其尺寸进入纳米尺度后,S
【摘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外语教育的目标已经从过去只关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转变为适应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的交际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语法能力,还要具备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当前外语教师教育中对于教师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否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是本文着眼探求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不断充实,不断建构。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老师积极转变工作态度,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灵感悟世界上的真善美,用积极的心理来滋润儿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