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钢轧机板形控制技术比较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软件仿真方法并结合生产实践,从板形调控功效和板带轧机综合性能两个方面,比较研究了目前国际上各主要板形控制技术.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板带轧机的选型和板形技术的配置,也有益于先进板形技术的创制.
其他文献
通过在反应气中加入氢气,研究此种气体组成条件下,喷补料抗CO侵蚀能力.同时,探讨一种用混合气体来检测耐火材料抗CO侵蚀能力的标准.结果表明:添加氢气促进了CO对喷补料的侵蚀;在95%CO
研究了国产钢经不同温度和时间氢暴露后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用扫描电镜证实了氢蚀后断裂机制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随氢蚀程度增加,20G钢抗拉强度和塑性降低明显,CrMo钢抗拉
依据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与不同温度和成分下熔渣Cao-MgO-MnO-FeO-CaF2-Al2O3-SiO2的实测粘度制定了本渣系作用浓度和粘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作用浓度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实际结构,粘度模型也正确
对高碳铬轴承钢连铸坯白亮带和中心碳偏析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改善偏析的措施。同时进行了连铸钢与模铸钢内在质量和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
研究了微观偏析的理论模型对碳钢连铸过程中内裂纹的敏感性,模型中考虑了铁素全凝固向奥氏体凝固的转化过程,以及MnS的析出,主要讨论了钢中C,Mn,S,P对凝固过程中晶间偏析、零强度温度、零塑
针对大型宽带钢冷连轧机组广泛采用的液压弯辊技术,深入分析了弯辊力对于板形的调控机理.在分析轧辊辊形、带钢宽度和轧制力等因素对弯辊力设定值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弯辊力自动设
为了改善自行人工关节的润滑性能,需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研制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低弹性模量材料。用自行研制的振子式磨擦仪观测了生物相容性较好的3种聚合物材料,即硅橡胶、聚氨
对受拉伸弯曲带材在第1个弯曲辊上的弯矩卸载阶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材在第一个弯曲辊上拉伸弯曲后产生的残余曲率相当大,必须在后续的计算中预支 考虑,同时,对带材拉伸弯曲过
以兰州钢厂薄板坯连铸机为原型,采用信噪比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流场显示,波高测量及冲击力测量,研究了高拉速条件下,侵入式水口的出口角度,出口面积和插入深度对结晶器内流场变
采用超细颗粒(0.35μm)钨粉与不同粒径(0.1,0.3,0.8,4.5μm)的碳黑粉,按W+C=WC的反应式配碳,在氢气保护下,于830-1300℃保温40min,研究碳黑粒径、碳化温度对WC粉的化合碳含量及物相组成的影响,XRD分析物相组成,用化学分析测定碳含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