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p表面修饰和表征及动力学分析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e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简单的化学镀技术,通过改进前处理工艺,对(SiC)p进行低成本的表面修饰,获得了镀层连续,无光滑(SiC)p裸露的较高质量的改性碳化硅复合粉体[简写为(Ni/SiC)p].SEM、EDS、XRD测试结果表明,修饰后的(Ni/SiC)p较修饰前的(SiC)p导电性提高,形貌、组成、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对(SiC)p表面修饰的动力学机理给出初步分析,并尝试给出该过程的碰撞速率方程.
其他文献
对双组分纤维混纺时纤维细度及其不匀对成纱极限不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双组分纤维混纺纱的极限不匀与各组分纤维细度及其不匀、混纺比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用几种双组分
以煤焦油和SnCl2为原料,采用液相分散和碳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锡/碳(Sn/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及TEM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检
目的评定以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或复发的食道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96例晚期或复发的食道癌患者以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多西
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用锥形量热仪法测试由聚磷酸铵(APP)/新型成炭剂(Carbonific)/聚氨酯(PU)清漆所构成的防火阻燃体系的阻燃、抑烟性能,并和聚氨酯(PU)清漆体系的性能进行对比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0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
目的 利用半自动化分析软件对脑白质疏松患者不同区域白质损伤进行定量,并对其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方法 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85岁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中风补血引接方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初步探讨中风补血引接方治疗AICD的机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AICD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风补血接引方,每日1剂。2组均治疗7 d。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和普洛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8年10月入我科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7例,按入院先后分2组,伊布利特组患者34例,普洛帕
1芳纶纤维的分类芳纶纤维有两大类:全芳族聚酰胺纤维和杂环芳族聚酰胺纤维。全芳族聚酰胺纤维主要包括对位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和PBA胺纤维、间位的聚间苯二甲酰间
目的在动物模型中探讨电钻振动诱导听力减退的机制和可能的血迷路屏障变化.方法用电磁振荡器在5只豚鼠听泡上产生可重复的振动,其振动频率为250 Hz,用复合动作电位评估其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