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对黄金属性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对黄金产业发展的研究都限于对矿藏和黄金工业发展的范围。鉴于黄金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中国目前应重视并正确处理黄金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和谐关系。因此,对现阶段我国黄金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大力发展和繁荣黄金交易市场,提升黄金在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升中国的经济地位和金融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金;商品属性;金融属性;黄金产业;黄金市场;黄金历史
中图分类号:F830.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48-02
黄金以其存世稀有、良好的延展性、耀眼的光泽、经久耐用和不可被摧毁的特性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最有用的物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本身是有价值的,没有真正的替代品。黄金是储蓄和财富的源头,并且不可灭失。长期以来,黄金在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体系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在大多数主要国家作为货币体系的基础存在了超过150年。
一、黄金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第一个阶段:古代社会中的黄金地位和作用(1717年之前)
人类社会将黄金作为货币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地处亚细亚西部(今天土耳其的位置)名叫里底亚的古国,他们创造了一种金银合金的硬币 。从那之后的两千多年,一直到19世纪中期之前,黄金一直都作为终极财富而存在。
在此期间,黄金更多地象征着神圣的神权和帝王权势,真正承担的经济功能十分有限,绝大部分黄金都被帝王和社会权贵阶层所拥有。由于黄金是一种神秘的王权象征,国家获取黄金的主要手段是掠夺和战争而非贸易,黄金的流转和再分配并不通过市场来进行。
第二个阶段:人类近代社会的金本位制的诞生(1717—1944年)
1717年,英国确定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表明英国已经成为金本位制国家。当时的英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凭借其在全球毋庸置疑的影响力,许多国家纷纷进入金本位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世界已经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人类采金技术的大幅进步和金矿资源的大量发现,黄金生产出现了爆发性增长。19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共生产了1万吨黄金,相当于之前五千年的生产总量。技术上,氰化法的成功大大提高了黄金提取率,直至今天,仍然是采金业的基础性技术。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参战国都实施了黄金管制,多数国家为了保护和维持自己的黄金储备都禁止个人出口和拥有黄金,金本位制随之停止。20世纪20年代,金本位制一度恢复,但是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英国和美国分别在1931年和1933年终止了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一度恢复的金本位也宣告结束,存在200多年的货币供给和黄金的关系就此正式结束。
第三个阶段: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1944—1968年)
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英镑屈从于美元结束。美国的美元被规定为与黄金进行每盎司35单位的兑换,美元从而成为最为重要的货币发行单位,其他主要货币——主要是英国货币——辅以补充。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美元也成为了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黄金是该货币体系的基础,美元最终与黄金挂钩。
第四个阶段:黄金的去货币化阶段(1968—1981年)
20世纪60年代,出于对美元贬值压力的担忧,各国纷纷抛售美元,购进黄金,由此引发了挤兑黄金的浪潮。1968年,美国撤销了货币政策中的黄金流通限制。双轨制就此产生,在中央银行间官方交易实施35美元/盎司的同时,私人交易的黄金价格却由市场来决定。这直接导致了美国黄金储量的下降,美国政府在1971年停止了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其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各国开始陆续放开黄金管制。
第五个阶段:黄金的自由市场阶段(1981年至今)
自1980年850美元/盎司的峰值出现以后,金价在1982年末降到了300美元/盎司。从那之后一直到20世纪末,金价大体上一直徘徊在350—450美元/盎司。尽管从那时起黄金市场实现了全球的自由化市场交易,大多数国家对黄金的管制逐渐放开,黄金的市场交易也逐渐活跃,但因黄金的独特历史地位和作用,使其和其他一般商品不同,其价格受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影响程度仍未有定论。
二、黄金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特殊角色变化历程
黄金在中国的经历和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历有共同之处,也有典型的区别。在中国古代社会,黄金产量较少,黄金仍是王室和达官贵族所特有的物品,普通民众手中存量极其有限。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纷至沓来,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清朝末期大量白银作为赔款外流,政府才对黄金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1911年出现了年产黄金15吨的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都出现了专业的黄金交易市场,其中1921年成立的上海金业交易所和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内的黄金交易,在1926年到1931年达到鼎盛期,最高年份交易量高达19 475吨,成为远东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1935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对金价进行严格管制,市场交易趋于平淡。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开始实行黄金管制,禁止自由交易,上海金业交易所因此停业。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政府一度恢复了黄金自由交易,但不到一年便以失败告终,宣布停止自由兑换。从此在我国出现了一个长达56年的黄金管制时期,直到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中国的黄金交易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三、重视并正确发挥黄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特殊作用
1.充分认识并合理定位由黄金的商品属性决定的黄金商品市场和由金融属性决定的黄金金融市场的正确关系
在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为标志的黄金去货币化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黄金并没有完全从货币金融领域消失,相反,在当前金融危机大行其道、国际政治局势波谲云诡的今天,黄金正在重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正所谓“黄金被从大门请了出去,又从窗户飞了进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今世界,由黄金金融属性决定的以投资投机盈利和风险规避为目的的黄金衍生品交易占据整个黄金交易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远超由黄金商品属性决定的以取得黄金实物为目的的黄金现货交易。
2.重视黄金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的重要稳定器作用,大力发展黄金市场有百利而无一害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黄金在经济中有毋庸置疑的稳定器作用,黄金市场的发展将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离不开成熟的黄金市场。而黄金市场稳定器的作用由黄金自身所具有的抵御通胀、抵御经济波动、维护币值稳定等特点而发挥。从资产配置看,黄金可以成为资产多样化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大有裨益。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外汇储备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储蓄率过高、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黄金现货与期货市场加以很好的解决。这也是今后需要继续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3.黄金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应重视并适度增加储备
时至今日,黄金仍是财富的象征。作为国家财富的基石和最后的国际支付手段,近年来黄金的作用并没有被削弱。从全球范围看,呼吁在全球金融新体系重建中增加黄金比重的声音,近来明显增强。作为在世界上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黄金生产,促进黄金消费,增加黄金储备,繁荣黄金市场,夯实国力的基石,是完全必要的。
四、政策建议
在当前政治经济形势下,作为一个日益发挥影响的大国,建议发挥黄金在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把我国建成黄金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储备大国。结合以上论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进一步扩大和培育黄金市场投资交易主体
利用政策层面的“负向清单”导向,创新黄金衍生品交易品种,扩大黄金期货产品,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需要。除了目前存在的标准化期货产品,可以逐步开展标准化较低的黄金衍生品交易业务,诸如黄金借贷、黄金凭证、黄金投资基金、黄金远期和掉期等。
2.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做市商作用
黄金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和货币化管理特点在本质上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要在黄金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合理的黄金价格确定离不开商业银行,黄金交易和服务完全可以成为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外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
3.改善黄金期货交易机制的缺陷和不足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保证金比例,降低交易进入门槛。降低交易手续费,合理设置交易手续费和最小变动价位的合理关系。降低每手合约价值,提高最小变动价位。在适当时候积极引入期货市场夜场交易。
4.理顺黄金市场监管体系
当前,国内黄金市场的监管部门是中国人民银行, 而商业银行个人黄金投资理财业务的主管部门是银监会, 黄金期货的监管部门是证监会, 一般黄金工业生产的管理部门是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首饰经销商的业务监管部门则是国家工商管理总局。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成熟进步和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市场监管中不可割裂操作。
5.加快黄金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政策立法和对非正规渠道黄金交易的限制
理顺黄金市场关系,健全价格体系,维护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适时推进和进一步加快黄金进出口管理改革。黄金这种金融资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同质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黄金市场。因此,要加大发展和继续批准有外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成为我国黄金交易市场的会员单位。
参考文献:
[1] 祝合良.论世界黄金市场体系[J].中国黄金珠宝,2001,(1).
[2] Michael D Bordo,Robert D Dittmar,William T Gavin.Gold,Fiat Money,and Price Stability[J].Topics in Macroeconomics. Berkeley: 2007,(7).
[3] Sandra Buchanan.Gold is still seen as the safest haven[J].Metal Bulletin Monthly. London: Feb 2008,(40).
关键词:黄金;商品属性;金融属性;黄金产业;黄金市场;黄金历史
中图分类号:F830.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48-02
黄金以其存世稀有、良好的延展性、耀眼的光泽、经久耐用和不可被摧毁的特性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最有用的物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本身是有价值的,没有真正的替代品。黄金是储蓄和财富的源头,并且不可灭失。长期以来,黄金在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体系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在大多数主要国家作为货币体系的基础存在了超过150年。
一、黄金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第一个阶段:古代社会中的黄金地位和作用(1717年之前)
人类社会将黄金作为货币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地处亚细亚西部(今天土耳其的位置)名叫里底亚的古国,他们创造了一种金银合金的硬币 。从那之后的两千多年,一直到19世纪中期之前,黄金一直都作为终极财富而存在。
在此期间,黄金更多地象征着神圣的神权和帝王权势,真正承担的经济功能十分有限,绝大部分黄金都被帝王和社会权贵阶层所拥有。由于黄金是一种神秘的王权象征,国家获取黄金的主要手段是掠夺和战争而非贸易,黄金的流转和再分配并不通过市场来进行。
第二个阶段:人类近代社会的金本位制的诞生(1717—1944年)
1717年,英国确定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表明英国已经成为金本位制国家。当时的英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凭借其在全球毋庸置疑的影响力,许多国家纷纷进入金本位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世界已经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人类采金技术的大幅进步和金矿资源的大量发现,黄金生产出现了爆发性增长。19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共生产了1万吨黄金,相当于之前五千年的生产总量。技术上,氰化法的成功大大提高了黄金提取率,直至今天,仍然是采金业的基础性技术。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参战国都实施了黄金管制,多数国家为了保护和维持自己的黄金储备都禁止个人出口和拥有黄金,金本位制随之停止。20世纪20年代,金本位制一度恢复,但是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英国和美国分别在1931年和1933年终止了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一度恢复的金本位也宣告结束,存在200多年的货币供给和黄金的关系就此正式结束。
第三个阶段: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1944—1968年)
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英镑屈从于美元结束。美国的美元被规定为与黄金进行每盎司35单位的兑换,美元从而成为最为重要的货币发行单位,其他主要货币——主要是英国货币——辅以补充。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美元也成为了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黄金是该货币体系的基础,美元最终与黄金挂钩。
第四个阶段:黄金的去货币化阶段(1968—1981年)
20世纪60年代,出于对美元贬值压力的担忧,各国纷纷抛售美元,购进黄金,由此引发了挤兑黄金的浪潮。1968年,美国撤销了货币政策中的黄金流通限制。双轨制就此产生,在中央银行间官方交易实施35美元/盎司的同时,私人交易的黄金价格却由市场来决定。这直接导致了美国黄金储量的下降,美国政府在1971年停止了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其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各国开始陆续放开黄金管制。
第五个阶段:黄金的自由市场阶段(1981年至今)
自1980年850美元/盎司的峰值出现以后,金价在1982年末降到了300美元/盎司。从那之后一直到20世纪末,金价大体上一直徘徊在350—450美元/盎司。尽管从那时起黄金市场实现了全球的自由化市场交易,大多数国家对黄金的管制逐渐放开,黄金的市场交易也逐渐活跃,但因黄金的独特历史地位和作用,使其和其他一般商品不同,其价格受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影响程度仍未有定论。
二、黄金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特殊角色变化历程
黄金在中国的经历和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历有共同之处,也有典型的区别。在中国古代社会,黄金产量较少,黄金仍是王室和达官贵族所特有的物品,普通民众手中存量极其有限。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纷至沓来,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清朝末期大量白银作为赔款外流,政府才对黄金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1911年出现了年产黄金15吨的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都出现了专业的黄金交易市场,其中1921年成立的上海金业交易所和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内的黄金交易,在1926年到1931年达到鼎盛期,最高年份交易量高达19 475吨,成为远东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1935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对金价进行严格管制,市场交易趋于平淡。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开始实行黄金管制,禁止自由交易,上海金业交易所因此停业。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政府一度恢复了黄金自由交易,但不到一年便以失败告终,宣布停止自由兑换。从此在我国出现了一个长达56年的黄金管制时期,直到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中国的黄金交易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三、重视并正确发挥黄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特殊作用
1.充分认识并合理定位由黄金的商品属性决定的黄金商品市场和由金融属性决定的黄金金融市场的正确关系
在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为标志的黄金去货币化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黄金并没有完全从货币金融领域消失,相反,在当前金融危机大行其道、国际政治局势波谲云诡的今天,黄金正在重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正所谓“黄金被从大门请了出去,又从窗户飞了进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今世界,由黄金金融属性决定的以投资投机盈利和风险规避为目的的黄金衍生品交易占据整个黄金交易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远超由黄金商品属性决定的以取得黄金实物为目的的黄金现货交易。
2.重视黄金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的重要稳定器作用,大力发展黄金市场有百利而无一害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黄金在经济中有毋庸置疑的稳定器作用,黄金市场的发展将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离不开成熟的黄金市场。而黄金市场稳定器的作用由黄金自身所具有的抵御通胀、抵御经济波动、维护币值稳定等特点而发挥。从资产配置看,黄金可以成为资产多样化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大有裨益。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外汇储备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储蓄率过高、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黄金现货与期货市场加以很好的解决。这也是今后需要继续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3.黄金是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应重视并适度增加储备
时至今日,黄金仍是财富的象征。作为国家财富的基石和最后的国际支付手段,近年来黄金的作用并没有被削弱。从全球范围看,呼吁在全球金融新体系重建中增加黄金比重的声音,近来明显增强。作为在世界上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黄金生产,促进黄金消费,增加黄金储备,繁荣黄金市场,夯实国力的基石,是完全必要的。
四、政策建议
在当前政治经济形势下,作为一个日益发挥影响的大国,建议发挥黄金在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把我国建成黄金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储备大国。结合以上论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进一步扩大和培育黄金市场投资交易主体
利用政策层面的“负向清单”导向,创新黄金衍生品交易品种,扩大黄金期货产品,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需要。除了目前存在的标准化期货产品,可以逐步开展标准化较低的黄金衍生品交易业务,诸如黄金借贷、黄金凭证、黄金投资基金、黄金远期和掉期等。
2.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做市商作用
黄金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和货币化管理特点在本质上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要在黄金市场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合理的黄金价格确定离不开商业银行,黄金交易和服务完全可以成为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外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
3.改善黄金期货交易机制的缺陷和不足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保证金比例,降低交易进入门槛。降低交易手续费,合理设置交易手续费和最小变动价位的合理关系。降低每手合约价值,提高最小变动价位。在适当时候积极引入期货市场夜场交易。
4.理顺黄金市场监管体系
当前,国内黄金市场的监管部门是中国人民银行, 而商业银行个人黄金投资理财业务的主管部门是银监会, 黄金期货的监管部门是证监会, 一般黄金工业生产的管理部门是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首饰经销商的业务监管部门则是国家工商管理总局。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成熟进步和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市场监管中不可割裂操作。
5.加快黄金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政策立法和对非正规渠道黄金交易的限制
理顺黄金市场关系,健全价格体系,维护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适时推进和进一步加快黄金进出口管理改革。黄金这种金融资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同质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黄金市场。因此,要加大发展和继续批准有外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成为我国黄金交易市场的会员单位。
参考文献:
[1] 祝合良.论世界黄金市场体系[J].中国黄金珠宝,2001,(1).
[2] Michael D Bordo,Robert D Dittmar,William T Gavin.Gold,Fiat Money,and Price Stability[J].Topics in Macroeconomics. Berkeley: 2007,(7).
[3] Sandra Buchanan.Gold is still seen as the safest haven[J].Metal Bulletin Monthly. London: Feb 20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