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数学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刚踏进校门不久的低年级小学生是一个各项认知能力都在快速提升阶段的人群.但在这阶段,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说是有限的,但随着其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果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缺乏学习兴趣,势必会对其今后的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这也是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的。
  二、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和方法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广大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的职责,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年龄段特点相适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鉴于此,我认为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和采取有效的方法
  一、两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动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才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其实,新的数学教学大纲已有明确规定。
  但在现阶段,个别学校崇尚超前教育。小学一、二、三年级就要求学生学完整个小学的课程;小学高年级时就要求学完初中课程。一些学校还流行小学奥数比赛,这些所谓的超前教育和奥数比赛严重违背了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大部分题目都超出了他们的在这个年龄段所拥有的知识范畴和接受能力。这种错误的学校风尚打击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哀叹:“数学真难”。于是就把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抹杀了。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二)多方面发展的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单一的行动,必须与现实社会生活、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要只就书本中的知识而教而学,死教书而教死书,呆板乏味,使人厌烦。而要与生活中的新鲜事例相结合,学生百学不厌,对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让学生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到有趣味性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知识,又培养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心身健康还得到了锻炼。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以下方法
  以基本原则为基础,以正确的、具体的方法来实施,才能确保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日常教学环境来分,可以 把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思考、课外作业两个部分。
  (1)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使班里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教知识要以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不搞超前教育,不搞“对牛弹琴”,设计好师生互动氛围,让学生能够全员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益。
  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体验每个班里的学生的现有知识和他所具备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让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后的快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荣誉感和好胜心理,这是驱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特别珍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學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以表扬和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中往往起到立竿见影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课堂外,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空间。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兼备的学科,是以理解为主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和消化了,我们就应该适度地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防止重蹈10多年前的应试教育所提倡题海战术覆辙。小小年纪,便一头扎进题海,苦不堪言,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对题量和题型做认真细致地考察,做到科学化人心化。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中"评价"两字的概念较过去已有了明显的不同。评价不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成为教学的必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教学行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一、多元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我们当前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
期刊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这次习作训练依然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组成部分,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内容范围很宽泛,只要和课
期刊
数学美是数学本身的重要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创造欲;帮助学生体验、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快感;形成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自发倾向,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获得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创造美的意识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美感是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
期刊
I.Lesson typ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Teaching goals  1.To find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listening  2.To recognize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endings-s  3. To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anim
期刊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子女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影响,特别是对年幼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调节,让他们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婚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影响子女心理发展的惟一因素。真正影响子女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离婚后,包括孩子在内重新组建的家庭的环境。许多事实说明,父母离婚后要重新创造一个适合于孩
期刊
物理学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学习物理,不只是简单的认识物理现象,而是要学习现象所遵循的普遍规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又不是固化的死记硬背的内容或者公式,而是要让学生应用已有的规律去判别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初中物理课标制定的初心。  一、初心是什么  这是教材编制的意图。现在的物理教材摒弃了原有教材过分强调知识化层面,每章,每节
期刊
归纳和探讨课改教学所显现的共性特点,对于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首先它能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遵循课改教学内在规律性特点,推动课改教学向健康方向发展,导向明晰,有章有据;另外它能解决“课改课该怎样讲?怎样评价一堂课是成功的课改课?”诸如此类困扰我们教学活动的问题,建立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及评价课改课的标准。发挥指导和评价的双重作用,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
期刊
一、政教主任的角色定位  当今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建设的今天,学校德育与学校管理创新显得极为重要,政教主任这一角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显得更加繁重。这就给政教主任在教育思想、理念、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教主任只有增强角色意识,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1.学校德育的管理者  学校政教主任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管理者。从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看
期刊
设计思路、依据说明: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方法的指导,拓展学用渠道,发展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提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不仅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更注重学生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本节课通过各种阅读活动的设计来培养学生归纳文章大意以及通过引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采取追问,视频输入,话题讨论等活动扩展
期刊
“学科思维导图”由刘濯源教授提出的,是在博赞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学科思维导图注重呈现知识思维的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在思维方式上,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2)在关键词的生成上,依据学科特性来进行提炼、概括、添加标注;(3)在功用上,更侧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及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难度更高,但教学应用效果也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