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物质的量”微课教学设计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不会计量微观粒子,但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计量宏观物质的经验。米粒,体积小,数量大,计量过程与微观粒子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宏观计量“数米粒”切入与微观计量发生联系,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关于“物质的量”概念教学的微课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学习迁移;微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00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可以作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移动教学、碎片化学习等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料素材的教学形式,以时间为10分钟以内按照课程标准或根据教学需求录制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1]。“短小精悍”是微课最大的特点,其中“短小”是其无可取代的优势,但要保证讲授时间不足10分钟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教学设计就必须做到“精悍”[2]。一节讲解不够“精悍”、透彻的微课,再“短小”也是浪费学习时间。
  所谓“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3]。本文的教学设计借助微课“短小”的优势,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确保微课“精悍”教学效果的实现,减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学设计理念
  1. 教学设计理念:学习迁移理论
  当学生的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过程,这时一种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者情感态度就对正在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者情感态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于是发生了学习迁移。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动作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基础之上进行的,而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则为学习的迁移。
  2.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理念立足于学生在学习“宏观计量”之后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对“微观计量”学习过程产生的影响,即所谓的学习迁移,进行关于“物质的量”微课教学设计。
  对于一袋大米的计量,米粒体积小,数量大,计量过程与计量微观粒子有很多相似之处。见表1。
  本教学设计先通过在宏观角度对大米在“数量”上以“堆”为单位进行计量,为学生发生学习迁移做铺垫。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学生头脑中发生“触类旁通”的过程,以学生头脑中宏观计量单位“堆”的概念同化微观计量单位“摩尔”的观念,以物理量“数量”的概念同化物理量“物质的量”的概念,从而由“宏观-计量”过渡到“微观-计量”,减小学生建构新概念的难度,使正向学习迁移过程顺利产生,见图1。
  二、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教材将教学内容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学生升入高中,进入化学学习的新阶段。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交待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强调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此之上,第二节讲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突显化学计量作为化学实验对化学探究的工具性作用,突出化学计量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知识逻辑上又呈现螺旋形推进,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化学中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习,知道微观粒子是“一个”“一个”存在的,为“物质的量”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认知基础:学生在之前的生活、学习中已学会用“集合量词”(即本身包含数量的量词)计量事物,如:“一双”“一捆”“一堆”。
  情感基础:通过前期的学习,化学在学生心中已形成以实验为支撑的精密科学的学科形象。而“化学计量”作为工具性知识点服务于支撑化学学科发展的实验,这样的作用性地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3. 微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总结
  “化学计量”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十分关键。关于“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如同在空中建造楼阁,使学生的学习存在难度。“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可以采取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先从“宏观计量”说起,建立与微观计量的联系,再一步步过渡到“微观计量”。教学过程中学习基础铺垫打得好,学生的学习阻力小,学习信心强,学习兴趣浓。
  学习迁移理论可以成为化学教学中的踏板,教师可以借助其减小学生的学习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此同时,学习迁移有正迁移、负迁移之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设计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也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阻力,所以教师要做到在充分考虑学情并且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岩.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应用微课模型为例[J].化学教育,2015,36(11):22-24
  [2] 焦建利. 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1(24):4-6.
  [3] 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4-286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薄弱学生能力提升要求,在SOLO分类评价下提出了在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基础上的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架构教学,以具体案例详实介绍了教学实施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对提升薄弱学生化学学科认知结构与化学应用能力,形成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高三化学;学科知识逻辑架构;学生认知逻辑;SOLO分类评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60-05 中图分
摘要:从学生、实验及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化学概念的构建引入,利用案例对概念的剖析、内化、巩固和拓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化学概念;构建;剖析;内化;巩固;拓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1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06  笔者在一次调研时发现这样一道选择题令许多
摘要:文章以SOLO分类法为基础,对2015年新课标Ⅰ高考化学试卷进行分析,发现课程倡导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高考试题中,并由高考试题不断向外传播。  关键词:高考化学;SOLO分类法;思维层次水平;试题研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1-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
摘要: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课堂中渗透网络媒体资源的利用,将新鲜有趣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作为课堂中辅助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专注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引入网络媒体资源可以给课堂注入活力,优化了课堂环境,架起了课堂和课外大千世界的桥梁,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兴趣;网络媒体资源;高效课堂  文章编号:
【新目標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STEP BY STEP随堂通参考答案】
李睿涵  出生年月:2009年9月10日  座右銘:追随太阳,你就能到达明天。  就读学校班级: 河北省阜城县第四中学七年级(3)班  指导老师:张超  Hello, everyone!I’m Becky Turner.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Can you guess who they are in the photo? Well, now let me t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以他独有的思想阐述着他的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并非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线性模式,而应当是立足未来,审视现在,反思过去的互动模式,循着这种观点去思考,过去、现在、未来产生了更多的交互、碰撞。  发现中国工业设计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清政府所谓“新政”的推动下,1876年前后,西方机械制图学传入中国。以后的50余年中,中国民族资本以轻工业产品为
摘要:根据“学习进阶”理论,以“测空气中O2体积分数的实验”复习为例,设计“简单识记、了解基础”、“究其原因、辨析误差”、“动手操作、改进实验”、“加强综合、拓展应用”四步学习进阶。  关键词:学习进阶;初中科学;复习;O2体积分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9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Lily and Lucy are twins. They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y both work hard and① they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ways.  Lily is often tired in class. She usually doesn’t listen to the teacher. As the②
楊得金  出生日期:2004年8月16日  爱好:绘画  座右铭: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  就读学校班级:山东省梁山县杨营中学七(3)班  指导老师:于孔春  Today, my parents were not at home. They had something to deal with, so they left me alone. I was so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