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帘子已经远去的陇中民问艺术奇葩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陇中农村灶头上放着三层板子和木头架用来摆放器物,当地人叫它灶爷板。在灶爷板由下往上的第二、三层的板沿上会贴一种用纸做的帘子,用来遮丑挡尘,被称作“板帘子”。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进陇巾农村的厨房,你就会发现在陇中农村的厨房里会有一个土块或砖块砌成的搁置几个锅的墩(大多数为土块砌成),当地人把它叫做“灶头”。
  一般家庭都是3眼灶,灶头左面一个灶眼搁一个大锅,为副灶,即备用灶,通常在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招待客人时与主灶一起用;右边前一个大灶眼搁一个大锅,后一个小灶眼搁一个小锅(当地人叫后锅),前后排列,为主灶,为平常生活用。
  在主副灶的后面,左右各一个“F”型的木架,与后墙和灶头相连,在两个“F”型的架子上会搁一块木板或综合材料板,大多数的是综合材料板,因为它的成本很低。综合材料板是用粗细相当、长度相同的向日葵杆子并到一起,然后用直径6毫米左右的3根竹子左中右穿插连到一起。
  然后再在上面用水调和红土与熟米米石粉末。米米石,陇中俗名,一种晶体矿物质,易碎;平常把它放到有火星的地方,如正在供暖的炕洞或正在做饭的灶火堂。经过一段时间的烘烤,它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类似石灰的极易碎的白色物质,如果用擀面杖擀碎后,加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得极其坚固如石头,当地人用它混合红土粉制成炕裙、炕头、灶头等,既红光喜庆又牢固坚硬,把上面刮平刮光,特别坚固而且光滑,为了减轻重量,下面一般是不抹的。
  最下层不放固定的东西,平常随便放一下烙馍罐、发酵盆等,第二层搁板平常放置碗筷、舀饭勺、铲锅刀及调料、油盐酱醋等,再上一层搁置厨房中不太常用的东西,如锸子、馓饭叉等,最上层即为顶层,主要放香炉、香裱等,这三层板与那两个“F”型木头架的组合,当地人把它叫做灶爷板。在灶爷板由下往上数的第二、三层的板沿上会贴一种用纸做的帘子,用来遮丑挡尘,当地人把它叫做banyan zi,这种帘子既非珍珠所串成,也不是用布料裁制,而是用纸做的(笔者猜测可能与当地农民的生活一直比较贫穷有关)。
  虽然这种帘子是用纸做的,但是这种帘子的做法比较特别,由于自己儿时曾多次帮助奶奶及母亲做过这种帘子,至今,对它的制作步骤及方法仍记忆犹新:
  第一道工序:剪纸。将自家收藏的或借来的专门做板帘子的剪纸,依据自己家灶爷板的长度和相邻两板之间的高度(长度和高度一般都是固定尺寸)以及板帘子剪样的大小进行折叠,折成一沓,用细纸绳或针线将折叠成一沓的两张纸和板帘子剪样钉在一起,进行剪制,完成剪制后将板帘子剪样取下收藏或归还。
  第二道工序:熏制。依据自家灶爷板的长度和相邻两板之间的高度找来两张稍长稍宽(稍大才能起到遮挡作用)的韧性比较好的白麻纸(也有的用报纸)准备熏制。找一块木板(因当地农民生活贫寒,一般用厨房、仓房的门来熏制),将准备好的两张白麻纸并列铺到木板上,喷水润湿,用笤帚扫平展或用手小心地拉平展;再将已经剪好的两个板帘子两方连续图案剪纸拉开,分别平铺到上述已经潮湿的两张白麻纸上,让板帘子剪纸也均匀湿透(防止熏制时燃烧);再用针别牢固后,将它翻过来倒扣,并将其两边支起来,用大油灯或橡胶等点燃进行反复、均匀熏制。
  第三道工序:裱制。熏好后将它从门板上取下,并小心将两方连续图案的剪纸从白麻纸上取下,便形成底黑图案留白的两张黑白分明的画。用红绿色的纸剪出一头稍小一头稍大的三角形(要剪成是吉祥图案的三角形),用这些红绿纸条将熏好的两方连续图案一一隔开并粘好,在板帘子的上边用黄色的纸条粘好(黄色纸条有敬灶爷之意,黄色在当地是黄金的象征,是尊贵的象征,当地的香裱就是黄纸做的,而灶爷是当地人民认为是主管一家温饱平安的神,所以在板帘子的上面粘贴黄色,而且将用“F”型架子与板子组合的类似简易橱柜的厨房用具,当地人叫做灶爷板);将已经做好的板帘子后面再裱制一层白麻纸,使其牢固,不易撕烂;最后将已经裱好的板帘子粘贴到灶爷板由下往上数的第二、三层的板沿上即可。
  为什么当地人把这种在灶爷板上用纸做的“帘子”叫做ban yanzi呢?笔者通过与当地老人多次的交流,他们都说一直叫ban yanzi,但是用汉字怎样写他们也不知道,也没有思考过。随之,笔者又翻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得知:最有权威的命名要数定西市文化馆的颜重鼎先生发表于清华大学主办的《装饰》杂志在2007年第04期《陇中民俗剪纸的装饰特性》一文中提到的“板檐子”。因为颜重鼎先生是年龄比较大的陇中人士,同时他又是正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所以好多人士便都沿用了他的写法。但是笔者经过再三思考,发现将陇中的这种厨房用具写作“板檐子”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檐子”一词古代是指妇女所乘的轿子,然而,民间关于这个物品的称谓都有它的来源,笔者经过多次查阅,但遗憾的是均未找到相关比较有价值的资料。
  直到后来的一次无意间的谈话,让笔者找到了突破口和答案,那就是陇中农民往往将洗脸xilian说成是xi yan,才发现在陇中的方言中yan与lian有时混淆互用。于是,笔者认为陇中人所说的ban yan zi翻译成普通话应该是ban lian zi,用汉字“板帘子”来书写,因为帘子的作用就是起遮挡作用,而陇中的这种叫ban yan zi的东西,形状就像帘子,同时它的作用主要就是遮丑挡尘等。对此,笔者认为将陇中的ban yan zi应该就是“板帘子”。接下来笔者又与多位当地老人和几位学者就这个观点进行了交流,他们都认为笔者的探讨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常理并且具有科学性的。
  陇中“板帘子”的作用除了防尘、防蝇的作用外,更有美化环境、遮丑的作用;同时,它的制作模板来自于已经定为民间艺术的陇中剪纸,熏制过程也特别讲究,熏制完成后还要加贴红绿黄的彩色纸带,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说,称它为陇中民间艺术的奇葩毫不为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农村电气化的提高,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煤气灶、沼气灶、电磁炉、微波炉,橱柜、碗柜、擀板柜等全部进驻农村厨房,农村厨房里的大灶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而灶爷板、灶爷板上挂的板帘子也就理所当然地逐渐灭失。
  面对这种尴尬的境况,笔者只能说,当现代文明逐渐取代了传统文明时,我们没必要复古,更不要悲哀,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将其发展,保护和传承好这一濒临消失的艺术奇葩。
其他文献
西汉时期,大将霍去病曾对匈奴屡屡侵犯中原发出感慨:“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在2000多年前的那场较量中,汉王朝最终获胜,一部分匈奴人被驱逐出了北方疆域,另—部分则留在了中原。在之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民族大融合,匈奴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但近年来,一个被专家考证而称为“大山里隐居的匈奴部落”——安徽省东至县的金家村,顿时将人们的眼光吸引:皖南东至县的大山深处,果真还生活着一群匈奴人的后裔
期刊
灿若丹霞的红高粱,清澄甘洌的胶河水,发酵着,酝酿着,最后变成酒香醇厚的高粱红,晶莹在蛋壳陶这史前地球上最神奇最精美的礼器里。“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诗)。”这里,是著名作家莫言的“酒国”——山东高密。青纱帐如碧绿的绸带,环绕着一个个古风遗韵的村落。年画、泥塑、剪纸、黑陶、刺绣、核雕、面模、蓝印花布、茂腔、地秧歌、撅灯官、地龙拳、庙会、年俗、民间传说……这些根植在泥土里的文化基因,汇流入中华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在保护方面规定了多种措施,有些措施,是可以操作的;有些措施,还需要制订实施细则。《菲遣法》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对保存和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和个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权益作出规定。应当认识到,非遗保护如果没有明确“非遗保有人”的法律地位,脱离开“非遗保有人”的参与,有关保护工作可能会受到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众人期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据彝族文献资料记载,毕摩是天神派到人间的使者,故能沟通神际与人际的关系。事实上,毕摩是由原始公社时期的祭司演变而来的,原始社会的祭司往往也是氏族首领,正如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盐仓镇的古彝王“向天坟”的主人就是古代当地的氏族首领。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天象观测、司祭、行医、
期刊
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我们走在薄雾缭绕的乡间小路上,恍若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随即映人眼帘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清真寺、随处可见的维吾尔族文字、位于清真寺南侧的维吾尔族祖先翦八士将军的合葬墓及墓碑、石匾,又让人甚感惊诧,难道这就是600多年来在仙域桃源中居住的维吾尔族人的村庄?陪同我们前往的县文化馆书记陈振坤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到达了桃源县枫树回族、维吾尔族乡回维村。  回维村
期刊
当我站在荒草凄凄的元上都遗址,夕阳正把一些盛装蒙古族姑娘的身影,斜斜地投在残垣上,那曾经是忽必烈大汗登基的殿堂。公元1252年他受成吉思汗的孙子、自己的哥哥蒙哥之命,率lO万蒙军到云南,完成了迂回包围中原、灭亡大理国和南宋的战略行动。100多年后,称雄四方的元帝国气数已尽,退回蒙古,唯云南元军由于山高水险,北归路断,没有回到出发地。  看着那些在荒草断壁间游动的影子,我不由想起云南蒙古族乡亲总爱讲
期刊
在福建省的九龙江上,长年漂泊着各种连家渔船。船上渔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水为田,以船为家,连家带眷随着渔汛的变化和鱼群的回游而流动,漂泊不定,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由于船在水上犹如浮蛋晃动不已,船上人又被称为“蛋民”。随着历史的演化和时代的变迁,这种连家渔船正逐年减少,濒临消逝。现有连家渔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他们所走过的足迹,则应当为历史所珍藏,为后人所追忆。    独特的
期刊
在黎族民间,一直流传着《雅丹公主》的故事……  雅丹公主因触犯家规受到惩治,被父王置于一条船上,顺水漂流到了一个孤岛。公主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上山砍来几根木桩,竖立在海滩上,然后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放到木桩上做屋顶,又割来茅草围住四周,白日外出,夜晚睡于其中,犹如一条倒扣起来的船。后来船板烂了,她割来茅草盖顶以遮风雨。这就是如今黎族船形屋的来历。  黎族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是最为环保的古老民居,
期刊
大福来锅巴菜制作技艺,始创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张兰、郭八夫妇经营的“张记煎饼铺”,距今已有254年的历史。张兰、郭八,天津市人,回族。大福来锅巴菜以严格的选料,世代相传的配方,精湛独到的工艺,使成品具有奇特的美味,深受消费者特别是穆斯林朋友的喜爱,成为津门锅巴菜第一品牌。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制卤料用香菜根炝锅;二是制卤料有大、小卤工艺;三是小料中有卤香干片。目前,大福来锅巴菜制作工艺
期刊
四川西部地区蕴含着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形态,华夏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也在继承和创新本民族的文化。在平武县,兴起并正式命名只有20多年时间的“清明歌会”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如果说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让我们知晓了文明线性的发展模式,新兴的民俗则可以让我们找到文明突变的某些规律。  农历四月四日正午,阳光稀稀落落地打在大山之上。57岁的朱天华站在家门口向山下望了望,木座寨林立的灰色板棚房与房顶乌黑的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