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tv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第七十六)曰:“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婴,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是史书的记载。
  然而,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这个山峦重叠,沟壑纵横的方圆约600平方公里的深山里,以镇宁县革利乡为中心,居住着一支神秘的苗族,自称蒙正(遗留之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分布在11个乡(镇)、68个村、162个自然寨,人口约25000多人。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千百年来,他们笃信夜郎竹王就是自己的祖先。
  蒙正苗族不信神,而是敬奉祖宗竹王,说夜郎竹王是他们的老祖宗。竹王成了维系着一个家庭的人身依附,活着需要得到竹王的保护,死去要得到祖宗竹王的承认。因此,男性成人都要举行仪式供竹王,死时用供的竹片陪葬,有了竹片为证,到阴间祖宗才承认。如江龙镇子朝寨的朱天文,1956年应征入伍在云南当兵,1978年转业到云南省徵江县检察院工作(已退休),2003年12月回老家江龙镇子朝寨举行供夜郎竹王仪式,现夜郎竹王的偶像还供在朱天文的家乡子朝寨的房子楼上,到他百年归天时,要送供的竹片到云南去陪葬。妇女用两块竹片髻在头顶上,以示对竹王至高无尚的崇拜。
  在蒙正苗族中,一个人从生到死,从民俗事象中看“竹王崇拜”最重要的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一、杀母猪供祭安竹王位
  
  供竹王是蒙正男性成年人一生中的大事。一般在成家后,首先要用1头母猪来祭给竹王,然后才能举行供竹王仪式。杀母猪祭给竹王的时间是二三月间(花开时节);束供竹王的时间是在冬、腊月举行。安竹王位全由祭司主持,祭司有专用的一对竹挂。其程序是:
  祭床——祭床由祭祀师来做,用4根木棒做成3尺长、3尺高、1尺5寸宽的两层祭床。上层用13条竹片、13块杉树皮铺上,在杉树皮上摆1块蜡布,用竹片做13把弓箭摆在竹床上;下层用3条竹片、3块杉树皮铺上,在杉树皮上摆上3个土碗。祭床做好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母猪的4只脚捆起,抬到堂屋里,用根木杠子压着。祭祀师坐在堂屋中间面对祭床,女婿身着衣裙坐在祭祀师的右侧,佯为一对夫妻。祭祀师边念祭词边问,女婿边撕麻边回答。
  祭词——其祭词是:“今天是竹王的好日子,某某家备办得1头母猪来祭给竹王,是为祖宗清根。竹王是从哪里来?他们又到哪里去?啊!竹王是从天上来的,来到房上,来到楼上,来到蜡布上,来到木鼓里头,快倒茶!老祖公来了,有香烧香,无香就杀母猪当……”
  上粮给竹王——其祭词是:“在当初,有金米、银米吃也吃不完的时候你不来,今天吃完了你才来,今天供祭给你,一碗、两碗,十升、一斗、十斗、一石……”
  用母猪肉祭供竹王——祭祀师把祭词念完后,把母猪杀死,煮熟后,把母猪肉摆在竹床上祭供竹王,通过祭供竹王后再分给主人家、祭祀师、女婿。主人家得一前脚左腿,祭祀师得一只猪前脚右腿带脚(因祭司要走路),女婿得猪尾三岔骨及尾巴,用3只筷子穿祭供的3串肉(肉、心、肝、肺、肠、腰子各1小块),主人家、祭祀师、女婿各得1串。
  封口舌——封口舌用3个猪蹄叉摆在一个筛里成三角形放在堂屋里的地上,祭司手中提3根竹签、3根茅草纠,口中念念有词:“比苦来帮忙,有人乱说主家,叫他的嘴烂;有人要来扰乱,叫他的脚断。3根竹签、3根茅草纠封他的嘴,穿他的喉,叫他说不出话,啍不出声。”念完,祭司用手中提的3根竹签、3根茅草纠在摆放猪蹄叉的竹筛上扫3转,“封口舌”仪式完。
  最后,由女婿抬祭床走在前面,在场1人捧摆猪蹄叉的竹筛走在后面,3个寨老跟在后面。祭床丢在三岔路口,3个寨老在三岔路口拿竹筛里的猪蹄叉各吃1个,吃完提起竹筛返回。
  安竹王位仪式到此结束。
  
  二、用刺竹束成竹王偶像
  
  蒙正苗族供“竹王”可由家族中自己来办理,不用祭祀师。举行供竹王的整个过程是:
  打粑粑来祭供竹王——将30斤糯米蒸熟后分3槽打,第一槽打好后放在簸箕里,先掏第一个大的为竹王的放在一边,其他的掏出捏成小粑粑待冷后装做1袋;第二槽打好后掏出捏成小粑粑待冷后装做1袋;第三槽打好后掏出捏成小粑粑待冷后装做1袋放好,待第二天用于摆祭竹王。
  举行掩口舌活动——为保证第二天祭供竹王活动的安全顺利,晚饭后首先用1只大公鸡来掩口舌。其做法是:在堂屋中烧1笼火,家族中都围坐火边,1人1只手提竹卦,一只手提1只大公鸡;1人手里拿5棵竹签,边掏暴格骚叶子穿在竹签上,掏下几皮暴格骚丢在火里烧炸,口中念念有词,意在保第二天祭供竹王活动的安全顺利。
  请竹王到家来首坐——把封口舌和扫屋程序做完后,正式请竹王来堂屋里首坐,由家族中1人手提竹卦,首先念道:“竹王老祖公,今天是你的好日子,请你到家里来首坐,我先祭一道酒、肉给你吃,今晚和子孙们欢乐一夜,明天再用羊、猪祭给你。”祭毕就起鼓起笙、起鼓起笙后2人吹芦笙,1人击鼓。2人吹芦笙调芦笙后,1人唱古歌……
  用粑粑、酒、猪、羊祭竹王——第二天在堂屋里举行祭供竹王仪式。堂屋神龛下面摆放1块竹席,首先在竹席上用粑粑摆祭给祖宗,摆成5排,每排11个,共55个。在每个粑粑上面放上1块小竹片,粑粑前面摆放一对竹卦。第一个大的为竹王的,其它的为家族中死去五代各祖宗的,逐一请各祖宗来就位,用粑粑摆祭3次后;接着给竹王祭酒,同时也要请家族中死去五代各祖宗都来陪竹王喝酒;祭酒后先用1头猪祭给竹王,然后再用1只羊祭给竹王。
  束竹王偶像——竹王偶像是用刺竹来做。砍竹时很讲究。砍竹由家族中一个有经验的人去砍,进了竹林,要找长成一排对齐的砍(3棵、5棵、7棵)。用1棵(3节)长1尺5寸的刺竹作母竹,竹挂一对、5块大竹片、50块小竹片合在一起,用姑妈家送来的半斤园麻将母竹、竹挂、竹片捆在母竹上端,麻尖留1尺长作为“竹王”的胡须做成竹王偶像。竹王偶像束好后,就请去供在堂屋楼上,平时不能动着,如翻盖房屋及新建,首先要用1只仔鸡祭给竹王并通说清楚,然后才把竹王的偶像揭下来放在一个干净的竹簸里。房屋修建完毕,立即将竹王偶像请回原位。
  为竹王举行欢庆活动——竹王偶像束好后立在1个竹簸里,请竹王老祖公坐堂屋神龛中间看子孙们表演摔跤舞。此时家族中在堂屋里举行摔跤舞表演活动,摔跤舞由3人组成,一男人吹着芦笙走在前面,一人跟在后面边走边舞,一男伴女装身挎一竹兜,竹兜里装着稻草,两只手端着一竹筛跟在后面,边走边舞,边用竹筛去杵前面男人的屁股。杵前面男人的屁股3次后,走在前面的这个男人调转回来,“女”的把竹筛放下,两个人抱起就摔起跤来,摔跤舞要摔3次,其中:“女”的要倒2次,男的只能倒1次。如扮女的劲大摔不倒,站在旁边的都要帮忙男的,伸手去拉“女”的脚,站在旁边的男女老少都哄堂大笑。
  请竹王偶像供在楼上——举行摔跤舞活动结束后,就请竹王偶像去供在堂屋楼上,竹王偶像在竹筛里,一人两手端着竹筛往楼上走,边走边问,一人在楼下回答。
  供竹王偶像对话是:端着竹筛的人问:“这里是竹王老祖先的坐处,是不是?”答:“不是,那里是子孙们玩耍的地方。”问:“这里是竹王老祖先的坐处,是不是?”答:“不是,那里是鸽子在的。”问:“这里是竹王老祖先的坐处,是不是?”答:“是,那里是竹王老祖先的坐处、在处。”抬竹筛的人把竹王偶像插在堂屋楼上,插放好后,面对竹王偶像念念有词说:“竹王祖先,今后五黄六月,吃麦吃荞,怕子孙们不懂事,大意动着你的胡子,你老祖先不要多心,不要生气;二三月间,如发生不测,抢救不得竹王祖先头发胡子,你老祖先不要多心,不要生气。”
  竹王在楼上洒下银子来——请竹王偶像去供在堂屋楼上供好后,把头天打好的糯米粑粑拿到楼上去,一人在楼上边念边把粑粑一把一把的撒下来,说是竹王老祖公撒银子下来了,在堂屋里的大人、小孩都争着抢粑粑,谁抢得多表示财运好。粑粑要双不要单,参加的人抢得的粑粑最后自己数,如是单数的自报后由撒粑粑的人给补为双数以示吉利。
  撒粑粑后祭供竹王仪式宣告结束。
  
  三、亡人在盖棺前
  用供奉竹王的竹片陪葬
  
  蒙正苗族老年人寿终正寝的葬礼隆重,装殓尸普遍用棺木,实行土葬埋坟堆,抬尸上山路上不丢“买路钱”。其竹王崇拜的表现是:
  破竹卦胆——死者不论男女,把尸停好后,拿事先准备好的刺竹来做竹卦,竹卦做好后用刀由竹卦中间向准“竹胆”一划两破,破竹胆后说明死者已离开了人世间,这对竹卦就是代表死者。死者的整个丧葬程序都要用这对竹卦来做。
  用竹筛把供的竹王偶像取下——男性成人在世时供有竹王偶像的,人死停尸结束后,家族中端一个竹筛到楼上,面对供竹王偶像念念有词。念完后把供的竹王偶像取下来,放在竹筛里端下楼来摆在棺木中间下面,供来吊唁的客人祭奠。
  男性揣竹证在胸间回归祖宗——男性成人死后,在盖棺前,从供奉的“竹王偶像”里要取出两块竹片,家族中一老人手提着竹片面对死者说:“亡人,要把你胸间的竹片揣好,到祖宗那里去报到,祖宗问你,你要把竹片拿出来给祖宗看,有了竹片作证据,祖宗才承认你。”念完把竹片放在死者胸间,然后盖棺。
  
  四、亡人进“竹王宫”
  
  做“竹王宫”——在出丧的头天,家族中的主要任务是去找一处稍平的场地做“竹王宫”。“竹王宫”的主把用一棵杉树,框架用竹做,外面用草盖,形状像一把伞,为3层,每层为4方,共有28块木牌。其中:第一层为12块,每面插3块;第二层为8块,每面插2块;第三层为4块,每面插1块。“竹王宫”前面用1棵竹子弯为弓型,意为大门;用4棵竹子插在“竹王宫”外面东、南、西、北四方,表示竹王城。共有9只木鸟守护其中:竹王宫第一层4只檐角各有1只鸟守护;竹王城东、南、西、北四方每棵竹子上各有1只鸟守护;在做吃的地方插1棵竹子,竹子上有1只鸟,守护锅灶。
  坐竹马——盖棺后,要由祭祀师来给死者开路,指引死者回归故土,砍4棵小竹,量与棺木长,架斜捆起叫“竹马”。众人把棺抬起把竹马放在棺木底下,意为给死者坐上竹马后,在回归故土的路上一是走得快,二是祖先看见坐竹马容易识别。
  用猪祭竹王偶像——在出丧前,家族中一人用竹筛端着竹王偶像走在前面,一人提着猪笼,里面装着1头小猪走在后面,走到寨边选一平地停下来,面对竹王偶像念念有词。念完后就当场把这头猪杀来祭给竹王,用猪血淋在“竹王偶像”和竹筛上一起烧掉。
  抬棺绕“竹王宫”3圈——抬棺进“竹王城”后,由芦笙开路,抬棺、牵牛、拉猪、抱鸡等跟在后面绕“竹王宫”3转,才把棺停放在“竹王宫”门前面,以示死者已回归到宗庙。然后再举行各种仪式。
  倒“竹王宫”——家族中祭祀程序做完后,把棺木盖好,抬灵柩出“竹王宫”。灵柩抬出“竹王宫”后,倒“竹王宫”由大女婿来完成。此时,家族中的媳妇都准备好火把在“竹王宫”两边等着,待大女婿去倒“竹王宫”时,媳妇们就放火去烧“竹王宫”,让火烧着大女婿取笑。
  
  五、竹人是亡人的灵魂
  
  接竹卦——死者安葬后,当天晚上家族中安排两个胆大的人,悄悄到死者坟边去把“竹卦”拿回家放在堂屋里,叫接死者的“魂魄”。意为接死者来与家人、亲戚再团聚一夜。
  给“竹人”做灵——安葬死者的第二天早晨,家族中用竹条做成一个人的框架,意为死者(死者是男的穿男衣,是女的穿女衣),把由坟上接回来的“竹卦、”“竹人”(均代表死者)放在竹簸里抬到寨边三岔路“做灵魂”。做灵魂仪式完后,用1只小鸡在“竹人”头上绕3下把鸡摔丢在山上,叫“放生”。意为人鬼分开。
  送“竹人”灵魂回归祖宗——放生完后,一人抬着“竹人”回家,此时家里已关门。一人佯为死者叫开门,屋里的人问:“是谁?”死者自报名字,屋里回答不让死者回来了。此时死者在门外说明回家的目的:是给家人送金银财宝、儿女、牲畜等来。对完这4句后,屋里的人才开门,抬死者影身“竹人”坐在堂屋中间。家族中又用1只小猪祭给死者,祭祀完后一人抬着“竹人”走出大门,哭丧的跟在后面,将死者的灵魂(竹卦、竹人)送到三岔路烧掉,死者的丧葬仪式告结束。
其他文献
中国电信于2002年10月28日通知,于2002年11月1日起调高香港致电内地长途电话接入费,香港大部分电讯商实时相继调高中港长途电话费用,事隔三日,2002年11月5日多间香港电讯商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十九届
期刊
一、菌种的选择:经试验,浙江常山99号品种,具有出菇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较适合于袋式栽培。二、材料:栽培材料采用棉籽壳、甜菜丝、木屑等。配方:棉籽壳68%,
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篇中相关词句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和
英语完形填空主要测验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整个文章逻辑的理解,在情景中辨析词义的能力以及词组短语搭配的使用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
  1.Radioecology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radiation and radionuclides move through the environment.It was established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during th
会议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study bird and bat fatalities and the numbers and passage rates of migrant birds and bats at the Montezuma
会议
利用食用菌金针菇(87-02)与7818高铁木耳为原料,经生物工程科学提取而成的食用菌新产品-AF31天然儿童营养液在桐乡真菌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省级鉴定。AF31含有31种适合儿
传统装饰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中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它不是一种纯艺术现象,它首先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造物的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哪个地方,人
在一项美国空军研制具有抗干扰性的单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的实验中应用了Peregrine半导体公司的通信合成电路技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空间电子及防护技术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