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社会化及其超越性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flgvd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20年代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后经印顺法师、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如今,人间佛教已成为海峡两岸汉传佛教的主流,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综观人间佛教90年来的发展,一个不得不涉及的问题就是宗教的世俗化,人间佛教是佛教的世俗化吗?这首先要从什么是世俗化说起。
  一、人间佛教的社会化
  讨论人间佛教的社会化,我们需要先来看一下与其相关的世俗化概念。宗教世俗化伴随着现代性、理性化而来,指宗教的“祛魅”过程,即神圣与世俗的二分,因此可以把世俗化理解为非神圣化。历史上对于宗教世俗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界定,就其表现而言,一方面,以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信仰方式衰退,“传统宗教神学教义中的神圣性质,宗教组织的神圣成分,宗教礼仪的神圣气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组织形式逐步脱离传统教会的渗透和管辖。在此过程中,“宗教本身或者适应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或者仅退回到私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因此,我们借用社会化这一概念来讨论佛教在现代社会的状况。自人间佛教提倡以来,佛教逐渐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由注重死到注重生,从注重来世到注重现世,许多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文化和人生哲理。在修行、戒律、组织管理等方面佛教也吸取了世俗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寺庙企业化的经营模式,由佛教界成立的慈善组织等。
  在佛教社会化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不禁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削弱佛教本身的内在价值,使其沦落为一种仅仅行善事甚至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教。为了解答这种困惑,我们首先需要考察一下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二、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最早提出人间佛教的是太虚大师,不过他当时用的是“人生佛教”这一术语。太虚大师之所以强调“人生”二字,主要是针对当时重“鬼神”的中国佛教。印顺法师根据“人生佛教”提出了“人间佛教”,主要反对佛教的“天(神)化”。赵朴初进一步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进行阐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倡菩萨行;二是学佛要从五戒十善做起,由四摄六度扩充,进而得大解脱、大自在,达到永远常乐我净的境界;三是以此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
  尽管人间佛教的思想历经演变,呈现出纷繁的状态,但是就其理论基础来说,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印顺法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一文中说:“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那么,人间佛教主要是基于哪些古代佛教的思想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原始佛教的吸收
  原始佛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被人间佛教所吸收,就是人天乘。《阿含经》中所说的人天乘,指的是乘五戒十善行法而生人趣及天趣。在佛陀时代,人天乘不仅受重视,而且还被大量讲述。“佛陀的道次第,从法的次序而言,首先是使众生不堕于三恶趣。从这个角度讲,人天乘法是佛法的首要基础,故称之为基础乘。”在佛教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人天乘一直被忽略,但却成为了人间佛教的要义,强调在此基础上发达人生,渐次趋向觉悟人生、超越人生,从而直趋佛道。
  (二)传承大乘佛教,注重菩萨行
  正如《华(花)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大乘佛教发展出以菩提心法为核心的大乘法门,认为菩提心可以摄持世事,不必非要采取远离的办法。 而人间佛教正是继承了这一菩萨道,“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趣修大乘行,得到佛果”。
  (三)注重对人间净土的建设
  人间佛教借助于净土法门,但又要扭转这一趋势,提倡积极地建设此时此地现实的人间净土,而不是单单注重西方极乐世界的追求。至于如何建设人间净土,太虚大师一再强调:“依佛十善等法而行,与三乘圣贤为友,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其方法便是受持三皈、五戒、十善”,“可见太虚唯心希望建设的人间净土,也是西方净土的生因。”由于现实的时代环境,创立人间净土这项运动,的确是适应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三、结语:人间佛教要保有超越性
  佛法旨在克服人性的弱点,为人类的生死困惑寻求到解脱之道,如果佛教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没有保有对世间的出离,仅仅变为对人天乘法、慈善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的追求,那么佛教也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与其他道德体系的提倡没有了太大的区别,完全可以被世俗的教化体系所替代。如果寺院变成了盈利机构,和尚身份成为了一种捞取钱财的手段,则更加背离了佛教的初衷,甚至堕落为一种不道德的抑或封信迷信行为。
  
  参考文献:
  [1]方立天,学愚.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邓子美,陈卫华,毛勤勇.当代人间佛教思潮[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其他文献
法律援助制度有效发挥法律对进城务工人员权利的最后一张保护网作用,保证法律赋予他们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实现,实现法律面前平等的一项国家法律制度。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援助条文的滞后、概括化;机构设置行政化;法律援助人员素质较低。法律援助制度缺乏长远、详细的规划和建设。  法律援助机构从根本上是事业单位而非行政机构,是社会服务组织。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立应克服行政化痼疾,避免上下级行政层级设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市场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精英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研究中国市场转型中的精英流动?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引入了一个适合于分析中国精英流动的理论框架,并以此对中国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观点。  近年来,市场转型中的精英流动问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基于对中欧以及东欧的研究,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然而,我们关心的是,中、东欧的经验与研
期刊
教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要使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盛开,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劳动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的概括,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社会的其他活
期刊
本文以罗纳德·伯特的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为中心,辅以相关资料,从理论基础、内涵、创新等方面并结合转型期的中国的具体情况对结构洞理论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结构洞理论在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以这一理论的提出者罗纳德·伯特的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为中心,并参考相关资料最这一理论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概念界定   首先,有必要对结构洞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进
期刊
PICC技术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以下简称PICC)技术。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一种较新的中心静脉输液方法,具有不需要重复穿刺,插管快速方便,病人的穿刺部位不受限制,并发症少等特点,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第一时间内方便病人输液和补充营养。 PICC技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创伤小、保留时
期刊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教育的新时代。网络教学综合利用文本、声音、 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室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其灵活快捷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对现代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网络教育的特征与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多媒体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现代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  网络教学是指学校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
期刊
我国的黄金资源储量总体来说较为丰富,不过有识之士也指出贵州、云南、辽宁等多个储量过百吨的特大型金矿山均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外资矿业公司控股圈占,黄金开采大量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金融安全。①如何宽严有度地把握黄金矿业的外资准入,是我国矿业权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矿业权的内容  我国将矿业权区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的内容即体现为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相关
期刊
国家利益是一个反复被各种媒体、文件乃至法律提及的概念,但在宏大表象的背后,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却缺乏应有的明晰与严谨。以国家利益为题的文章大多只是对其进行孤立的分析,以国家为切入点,从政府的职能和义务角度对国家利益的内涵进行论述并界定其外延,造成了学界对国家利益的理解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利益的过崇高化,二是国际利益与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混用。  一、庞德利益三分法中的国家利益  庞德基于实践的
期刊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也是末来社会公共信息的枢纽和中心,因此更好地为学校的科研、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读者提供个性
期刊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让人畏却的一个词,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如同对待“有无”问题一样,成为困扰和推动人类哲学思维的一个根本问题。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关系中,对死亡之于主奴关系的形成展开了论述,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死亡的态度是站在自我意识的层次上来解读的,而他更多的是从隐寓的意义上来阐发,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主奴辩证关系,对死亡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做了详尽的分析,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