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变革,技术在发展,特别是疫情期间,教学时空的变化,让我们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教学的本源是什么,为何而教。本期杂志的导读,将透过教学中的种种变化,解读其背后的不变。在变与不变中,厘清教学本质。
  一、变的是单位,不变的是“大想法”
  本期“专题研究”里有一篇郜舒竹教授的文章《“乘”的想法始于哪儿》。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乘”视为“相同加数求和”,也就是“重复加”的过程,乘的目的是使加的过程简化,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普遍认识。但郜教授在文章里却有了不同的结论。郜教授通过论述“重复加的窘境”,发现“乘”作为运算,其意义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呈现出不断进化的动态特征,例如在低年级对乘运算形成的认识是重复加,那么到高年级学习小数和分数的运算时就会出现认知困难。郜教授通过分析“‘增加’的两种眼光”,阐述了“乘”的想法始于看待“單位”的眼光的改变:“加”是保持单位不变的运算,而“乘”是使单位改变的运算。例如2米高的植物长到6米,从“加”的眼光看,就是2米 4米=6米,原有高度和增加高度两个加数可以分别看待,是一种互不影响的并列关系;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从“乘”的眼光看,这样的生长过程可以看作是2米×3=6米,这里的3与原有高度不是并列关系,是一种包含关系,表示3个2米。通过这样的多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从想法上说,“乘”的认识是先于“加”的,而且两者有本质的差异,“乘”的想法主要体现为“单位化”的眼光以及运算过程中的“单位转换”。这样的想法在数数和记数时,就已经出现。郜教授提出“乘”作为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认知起点并不限于“加”。乘的想法源于“单位化”的眼光,乘的运算在于实现单位转化。
  这篇文章在帮助我们厘清“乘”和“加”之间关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学建议。即在计算教学中仅关注算法和算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背后的想法,抓住不变的那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大想法(big idea)”,例如“单位化”和“单位转化”这样的大想法,对于学生思维发展以及今后的数学学习都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我们提倡的基于素养导向的大概念教学,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
  二、变的是内容,不变的是基本取向
  本期的“本期话题”是一组有关数学拓展课开发与实施的文章。数学拓展课是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在激发学生兴趣、关注生活经验、落实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教育》2020年创刊70周年纪念号上的一篇文章《全球教育变革的六大趋势与挑战》中指出“项目式学习深入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变革趋势之一。面向未来,上好数学拓展课,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潘红娟老师和她的团队经历区域调研、行动研究后,由点及面类化梳理,初步形成了“数学绘本类”“数学文化类”“数学游戏类”“项目学习类”“综合实践类”等各类数学拓展课的基本模型。潘老师的团队给出了五个案例:《河狸是个修房高手》是数学绘本类的拓展课;《小区垃圾知多少》是项目学习类的拓展课;《共享单车中的数学问题》是现实话题类的拓展课;《测量人体的表面积》是综合实践类的拓展课;《脚印的面积有多大》是数学文化类的拓展课。通过阅读这五个案例,我们发现教学的内容在变,但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教学流程却有着共性特点。潘老师在文中指出,数学拓展课的基本流程为:首先寻找核心知识,确定素养目标;第二步设计驱动性问题;第三步厘清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第四步设计学习活动或项目任务;第五步设计成果交流与评价方式;最后设计成果展示与延伸任务。但在这些不变中又蕴含着变,不同内容的同类课,一定会有若干种变式,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主题。
  辩证阅读这组文章后,我们发现在变与不变中,恒定不变的其实是价值取向,“学科育人”是数学拓展课的立意之本。数学拓展课的基本取向是着眼于综合素养,坚守学科特质,将“数学认知目标”融于“整体育人目标”,这也是数学拓展课不变的基本取向。
  三、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学生立场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学生,教育是直面人、发展人的事业,当然学科教学也不例外,眼中有学生,心中才会有方法。本期就有这样的文章说明了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学生立场。
  曾根红老师的《一年级学生“反向等式”掌握情况调查分析》一文,对一年级学生正向与反向计算题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正向等式接触多、练习多,正确率比较高,计算反向等式正确率偏低。曾老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反向等式的意义理解不深,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曾老师也在文中给出了教师加强反向等式教学的操作建议,运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理解反向等式的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郜舒竹教授曾在《不同未必是错误》一文中指出学生的任何“错误”都有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往往体现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规律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基于学生立场,研究这种合理性。首先要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学生的错误案例。然后辨别搜集来的案例究竟是不是错误的。第三,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最后思考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给了我们研究学生“错误”的范式,本期曾根红老师的研究就是这样基于学生立场,给出教学方法。
  研究“错误”需要有学生立场,我们的教学设计亦是如此。谢红英老师和张金河老师在《“变教为学”理念下的有效学习活动设计》一文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上,要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生活与数学的结合处、学生的认知冲突处、学生的认知错误处这四个方面下功夫,认真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每一位学生都受到重视,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由、自主、自信的发展。
  此外,本期还有一些基于学生立场的文章值得一读。《探循环之“源理”
其他文献
【摘 要】等号是数学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符号,它既是表示得出运算结果的符号,也是表示等价关系的符号。很多时候,等号的这两种含义相伴相随,不需要明确区分。但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等号只表示得出运算结果,却不表示等价关系。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引发认知冲突以及进行推理验证,先逆推验算结果,再说清道理,从而理解等号的含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等号;等价关系;带余除法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是在一
【摘 要】前测表明,在事先不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98名学生中,只有4人通过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成功探究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多数学生很难明白和想到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了让大部分学生真正经历探索与发现的全过程,教师可设计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材料,让学生充分探索,有所发现,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整除;教学;策略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整除”概
【摘 要】“正确运算”是反映运算技能形成和掌握运算法则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运算结果的正确性、运算程序的规范性、运算速度的标准性。以整数笔算为例,可从“现状解析,聚焦研究要点;构建方案,明晰测评过程;数据解读,剖析笔算难点”三个方面,对“正确运算”水平进行调查设计和结果分析。  【关键词】运算;调查;教学  一、现状解析,聚焦研究要点  整数笔算是“数的运算”的基础,人教版整数笔算内容编排在二至四年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逐渐成为当前教师重点关注的热点,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数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数感。下面笔者以“数一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一些想法。  一、 数与“形”相结合,建立数感  【片
【摘 要】“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课堂教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两个问题,教师正确把握数学本质、实证研究学生学情是破解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对正、反比例意义的数学本质教学进行了梳理与思考,运用前测与后测对学生学习正、反比例的认知起点和思维障碍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求探索基于本质把握和学情研究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本质;学情研究;教学策略;正、反比例  刘加霞教授撰写的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通读了《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年第11期文章之后,感受到每一篇文章充满着智慧和艺术,并引起笔者深深的思考与感悟。特别是郑倩老师和郜舒竹教授撰写的《数学学习中的直觉与误解》(见第4至5页),引用了丰富的国外文献,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并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使研究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问题描述客观,贴近数学学习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笔者感触颇为深刻。  触动1:有一种错叫直觉
十年。  敲下“十年”这个词,缘起教育部绘就的我国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宏观事业,是系统工程。而我,一个一线教师,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远谋”自己的十年专业成长之途?  十年?  十年后,我将年届50岁。圣哲孔老先生谆谆告诫:“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十年正是我从“不惑”走向“知天命”的十年,这是一个遥远的路途。这个遥远的路途我
【摘 要】将策略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充分地“凸”出来,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的关键是做实、做足和做好过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数学思想的价值。其次,要找到策略中隐含的最主要的数学思想。再次,要设计精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策略“诞生”的过程,并通过回顾、反思和交流等,让数学思想“凸”出来。最后,要在不断地运用中强化体验,深化认识,从而以数学思想的教学带动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寻找思想;经历过程;
22年有什么?破布鞋,掉色西装;22年有什么?米饭馒头酸菜汤;22年有什么?每每工作到夜深。如果不是媒体的“热心”,汪金权老师可能永远不为外界所知。他从城市名校调到农村中学,只是觉得“山区需要我”;他无私地帮助贫困学生,只是因为“学生需要我”。他是儿子、是丈夫,也是父亲,他多想好好照顾家人,可往往难以兼顾。相对于大学同学的成功和潇洒,他显得寒酸和木讷。但是物质的贫穷丝毫不影响精神的富有,只要与学生
在一次教师培训中,笔者有幸聆听到蔡金法教授的讲座,他在讲课过程中给学员们呈现了一个数学经典问题——“三门问题”,组织大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研究。学员们对形成“换门”“不换门”“投币”的解决策略没有疑义,但由于问题的正确结果和解题者的直觉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回到学校后,笔者对这个问题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虽然可以通过百度查询到结果,但是久久没有找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解题办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