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大多数都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不断重复题海训练来培养提升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从而将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全部忽略掉最终导致学生不太喜欢数学计算。本文写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们计算能力,进而提出推出新型计算方法、提升计算过程乐趣等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学生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有一项非常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提升并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非智力等因素进行相互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非常重要,只要学生掌握了计算能力就可以更快、更准的将数学问题进行准确的运算与推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可以整体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成绩,还可以在日后对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推出新型计算方法
  在学习任何知识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識时对于知识的理解最为深刻,也可以非常轻易的找出知识内的相关规律与联系。所以在计算能力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探索的想法去主动学习数学计算知识。比如:在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后,教师就可以去引导学生去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指引学生以平移、辅助线等方式进行探索,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使学生加深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升计算过程乐趣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对数学教材进行改造,将教学当中使用的教材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是模拟生活当中的情景促使学生加深对计算学习的印象。比如:在学生接触到小数加减法时,小红买了一个剪刀花了3.75元,小明买了一个橡皮擦花了2.4元。小丽算他们一共花了3.99元,小华算他们一共花了6.15元。问小丽与小华到底谁算对了谁算错了?有些同学以计算得出是小丽算错了,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进行计算就直接说是小丽算错了。这种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讨论一下为什么小丽算错了。经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中就可以小丽在进行计算时把两个数的末尾进行了对齐。由此就可以得知出小数加法一定要将小数点进行对齐。教师以这样的改变将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错误关联起来,把原来抽象固定的计算方法改变的更为生动,将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枯燥无聊的知识变的更加活跃可理解。因此,教师在计算的教学当中一定要着重的将计算方式与日常生活进行相互结合,这样不仅在数学课堂增添了许多欢乐与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指正学生在计算时的错误
  1.及时指出计算的问题
  在学生学习计算时出现错误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教师在发现学生在计算当中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在出现的问题当中得到教训以此来保证出错的次数。在学生进行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小的错误非常不容易被发现。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第一是理解与过失的错误;第二是知识与技能的错误;第三是记忆与思考的错误;第四是群体与个体现象的错误。比如:在计算360÷(28+62)=360÷90=40时学生就没有进行明确的算例,将加减法的计算生硬的套在计算当中。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十与百这种计算单位来进行思考360当中有多少个90,沟通出乘除法之间的关联。又比如:钟表显示的时间为6:53分要求写出时钟上面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将时针看成到7写出7:53分的答案。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指正这些小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好习惯非常关键的一点。
  2.采用对比法进行计算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简便计算法之后无论是遇到了什么样式的计算问题都会以简便计算的方式进行解答,这就导致形成了一种为了简便计算而进行简算的思维定局。比如有一道计算问题是:64+36×5,学生在看到问题是就会先将64+36进行计算,最终计算出的结论为500。因此,教师在进行这种类型的计算问题是需要使用对比法进行计算,使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并计算问题,以此来避免学生的简便算法的思维定局。在数学教学房中就可以提出两个计算问题:一个是64+36×5,另一个是(64+36)×5。这样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就可以清楚的指导第一道计算问题是不可以进行简便计算的。而且在四则混合运算方式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主要针对一些非常容易错题的题型,或是一些非常相似的题型,并让学生在采用对比法的方式进行计算,在对比中使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并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对于在小数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全部完成的。在教学当中一定要了解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新型计算方法、提升计算过程乐趣、指正计算错误等方法提升学生自身思维与计算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6(8):199-199.
  [2]周文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文摘版,2016(9):00167-0016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已经全面推行,在此背景下,很多小学的音乐课教学都进行了改革,而声势训练作为一种非常重要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音乐声势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对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声势教学  在艺术领域中,音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不
本文以Authorware6.5作为开发平台,配合Photoshop7.0、Fireworks、UleadGIFanimator等软件,说明了《观赏植物栽培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 Authorware6.5 as a developme
摘 要:识字是小学生进行阅读以及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去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小学生识字的效率,提高识字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识字;效率;激发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识字对于向学生来讲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情境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语
摘 要:小學德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贡献力量,很好的解答了小学德育学科“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问题,并从设置问题链、导入真实情境、交流社会热点、组织实践活动四方面解答“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大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足德育学科实际,制定教学策略。  关键词:德育学科;核心素养;品德与社会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制定各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从该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出发,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使课程目标、课型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之间建立起一种直观联系。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多重教学目标,将自学讲练法、教例评析法、模拟训练法及探究发展法综合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创新  一、自学讲练法  1
摘 要:深度學习已经开始得到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的关注,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分析对深度学习的现实理解,以及在实施深度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怎样的合理的教师作为和学生行动,以使学生学习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意义探究  1导言  《2016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中国)》中提到,教育的九大趋势将在未来五年驱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其中包括“转向深度学习方法”,指
摘 要: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占着一大部分比重,阅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理解阅读首先要了解作者的阅读意图,以此为出发点,来分析文章的题目及技巧。学生们也要重视阅读,不能因为阅读的难度而轻易放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小学生阅读基本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不管是对人生的启迪方面,还是对于初高中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语文的阅读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解决阅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