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政治的教与学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抓好两方面的“点、线、面”,才能做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大文章。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关键词】点线面;大文章;感性;理性;认识;过程
  
   如何搞好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个既老又新的话题。在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抓好两方面的“点、线、面”,才能做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大文章。
  1 基础——理清教学内容的点、线、面
  政治课教材的编写符合系统论的原理,各课之间联系很紧密,形成一个整体,但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局部又是由“点”构成的,所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习惯,讲授时应让学生分清所学内容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最重要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点”;每个知识点都包含在各个相互独立的段落中,由“点”带动对某个论题的系统论述,这即所谓的“线”;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某个题目扩散到对整个章节的阐述,进而影响到对全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这就是所谓的“面”。由此可见,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把握得好,则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1 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不是头脑僵化,死记硬背,而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理解性记忆。这种记忆过程是把整体分解成局部甚至每个支点,再将每个支点、每个局部重新拼装组合成整体来记忆的过程。把所学内容分解成点、线、面来学习,正是这种科学记忆方法的体现。这种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符合学生思想特征的记忆方法,不仅适用于理解能力较强、学习基础较扎实的同学,而且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1.2 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基本政治概念与原理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准确把握书本内容的前提。但传授基本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记忆基本概念或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政治思维能力,使其具有初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就是说达到古人说“传道”目的,这也同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相吻合。
  1.3 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有意识的培养。所授内容由“点”到“线”到“面”的扩展是一个识知的过程,所学内容由“面”到“线”到“点”的分解也是一个识知的过程。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有利于对局部和个体的把握,即所谓高屋建瓴,从大方面入手。
  2 关键——疏理出教学主体的点、线、面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同志往往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好所学内容的“点、线、面”,而没有对教与学的主体——学生,进行认真而细密的分理,过分强调整体的共性,而忽视局部与个体的特性。表现为教学对象的无针对性,面对所有学生笼而统之,不问其思维特征、记忆能力、学习基础等,搞所谓的“全线出击”、“全面开花”,无的放矢。使得有的学生久厌其烦,对所讲内容茫茫然,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尖子学生与成绩较差学生的成绩皆提高缓慢,最后不是共同进步,而是共同原地踏步,久而久之,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所谓分理出教学主体——学生的点、线、面,就是将学生按其理解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基础等加以组合排列,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做到由“点”(某个学生)、带动“线”(这一类的学生),再延伸到“面”(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这样做,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2.1 适用性强,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检验教学方法是否优劣的尺度,只能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是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把全体学生或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解为“点、线、面”,对其施以不同的讲授、点拨方法,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这样做就使不同层次,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同时也使教者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2 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每个班相对而言都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因此教者应将所有学生按其现有的能力和潜力重新归类,让同一层次、同一线、同一面的学生在本层次内进行学习方面的比、学、赶、超,使每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学有目标,赶有榜样,这样做显得说服力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实践证明,由点到面,解剖个体进而感染整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2.3 竞争性强,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学生,而强烈的竞争意识就是其要求之一。众所周知,在同级别间展开的竞争是最激烈的,竞争往往伴随着双方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应向学生强调公平、正当的竞争手段,使学生明白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面对竞争中的成与败引起的种种波动,及时、细致的思想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其他文献
【摘要】“控辍保学”是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当务之急。针对我们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合实际,谈一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如何转化学困生、更新观念、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  On the causes of ma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Transformation  Yong Chuangliang  【Abs
期刊
研读作家手稿,不仅要学习作家们修改文章的方法、技巧,搞清楚为什么应该这么写而不应该那么写,而且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思想境界。  修改文章,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修改文章,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修改文章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尽快提高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呢?我们认为,下功夫研读作家的手稿,实在是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几乎已成了解题模式教学,解题成了唯一的目标,训练成了唯一的方法和手段,以致学生被训练成了解题的机器。那么,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现代教育必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为其终身优质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
期刊
【摘要】我们按照作文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加上认真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学生的习作水平定会逐步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关键词】作文;教学;我见     近年来,随着作文教学理念的改变,作文教学的方式,策略也有了许多可喜的改革,但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学生作文不会写,不愿写,不能写的情况。为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由“不愿写”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爱心与智慧,班主任工作如能充满着爱的阳光并且张扬着智慧的灵动,学生就能接受并在她的关照下快乐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智慧     教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学生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都是重点。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更是成了难中之难。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呢?文中笔者也作了很重要的阐述。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高     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都是重点。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被定位为“教师教得苦、学
期刊
师生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1 唤醒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他们必须同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
期刊
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  1 加强阅读,诱发写作兴趣   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多少文人墨客无一不是得益于他们丰富得人生阅历及 “读书破万卷”的饱学积累。而我们的小学生仅
期刊
【摘要】随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很多教师在贯彻精神的时候由于领会不到位或是操之过急,结果,课堂变的浮华,一味追求形式,而丧失了很多语文味,本色语文在呼唤着我们。  【关键词】课改;课堂;浮华;语文味;本色     追溯语文教学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曾有过太多的左摇右摆。孰是孰非时,新课标应运而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教学现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审视当前的课堂,我们欣喜地看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但阅读教学是母语教学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将为孩子今后语文能力的发展和各种潜能的发挥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浅析;语文;阅读教学  Of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Reading  Ma Zhenan  【Abstract】Language teach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