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创造性思维模式的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维教学法,是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创造性思维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全然不顾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了“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
  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语文教师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如课件制作、网上阅读、筛选信息等技能都很重要。
其他文献
重视并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亮点。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一、大环境中充满生命力  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进行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我们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但这种教学模式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扮演好两者的角色,使师生活动相得益彰,使教学活动更有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为师掌舵 学生船上乐
期刊
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执着追求和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负担才会减轻,教师工作的压力才会减轻。  那么,怎样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呢?从近期我校举行的一些示范课和说课活动中,本人有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构建高效课堂,“读”是根本  从古到今,我国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观其行、识其字,而且对字词的意思也能有所理解。对语文课堂来说,琅琅的读
期刊
在初中地理课的教学实践中,给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学习环境,是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等,选择典型教学法,如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让“教”为“学”服务,提高学习实效。  一、“范例教学法”使探索新知曲径通幽  范例教学法是借典型例题的剖析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诠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规律,帮助读者掌握本知识点的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笔者认为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了人文关怀、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构建新的语文课堂,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课堂教学语言充满人文关怀  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但要求明白易懂、具有科学性,而且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对学生充满鼓励、赏识、尊重、期待,这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师课程意识和研究意识的转变、教育教研水平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只有做到专家培训与特色活动同举、制度与管理并行、教学与检测挂钩、课内和课外同重,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制度 推进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
期刊
有人说过: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
期刊
摘 要: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使教育超越知识至上、分数第一的束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上进心,使他们的潜能天赋得到不断开发和释放,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期刊
摘 要:“生活数学”,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提炼为数学——数学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创新”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发现生活数学 探究生活数学 解决生活数学 创新数学  数学新课标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数学”,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提炼为数学——数学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创新”的教学思想。目前,潍坊正在大
期刊
摘 要:作为教育板块重中之重的语文学科,国家已连续多年在推进改革,再次凸显其作为基础学科的本源性地位。如何继续而深入实效地发展呢?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的优化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多方面应同步而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这几年,语文教学受到多方面的质疑: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时代气息,知识过于琐碎,教学程式化,方法单一,枯燥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