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思维导图”由刘濯源教授提出的,是在博赞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学科思维导图注重呈现知识思维的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在思维方式上,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2)在关键词的生成上,依据学科特性来进行提炼、概括、添加标注;(3)在功用上,更侧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及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难度更高,但教学应用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学科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既具备学习工具的强大优势,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和认知特点。一方面,可以通过点、线、色彩等手段,把难易表达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形象化的显性知识,更利于小学生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加工整理数学概念,参与组织数学问题的讨论,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运用,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单元备课知识的梳理,提高教师教学的严谨性
  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突出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避免教学时孤立的讲解一个知识点。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备课时,本单元涉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难点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面积公式,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很容易发现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联系,从一开始教师引导着学生去探究推导面积公式到“半扶”着学生去探究,到最后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整个单元知识串联在一起,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导图设计如下。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落实到课堂上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很多数学知识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的展现出来,给学生直观、易懂的知識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旋转》教学时,教师呈现情境后明确本课课题,在自学指导中,给学生呈现“半”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既有了学习的目标又对本课的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交流汇报中师生共同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讨同时完善。导图设计如下。
  三、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单元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时,头脑中的知识比较杂乱,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小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笔记,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对整个单元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大大节约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复习时,小数除法的知识点比较多,彼此之间又相互交叉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出错,尤其是对小数点的处理。教师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从小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各种特殊计算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既掌握了单独的每一个知识点又发现知识之间的彼此联系。导图设计如下。
  总之,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运用学科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更科学更实用的思维导图,做到简单易懂,力求学生更好的学习。
其他文献
一、有爱才有教育  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任何教育活动将得不到高效率的回报,爱即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情感核心。在播种爱的同时也收获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中"评价"两字的概念较过去已有了明显的不同。评价不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成为教学的必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教学行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一、多元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我们当前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
期刊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这次习作训练依然是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组成部分,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内容范围很宽泛,只要和课
期刊
数学美是数学本身的重要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创造欲;帮助学生体验、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快感;形成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自发倾向,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获得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创造美的意识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美感是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
期刊
I.Lesson typ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Teaching goals  1.To find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listening  2.To recognize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endings-s  3. To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anim
期刊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子女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影响,特别是对年幼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调节,让他们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婚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影响子女心理发展的惟一因素。真正影响子女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离婚后,包括孩子在内重新组建的家庭的环境。许多事实说明,父母离婚后要重新创造一个适合于孩
期刊
物理学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学习物理,不只是简单的认识物理现象,而是要学习现象所遵循的普遍规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又不是固化的死记硬背的内容或者公式,而是要让学生应用已有的规律去判别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初中物理课标制定的初心。  一、初心是什么  这是教材编制的意图。现在的物理教材摒弃了原有教材过分强调知识化层面,每章,每节
期刊
归纳和探讨课改教学所显现的共性特点,对于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首先它能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遵循课改教学内在规律性特点,推动课改教学向健康方向发展,导向明晰,有章有据;另外它能解决“课改课该怎样讲?怎样评价一堂课是成功的课改课?”诸如此类困扰我们教学活动的问题,建立关于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及评价课改课的标准。发挥指导和评价的双重作用,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
期刊
一、政教主任的角色定位  当今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建设的今天,学校德育与学校管理创新显得极为重要,政教主任这一角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显得更加繁重。这就给政教主任在教育思想、理念、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教主任只有增强角色意识,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1.学校德育的管理者  学校政教主任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管理者。从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看
期刊
设计思路、依据说明: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方法的指导,拓展学用渠道,发展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提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不仅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更注重学生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本节课通过各种阅读活动的设计来培养学生归纳文章大意以及通过引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采取追问,视频输入,话题讨论等活动扩展
期刊