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作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li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难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盖楼房,裁衣服和烧瓷器,从这三个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作文难 生活实例
  
  作文难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面对作文,学生是“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干啃钢笔头”,语文老师则是仰天长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对于作文,师生真的是“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这一领域都做了苦苦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可是收效甚微。我亦是如此。最近,到省里听了数节作文观摩课,聆听了专家们关于作文教学的讲座,似乎有所悟:作文教学对于师生来说可能就隔着一层窗户纸,如果我们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可能就会别有洞天。我试图跳出语文这一圈子,结合一些生活实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譬如盖楼房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之所以高“万丈”,关键在于地基。地基须挖得深、筑得牢,否则无论楼房设计得多么合理,建筑材料如何地先进,外部如何地粉饰,内部装修得如何华丽,都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作文教学也是这样,阅读就是楼房的地基。如果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大,底蕴不丰富而我们拼命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写作技巧:教学生如何立意,如何选材了;如何构思了;如何遣词造句了;怎样开头了;怎样结尾……学生听起来云遮雾罩、不明就里,写出的文章读起来仍是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鉴于此,我认为: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教师们的阅读教学。如果抛开了阅读教学来谈作文教学,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譬如裁衣服
  一名出色的裁缝,做了一件漂亮的上衣。这件衣服的领子极精致:扣眼缝得极板正,所钉的扣子新颖,款式也很时髦,料子也非常好。前提是这位裁缝一定得清楚:这件衣服是做给谁穿的。
  一些语文老师为了上好一节作文课,精心做了准备。先对此节课进行了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确定了重难点关键,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又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补充所设计的教案的不足,并对所选的资料进行了取舍。整堂课设计得可谓天衣无缝。但是老师心里一定要清楚这节课是给什么样的学生上的,上完课的整体效果会怎样。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两个学生,而是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文化底蕴不一样;理解能力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如果我们就准备了一件“衣服”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试穿,无论这件衣服做得多么好,穿在学生身上也不一定合适。
  鉴于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不同的教育,进行不同的辅导,做到有的放矢,方能不悖作文教学的规律。
  三、譬如烧瓷器
  瓷器师烧制瓷器,他一定得把握火候。火候适当,烧出的瓷器才会精美绝伦,光彩夺目。如果这批瓷器烧制成功的适宜温度是1000摄氏度,可是才烧到500摄氏度就停火了,将会怎样呢?
  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是否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呢?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并布置学生写作文。学生的习作交上来之后,我们对其进行精心的批改,批改之后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讲评,指出习作中的一些优缺点,让学生改正。学生修改之后是继续批改呢?还是就此罢休呢?修改吧,这次作文已经耗时太多了,我们还得讲授新课呢,赶不上进度怎么办?如果一篇文章耗时过多,一学期最低八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怎么完成?不修改吧,存在的问题怎么办?
  如此一来,我们的作文训练在有些时候或流于主观因素,或流于客观条件,就在不了了之之中结束了,存在的问题也就没从根本上解决,这就是所谓的火候不到。
  如何把握作文训练的火候呢?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语文老师应放开手脚去做,不要拘泥于形式。什么时候去批改,怎样去批改,应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可以老师面批,可以生生互批,也可以学生自批。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做到位,即应该到火候。
  综上所述,我认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做一位合格的建筑师,一位出色的裁缝,一位技艺高超瓷器师,作文教学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一、作文写作的《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做到“能以一定速度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恰当,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以此为教学目的,学生的作文能达到这个要求,才叫合格,才是作文写作的“柳暗花明”。  二、初中学生作文中的“山穷水尽”举隅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要与人交往、交流,学习和工作,就要有一定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其实是这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总体水平的一个具体的体现。一个人出生时各方面的水平没有什么差距。一个人素质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决定于以后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影响,当这种影响相对来说比较稳固的时候,就是这一个人素质的形成。一个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我们的一切教育应该
又是一个丰收节,又是一年丰收季.rn广袤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挺拔的玉米秆迎风摇曳.驰骋沃野的一台台新农机,正是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折射
期刊
广播语言的口语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一个古老、陈旧的话题了,特别是在多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谈起口语化是不是显得多余、俗气?但是,笔者认为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媒体如何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这种理念的重要性就在于:扩大了语文的外延,丰
摘 要: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不少学生却视写作为“苦役”,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想出对策,从而寻找到写作的快乐,为作文插上快乐的翅膀。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畏难情绪 原因 对策    一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确实下了大力气去抓这项工作,可不少学生临到作文的时候,还视之为“苦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数学建模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从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教学几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建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帮助,并提出要将数学建模活动很好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    一、引言  数学建模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个特定对象,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通过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
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有着明显与别的学科不同之处,即学生的提高往往不那么显而易见。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一、激发学生参与习作自改的兴趣  “好文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来”。一篇文章总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臻于完善,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对事物的表达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树立榜样,讲清道理,使
目的:构建基于超文本标记语言、线上诊疗与微信回访相结合的线上服务平台体系,制定和实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对本院暂缓手术的睑板腺囊肿患者的居家管理方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这是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