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胞胎成长过程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三胞胎兄弟的成长转变展开论述,从三胞胎兄弟不好好学习,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老师正常教课,到通过教育引导三兄弟在学校劳动中,表现积极,有什么活总是抢先在前,还时不时地帮助弱小同学干活。在体育课活动中,三胞胎兄弟帮着老师组织好队伍,敬候老师的命令,在体育课中,三兄弟又积极地配合老师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说明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事实上,当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展现喜怒哀乐的时候,当学生向教师主动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就真正的成功了。
  关键词:尊重 信任 沟通
  【案例背景】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在多年的教学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碰到过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我所教的孪生三兄弟,他们的成长给我很多的认识与启发。这是我刚接收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并承担起该班的班主任工作,我起初认为二年级的孩子都小,闹不出多大的事情来。可经过几天的教学工作,感觉这个班不是太容易管教,班里有三个孪生兄弟。大的叫刘伟(化名),二的叫刘飞(化名),最小的叫刘过(化名),三兄弟个头一般高,模样长的及其相似,不注意还真难以区分,三兄弟在学习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想法——不学习,他们不但不学,还在班里起反作用,他们“团结一心”扰乱其他同学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到老师的正常教课。有一次我在给学生分座位时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與他们三兄弟同桌。后来知道原因是:学生们都害怕跟他们接触,如果接触,不小心让他们三兄弟不高兴,就会招来一顿打,这就使得同学们都远离三兄弟。我面对这种情况,心里也是犯愁,经常问自己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驯服”这几位“捣蛋鬼”?我怎样才能“融化”他们,才能安心地“管得住”他们,使他们走上正确道路。
  【案例描述】
  为了搞清三胞胎“团结一心”扰乱班级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地转化策略,我专门走访三胞胎兄弟以前的所有任课老师。她们几乎都说,三胞胎兄弟从来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在课堂上表现得特别多的小动作,有时还会发出一些怪叫声影响别人,课下还经常欺负同学,学习成绩差得没法说。我又专门多次去三兄弟家里,从他们的父母那里了解了三兄弟的具体情况。
  由于三兄弟的父母经常在外给人打工,家里无人照料,于是三兄弟在五岁时,他们就自己做饭烙饼等等,开始承担起一部分大人的活。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使得三兄弟无人管教,我行我素,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三兄弟在行为上没有约束,胆子都比较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因此在家里,在学校都表现的好暴力,好打仗。由于没人管教,更没人过问三兄弟的作业是否完成。时间一长,自然的就厌学和不学了。由于根本完不成家庭作业,第二天检查时,老师就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到教室外完成,而老师又讲新内容。就这样,不但原来的作业做不好,也没机会学新知识,学习越来越差。学习差,上课听不懂,无聊,三兄弟就更爱做小动作了,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我经过几次的家访,对三胞胎兄弟在家的表现有所触动。到学校之后,我就非常留意三兄弟的表现。发觉三兄弟身上闪光点还真不少,比如在学校劳动中,他们的表现还挺积极,有什么活总是抢先在前,还时不时地帮助弱小同学干活。又比如在体育课活动中,三胞胎兄弟帮着老师组织好队伍,敬候老师的命令,在体育课中,三兄弟又积极地配合老师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这俨然是优秀学生的表现,不像是捣蛋学生所为。我看到这一切都记在心里。在随后的教学中,我开始找三胞胎兄弟中的老大刘伟交流谈心,询问他的生活怎么样,理想是什么,愿望是什么。经过与刘伟的交流,使刘伟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由此看来,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要先放下自己的面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接受你的教育,认同你的观点,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也才能更好地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对于三兄弟的教育引导要因人而异,老大喜欢别人与他沟通,只要语言适合得当,老大还是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的。三兄弟中的老二跟老大就有所不同,老二喜欢绘画,他经常一人在书桌上拿支铅笔画一些小草小树的。因此,我从家里拿来几本有关绘画的书籍,让他学着画画,这样渐渐地,就拉进了我与他的距离。三兄弟中的老三让我头疼,我跟最小的刘过怎么说都不听,用了各种办法,对他来说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在学校犯了错误之后,过两天又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我想到同家长一起努力来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犯错的几率越来越少,行为习惯越来越端正。
  【案例分析】
  一、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小学阶段的三兄弟由于家庭原因无人管,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教育,成了在学校有名的“管不住”,有名的“暴力分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却能从尊重学生人格入手,从点滴小事人手,发现优点,创造适宜发展平台,使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爱,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幸福。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就是要确实承认学生走向成人、走向完善的发展总趋势,而不能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抹煞学生的现有能力和将来的能力。表面看,三兄弟上课爱做小动作,如果仅仅是一味批评、指正,也许会一时有效,但更多的情况是“当面点头称是,过后一如既往”,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甚至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将学生打成另类。而我却看透了“爱做小动作”背后的深层问题,从尊重关心着眼,从帮助寻找学习方法人手,激起三兄弟学习的兴趣,促使三胞胎兄弟在课堂上逐步从“无事干”向“有事做”转移。
  由此看来,当学生被尊重的需要遇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理解时,就会撞击出成功的火花,成功的欲望就会被燃烧起来。反之,就会变得缺乏理性,固执、叛逆,走到我们希望的反面。
  二、信任是发展的动力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表现的多样性。“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句流行的话语,用在别的方面可能会有片面性,但用在教育学生上却是千真万确。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能施行不同的教育,所谓因材施教,促进其现有差异的发展。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和智力倾向的组合。由于天赋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其所表现出的智力才能是不相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现实的大量个案也告诉我们,某个方面的“差生”恰恰就是另一个方面的“优生”。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功。”只有让信任的“阳光”普照学生,给学生的发展注入“太阳能”,才能为学生成功、成材提供永恒的动力。
  三、沟通是成功的桥梁
  多一点沟通,就会少一点摩擦。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要对学生的言行仔细观察,冷静思考,寻找沟通的话题,创设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暴露心灵,让教师在沟通中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石。假如教师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训斥;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类似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成为“典型”。
  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事实上,当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展现喜怒哀乐的时候,当学生向教师主动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就真正的成功了。
  (责任编辑:冰冰)
其他文献
摘要:物质的丰富并不一定会带来精神的丰盈。物质丰富可能导致精神上的贫困,表现为青少年对游戏的过度迷恋。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反省。为此,我要阐述几点:警惕精神污染,防止精神贫困,建立良好的情感熏陶环境;建立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创造良好的智力开发环境,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沟通的技巧,做智慧型家长。  关键词:精神污染 精神贫困 环境熏陶 重视阅
家庭亲子活动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亲子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
电脑新闻“语言”的录根与回归──刍议强化电视新闻的语言文字功力史联文[编者按]电视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文字性语言与画面语言关系如何?电视传播是以文字性“语言”为主体还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这似乎是电视界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随着电视传播在技术与艺术方面...
摘要:基于分析中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中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核心性有了明确界定,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拓展、基础教育与党教育方针统一战线以及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行者是有效提升学校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关键,因此中小学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师资力量去推进学生水平的发展与对外竞争力。本文将从中小学班主任“晋升之路”、班级设置、专业素质展开研究,以期确定中小学班主任加
摘要:在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问题上,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与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交流,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因为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得要领。同时,这些人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没有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家庭的居住条件较差,不能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和,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高,学习不好就早点就业。为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是教育好家长,通过开办家长学
摘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的特点,可以通过活泼多样的识字形式,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提高识字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多边交流、互动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达到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 互动 体验 乐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小学的素质教育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思想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形成。素质教育评价方式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做到用心灵赢得心灵,发挥综合性评价的导向作用;巧用表扬,让激励性评价陪伴学生快乐成长;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老师有效性评价的激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素质教育 有效评价 家
之所以用《再谈新闻与宣传》作标题,是因为关于新闻与宣传相互之间的异同关系已多有著述文章作过阐发,其理论观点已被不少人认同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摘要:每所学校都有学困生,他们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差,这些学生很难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重,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让社会和家庭都为之忧心忡忡,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为使这些学生迎头赶上,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之门,让赞美之声滋润孩子的心灵,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关键词:学困生 闪光点 爱心 赞美 自信心  在每
摘要: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沟通,而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根据工作实践,班主任的沟通交流艺术包括:倾听的艺术、观察的艺术、谈话的艺术、日常管理的艺术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生管理 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日常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