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满意度调查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江苏泰州市的实地调查和访谈,研究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满意度,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费用、卫生环境、服务态度满意度较高,而对于其技术水平、设备条件和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评价较低。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偏低以及管理机制落后是造成服务站不能很好满足农民需求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政府和社会应予以大力支持。
  关键词:农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31-02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的要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处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底端,对于农民就医需求的满足以及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测量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满意程度,可以如实地反映出服务站功能的实现情况,分析服务站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在泰州市溱潼镇对当地农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研究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泰州市溱潼镇抽取3个村,分别是溱东村、南寺村以及湖南村,共计投放问卷307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7.7%,其中男性157,女性143,男女性别比为1.09:1,具有代表性。
  调查主要从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看病费用(医疗服务价格与药品价格)、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与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卫生环境与设备条件)、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四个指标的评价来测量其满意度。调查数据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重新赋值:(1)对看病费用的评价采用5分制,1=非常高,2=比较高,3=一般,4= 较便宜,5=非常便宜;(2)对义务人员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的评价采用5分制,1=非常好,2=比较好,3=一般,4=比较差,5=非常差。
  二、数据分析
  (一)看病费用
  农村有“穷人无病就是福”的俗语。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暗示着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因此,看病费用在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评价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方面,农民的满意指数为2.35, 标准差为0.639,因为采用五分制,2.5分为中间值,农民对收费标准的评价处于一般偏下的水平,无明显差异;在药品价格方面,农民的满意指数为2.83(大于2分的中间值),标准差为0.705,综合这两项数据显示了农民对农村卫生服务站看病费用的满意指数是比较高的。
  此项结论似乎有悖于农民看病贵的认识,笔者对此有如下解释:第一,农村卫生服务站处于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底端,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产品是比较初级的,价格与层次较高的医疗服务产品相比要低很多,而农民一般到农村卫生服务站看的是常见病,如感冒、损伤之类的,因此看病费用较为便宜;第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民普遍认为,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看病费用很贵,相比而言,农村卫生服务站的看病费用是比较便宜的;第三,盈利性药房的开设,一定程度上增加药品市场的竞争,农村卫生服务站迫于竞争压力,在药品价格上基本与市场价格持平,因而获取了农民的好感。
  (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表1显示,农民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满意指数1.97,标准差为0.847,农村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这是由于农村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许多由原来的“赤脚医生”转变而来,最高的职称仅是乡村医生。人才的缺乏以及对现有医务人员培训的落后,导致农村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进而引起农民对此不满。
  另外,农民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指数为2.81,标准差为0.530。可见,农村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对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医务人员与村民彼此认识,有一定的情感维系,与正式的医疗机构程序化的服务相比,关系显得更为亲近;二是农村卫生服务站提供的服务相对简单,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为了留住顾客(病人),自然要提高服务态度的水平。
  (三)就医环境
  农民对农村卫生服务站设备条件的满意指数为2.24,标准差为0.644,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农村卫生服务站拥有的设备较为简单,有位村民表示“肯定不能和大医院比的,大医院的设备是比较先进,但我们不怎么用得上,平时看的都是小病而已,农村卫生服务站的设备只要可以满足常见病的治疗就行了”,因此有些农民对其设备条件的要求并不高;有的农民不满意主要是认为农村卫生服务站的床位不足和某些设备比较陈旧,这些农民主要是家里有生大病的亲人,平时为了省钱也去卫生服务站看病,此时设备条件就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另外,农民对农村卫生服务站卫生环境的满意指数为3.58,标准差为0.625,证明农民对其卫生环境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四)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回答“当地新型合作医疗能否直接在农村卫生服务站报销时”,有12人认为在当地农村卫生服务站新型合作医疗可以直接报销,占样本4.0%;而有288人则认为不可以,占样本96%。据访谈了解,溱潼镇当地的农村卫生服务站,只对城镇医疗保险予以报销,对农村医疗保险不予以报销,农民的医保费用一般需要去乡镇卫生院报销1 000元以上才可报销且报销比例很低,只占10%。许多农民透露说“因为去乡镇医院报销需要发票,而下面根本没有发票开给你”。从这些数据以及访谈内容可以看到,农民对于农村卫生服务站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满意度较低。
  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以发挥便利农民,减少农民就医成本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溱潼镇这种不健全、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新型合作医疗起到的实效甚微。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指标数据的分析,得出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费用、卫生环境、服务态度满意度较高,而对于其技术水平、设备条件和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评价较低的结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素质偏低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其不能很好满足农民需求的主要原因。那么,应该如何来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责,加大公共财政支持
  农村卫生服务站处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底部,是新型合作医疗的重要依托,在农民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农村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医疗服务是一种公共卫生产品,其社会效益是远大于经济效益,理应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1]。而现阶段卫生服务站基础建设滞后、发展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投入,加强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站医疗服务的硬件水平,维护服务站的公益性性质,促进服务站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服务站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影响农民对服务站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针对调查地点人员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农村卫生服务站首先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全科医学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逐步建设成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医疗人才队伍,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另外,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措施,政府应该给与一些表现优秀的乡村医生在人员编制和工资待遇方面更多的优惠政策,留住人才[2]。其次,积极进高学历人才,给服务站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卫生服务站的长期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发挥服务站优势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直接面向农民提供医疗服务,具有覆盖面广、可及性好的特点和优势。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其服务对象。因此,不论是从人力、物力等资源的调配,还是制度实施的便利性、有效性方面考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应该成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网络[3]。调查中发现的农民看病只能去乡镇卫生院报销的情况,反映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将其实施点向社区方向扩大,这样才能切实落实新型合作医疗,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进而提高农民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沈慰如.对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产品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4,(9):15-16.
  [2] 樊东声,王福绪.农村卫生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9):12.
  [3] 李培泉,赵立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11).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三大经济区的东部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均收入最高的区域。中部和西部均在其后。从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为切入点,以东中西部为视角和主轴,用指标对比为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最后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缩小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与内地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新疆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都可归为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贸专业人才,而对于应用型关键体现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阐述了应用型课程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实际应用。  關键词:应用型课程;《国际结算》;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82-02  一、以就业为导向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企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团组织的积极努力下,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普遍存在团组织不够活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是当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立足徐州,对徐州市非公企业团组织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总结徐州在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主要包括楼宇团建和开发区团建两方面。在深
期刊
摘要:专题式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趋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要想搞好专题式教学,必须要明确专题式教学的价值旨归以及专题式教学体系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  关键词:“概论”课程;专题;教学体系;运行机制;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92-02  专题式教学是近年高校
期刊
高光谱遥感图像因其独特的三维数据结构而含有大量的地物光谱数据,使地物精细到像素的分类成为可能,是目前对地目标监测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其极高的光谱分辨率又会导致各类地物在某些波段区域拥有较高的谱间相似度,从而使冗余信息增加,并且高光谱数据在高维空间中又存在非线性分布现像,直接利用传统的分类器进行分类会消耗巨大的计算资源且容易导致“维数灾难”现像。因此,如何约简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维度,降低其中的冗余信息,提取出更利于分类器分类的特征,是目前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根据高光谱图像存在的带标签像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亦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个体自我意识的失常、日常社会交往的异常以及极端的行为偏差等。这些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出现主要缘于家庭状况的不利影响、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够理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疾患問题,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高校学生心理疾患应对机制,具体包括加强学校的心理干扰、注重家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对黄金属性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对黄金产业发展的研究都限于对矿藏和黄金工业发展的范围。鉴于黄金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中国目前应重视并正确处理黄金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和谐关系。因此,对现阶段我国黄金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大力发展和繁荣黄金交易市场,提升黄金在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升中国的经济地位和金融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金;商
期刊
摘要:非正式制度是制度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对宏观总体经济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微观个体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种变迁直接改变了民族地区家庭经济的增长效率。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经济增长;家庭经济  中图分类号:CF912.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30-0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
期刊
摘要:以人文地理学、休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研究居住在芜湖市市区范围内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城镇人口休闲动机的状况, 并从不同性别和年龄两个方面对老年人的休闲动机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性。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休闲动机;差异;芜湖市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62-02    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活动的丰富,使人们
期刊
摘要:富有特色的日本农村建设相对于欧美诸国,有着与中国国内更为相像的地方。从日本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传统、走富有民族特色的农村改革道路,并通过农协的组织,坚持走合作化的道路,到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积极保护和扶持政策,加强新农村建设法治保障等日本成功经验分析,探索日本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农村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验;新农村建设;合作化;农民素质;农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312.1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