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雷达和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航空雷达和通信原理”课程特色,面向学员的任职岗位,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设计。实践证明,正确的教学思路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新装备的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所用理论的丰富,对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专业课程培训的学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应用能力。目前学员在校学习的理论课时减少,实践课时增多,特别是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之以前更多的理论及维护知识,这势必要求课堂上理论课信息量要大,效果要好,同时要教给学员信息获取、筛选的方法。在此情况下,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教员要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搞好课程教学设计?不同课程、不同对象、不同教员有不同的方法。结合“航空雷达和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我试谈谈如何搞好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员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效果。由于“航空雷达和通信原理”是一门关于航空雷达和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大学专科士官相关专业的一门任职岗位课程,因此教学目标就是了解航空雷达和通信的基本概念、雷达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雷达和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雷达对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速度的测量原理、实现方法及各分系统的工作特性;熟练掌握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方式的原理、实现方法及特点;初步掌握航空雷达和通信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使用方法;初步涉入雷达对抗和通信对抗作战基本知识;牢固树立信息化战争观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入部队后能胜任本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组教学内容,突出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求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分轻重地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那么只能是囫囵吞枣。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必须突出重点,让学员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遵循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两大模块、两条主线”。
  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设计,划分为航空雷达模块和航空通信模块。其中以雷达概述、雷达的组成和雷达对目标参数的测量构成航空雷达模块,以通信概述、军事通信及信道技术、模拟调制系统、数字调制系统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构成航空通信模块。
  航空雷达模块以“雷达的基本功能—基本组成—基本工作过程—对具体参数的测量”为主线,航空通信模块以“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基本组成—基本工作过程—调制与解调”为主线。两条主线由浅入深,侧重学员对雷达参数测量及通信系统调制与解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精心收集航空雷达和通信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使用案例,力求把基本理论与装备紧密结合起来,丰富主线内容,深化学员对航空雷达与通信装备作战使用能力的理解与掌握。
  三、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和专题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装备和专业网站开展教学,具体思路如下:
  (一)在教学方法上,以研讨式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课程教学应广泛开展研讨式教学,强调教学、学学互动,将案例教学、讨论教学、问题教学、启发教学等优秀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将雷达与通信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学术前沿理论穿插于教学内容之中。通过教学互动,激发学员分析和思考问题,将创新思维及信息化作战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二)面向学员任职岗位开展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以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以专题为形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教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研究活动,帮助学员转变观念、获取知识、深化理解、掌握科学研究技能的现代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引导学员针对航空雷达和通信装备使用及如何增强装备的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既培养了学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又为提高学员电子对抗装备作战使用能力奠定了基础。其实施的过程包括确定研究题目、撰写研究报告、汇报交流讨论等基本环节。
  (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加深对抽象内容的理解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讲授课程,教学内容抽象且不易理解。为了加深学员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装备和信息资源,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模拟仿真、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每次课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具体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开展研讨式教学,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增加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利用虚拟电子对抗作战实验仿真等手段,开展对雷达的工作过程及结果显示、通信过程及调制与解调的实现等部分内容的观摩实验教学,以加深学员对这些抽象内容的理解。
  (四)充分发掘信息资源,着重信息技术的利用
  信息化教学的课堂设计,教员要充分发掘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适时地介绍信息处理方法,以扩大学员的知识面,增强信息处理的能力,强化教学效果。同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扩大学员的知识面,拓宽其思路,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为其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在课堂设计中,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不同的信息发布形式和信息技术手段,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针对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过程的不同与抽象,我们利用了多种信息发布形式和信息技术手段,有音频、图片、视频录像、动画、MATLAB仿真等。例如:视频录像、频谱分析图像是学员自主探索学习的认知工具;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是帮助学员理解问题、理清思路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在增加教学信息量的同时,还注重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上适时地介绍了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选择与评价等一系列信息处理的方法,使学员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国顺.教学设计的智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靳玉乐.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艺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企业间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幸福指数,进而留住人才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结合企业实际,
期刊
利用螯合配体1,10-邻菲咯啉(phen)与羟基丁二酸(H3hbd)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Hhbd)(phen)2].1.5H2O.2CH3OH,通过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
摘 要: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但在城市环境建设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城市建设丧失城市原有的韵味与特点,造成了城市布局千篇一律的现象。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适应性学科,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现状与前景,功能与联系及其地域人文特征体现,探讨了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先进性。 更多还原  关键词:城市;城市建设;环境艺术;设计;构想  城
摘 要: 将虚拟实验引入士官航空电子对抗原理课中,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文中以混频器内容为例,验证了虚拟实验引入航空电子对抗原理课程的合理性,将抽象、枯燥难懂的信号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航空电子对抗原理 虚拟实验 混频器  航空电子对抗原理是航空电子对抗专业士官的基础课程,集理论性、方法性与作战应用性于一体,是航空电子对抗装备维修保障、
上网行为管理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简述了上网行为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上网行为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其主要功能,促使人们认识上网行为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 Internet
期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新,完善财政对会计的监督体制,明确会计责任制,有效恢复会计工作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值得财政、会计与法律、管理界同仁共同研究的重大课
摘 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伟大思想。这一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几个月反复斟酌论证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思想政治教育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全面系统地指出了我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立几逆向问题悄然崛起,尤其是有关“平行与垂直,距离与角”的逆向问题的出现,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利用向量方法解题,一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事实上,只要利用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解题方法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中必须要突破的重难点.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在解题中巧妙利用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